“我來新西蘭五六年了,第一次聽到這種種族歧視的話。”
這是奧克蘭大學一名學生Bill Nguyen兩周前的親身經(jīng)歷,類似的事情,不止發(fā)生在他身上。
01
震驚全場的一句話
當晚,Bill在奧克蘭的一家酒吧做開放麥脫口秀表演,他已經(jīng)表演了一年多。
他排在第四個出場,計劃用6分鐘測試一些新段子。
他的心態(tài)很輕松,就是想遠離課業(yè)和打工,借喜劇找點樂子。
然而,表演接近尾聲時,意外發(fā)生了。
臺下的一名女觀眾突然高聲喊道:“Who let the f***ing chink inside?”(誰TM讓這個chink進來的?)。
整個場子瞬間安靜,氣氛凝固。可以聽到另一位觀眾驚訝地問:“你剛剛說什么?”
“她喊出來的時候,全場都很震驚?!盉ill說。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粗口,他沒有正面沖突,而是停頓了一下說,“I hope that's not the chinks of your armors.(希望那不是你盔甲上的裂縫)”。
這里他玩了一個文字游戲,把種族冒犯的“chink”巧妙轉(zhuǎn)到成語“chink in your armor”上。
“Chink in your armor”是一個常見的英語比喻,指一個人表面上很強大、很完美,但依然會有弱點或漏洞。
一句玩笑話帶過場面后,Bill迅速結束演出。
現(xiàn)場視頻:
Bill解釋說:“我不想過度反應,只是想先冷靜。她當時的狀態(tài)明顯不太正常。”
演出有錄像。事后,他反復回看,甚至把片段發(fā)給朋友確認,那名女子確實是那樣說的。
Bill Nguyen來自越南,2019年來到新西蘭,目前在奧克蘭大學學習會計與金融專業(yè)。
“我來新西蘭五六年了,沒聽過這種話,尤其來自一個素不相識的人。
“她只見過我五分鐘,就能說出這樣的話,不是只針對我,而是一種普遍的無知和偏見?!?/p>
據(jù)了解,這名女觀眾當晚是和同事一起來的,喝了不少酒,整晚都表現(xiàn)得吵鬧、不安分。
她在Bill上臺前就一直大聲說話,影響其他觀眾。
Bill表示,雖然事件讓他感到失望,但并沒有因此改變對新西蘭的看法。
“這絕對不是新西蘭人的普遍標準。從我在這里生活經(jīng)驗來看,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這樣?!?/p>
02
類似事情多次發(fā)生
眾所周知,Chink是對華人的侮辱性稱呼,帶有嚴重的貶義。
Chink一詞原意是“裂縫、狹縫”,后來被西方人用來蔑稱亞洲人細長眼型“瞇瞇眼”,跟稱呼非裔為“nigger”一個性質(zhì)。
西方電影中的華人形象“傅滿洲”
根據(jù)維基百科的定義,雖然“chink”(其他變體包括chinky、chinkie、chinka)指的是那些看起來有中國血統(tǒng)的人,但這個詞也被用于稱呼其他東亞和東南亞種族的人。
這個詞以至于“瞇瞇眼”動作,已經(jīng)是國際上公認的對于華人和亞裔的歧視。
比如最近瑞士手表品牌Swatch就因為模特做出上拉眼角的動作,在中國引發(fā)了憤怒。
類似的事件還有2021年迪奧在上海的宣傳照,讓很多人感到不適。
女模滿臉雀斑,夸張的發(fā)型,瞇瞇眼化著濃厚眼影,兩根手指戴著黑色的清朝護甲,被指“貼臉辱華”。
此前有人在奧克蘭拍到一個定制車牌CHIINK,雖然拼寫中放了兩個I字母,但乍一看就是Chink。
還有今年早些時候,皇后鎮(zhèn)網(wǎng)紅漢堡店店員在點單時加上”ching chang"一詞。
事情在社交媒體上不斷發(fā)酵,最后以店家道歉,該店員被解雇結束。
03
“‘新西蘭無種族主義’神話破滅”
本周,新西蘭北地一名毛利裔警官的內(nèi)部郵件被曝光,引起軒然大波。
在一封請求協(xié)助識別嫌疑人的例行郵件中,這位警官寫道:“Dogg this fulla the little black 1 ...”(大意:兄弟,這家伙就是那個小黑鬼……)。
這樣直白帶有侮辱性的稱呼出自警察之口,讓人感到非常驚訝。
很多人都說,新西蘭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國度。
最近,Stuff的一篇文章卻指出,“‘新西蘭不種族歧視’這種說法是一個神話”。
文章以新西蘭航空新任命CEO Nikhil Ravishankar后引發(fā)的輿論風波為切口。
當時,任命消息一出,立刻引發(fā)軒然大波,在社交媒體上,許多新西蘭人都給這位印度裔高管留下了種族主義評論。
“新西蘭現(xiàn)在變成小印度了,他甚至連新西蘭口音都沒有。”
“從天空的獨木舟(waka),到天空的咖喱,我再也不會搭這家破航空了?!?/p>
這些評論導致各大媒體緊急關停了評論區(qū)。
而Stuff的文章反思了新西蘭人到底是什么樣的:包容的一面強,還是偏見的一面更強?
作者Verity Johnson的言辭很犀利。
她說,新西蘭人太習慣用一套“讓人感覺舒服”的國家敘事來自我包裝,包括:“我們沒有階級”,“這是個人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平等社會”,“新西蘭不種族歧視”等。
她寫道,在日常生活里,新西蘭人看上去“相當寬容”。
但這里面常常摻著一份“只要不影響我就無所謂”的態(tài)度。
Johnson說,這不是接納,而是冷漠。
她還提到2018年,著名導演Taika Waititi曾直言“新西蘭種族主義很嚴重”,當時就戳破了這個神話。
04
網(wǎng)友評論:新西蘭的另一面
在這篇文章的討論下,很多新西蘭網(wǎng)友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
一位澳洲的亞裔網(wǎng)友說,新西蘭的種族主義隱藏得更深。
“我發(fā)現(xiàn)新西蘭的種族主義跟澳洲一樣嚴重,每當這種事發(fā)生時,新西蘭人往往會否認并且讓你懷疑自己。在澳洲至少大家都清楚知道種族主義真的存在?!?/p>
另一位網(wǎng)友也說,由于新西蘭的國情,種族主義也跟其他英語國家不一樣。
“新西蘭的殖民者和土著融合度很高……這邊的種族主義有兩種:一是反亞裔(包括印度裔),二是毛利人和白人的關系,非常微妙難以描述……”
很多白人也意識到了這種情況。
“我是個住在基督城的白人,曾經(jīng)在Timaru住過,我無數(shù)次聽到白人說出種族歧視的話,期望我同意他們。我的工作需要面對客戶,這種事發(fā)生太多了?!?/p>
或許正如Johnson所說,新西蘭既包容,又排外,既能接納,也會被恐懼與焦慮牽引。
問題是:當偏見冒出來時,是選擇沉默,還是試著改變?
ref:https://www.nzherald.co.nz/nz/university-student-faces-racist-remark-at-auckland-bars-comedy-night/JBLQPXVFD5CQ7OHKRSPCSYLB5I/
https://www.stuff.co.nz/nz-news/360786146/verity-johnson-most-galling-national-myth-we-tell-ourselves-new-zealands-not-racist
https://www.reddit.com/r/newzealand/comments/1mmz1xl/the_most_galling_national_myth_we_tell_ourselves/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