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千年以后,陶淵明的后輩中,竟出來一個百萬年薪的網(wǎng)絡紅人,而晚年的陶淵明卻只能以乞討為生,63歲更是被活活餓死,5個兒子全是廢物。
2018年的時候,一位自述為陶淵明后人陶勇祥的主播突然引起熱議,他自稱是陶淵明第五個兒子的后人,是一名90后的主播,甚至還向大家展示出了陶家族譜。
他現(xiàn)在在有聲行業(yè)做主播,通過幾年的努力,他的賬號有著幾百萬的忠實粉絲聽眾,年收入過百萬,起初陶勇祥公布是陶淵明的后代后,許多人不信。
還諷刺陶勇祥,當初陶淵明可是大隱隱于市的田園詩人,如今后人卻在外面拋頭露面,當起了主播,這不是把老祖宗的名聲都敗光了。
面對這些網(wǎng)絡噴子,陶勇祥從未計較,他只把這些噴子歸咎于是對主播行業(yè)的不了解,他是在用聲音呈現(xiàn)作品,并不是嘩眾取寵的賣弄。
陶勇祥每天泡在錄音棚里,一錄就是10幾個小時,甚至為了一部作品可以十天半個月不出門,他的這股執(zhí)拗勁兒倒是和陶淵明有的一拼。
公元405年年底,陶淵明再次辭掉了官職,相比于喧囂的官府生活,他還是忘不了大隱隱于市的自由之感。
趁著自己的胞妹去世,四十多歲的陶淵明,回到了老家,開始了真正的歸隱山林,每天把酒作詩,好不快活。
但是很快陶淵明就被現(xiàn)實給了一記響亮的耳光,家中6個子女要吃飯,但是沒有了官職的他卻沒有了收入,只能靠著吃老本度日。
這種生活維持了2年,一場大火,讓陶淵明的積蓄全都化為了灰燼,把家也燒了個精光,為了溫飽,全家不得不舉遷,用種地來維持基本的溫飽。
只拿過書本的陶淵明,也扛起了鋤頭,到田間勞作,眼中的也不再是田園,而是粒粒皆辛苦,但是毫無經(jīng)驗的他根本不是種地的料,不論再努力,也逃不過“草盛豆苗稀”的現(xiàn)實。
曾經(jīng)有人伺候的日子,卻淪落成全家連溫飽都成問題,這讓陶淵明不得不向生活低頭,開始在田間、親友接濟和稿酬之間奔波。
那時好在有朋友時常來探望和接濟,讓陶淵明的生活不至于徹底窮困潦倒,但是日子長了,接濟也難掩生活的窘迫。
最讓陶淵明感覺沒有盼頭的是他的五個兒子,別看自己飽讀圣賢書,但是兒子們卻是一個不如一個,他筆下爾之不才,亦已焉哉盡顯自己的無力感。
其實,他曾有多次機會能夠重新做官,雖然不能大富大貴,但也不會帶著全家挨餓。
415年,朝廷召它做官,他卻說自己有病不去;12年后,檀道濟親自去到他的家里,送他肉還勸他出仕,但他依舊拒絕。
最后,63歲的陶淵明在疾病和貧窮中,帶著不甘和無奈,最終撒手人寰。
而相比于陶淵明晚年的凄慘,陶勇祥這位后人,卻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財富自由,他不用再像先輩那般被活活餓死,也不會被人質疑無能。
他可以把愛好作為事業(yè),乘風破浪,而現(xiàn)在這樣幸福的生活,都是新時代給他的賜予。
參考資料:
百家講壇 《有子賢愚何掛懷 陶淵明的人生選擇》
澎湃新聞 《月入百萬被指“坑祖宗”,“陶淵明后人”:對有聲主播有誤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