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簡周說
學齡前的孩子,大腦還沒長好,情緒波動大,她又說不出來,可不就只??蘖寺?。
雖然年幼的孩子愛哭很正常,但我們也要通過調(diào)整養(yǎng)育方式,幫孩子更好地發(fā)展情緒能力。
孩子哭,無外乎幾種原因。
第一種,身體不舒服。
這是小齡段孩子哭鬧最常見的原因。
我們大人也會這樣啊,晚上沒睡好,一整天都情緒欠佳,尤其是在身心俱疲的時候,特別容易暴躁。
孩子的身心連接更緊密,如果他身體感覺到不舒服,也會直接反應在情緒上。
相信媽媽們都有這個經(jīng)驗,孩子會“鬧覺”,就是沒睡夠、沒睡好、太困了,孩子就會鬧情緒,這時候,趕緊哄睡,睡飽了,情緒也就好了。
同樣地,飲食不健康、生活不規(guī)律、屏幕時間太多、日程安排太滿、環(huán)境太嘈雜,等等等等,都會讓孩子消耗過度、疲累不堪,情緒當然也會易燃易爆了。
所以,如果你能讓孩子吃好飯、睡好覺,有充分休息、玩耍的時間,大部分時候,他都能處在情緒良好的狀態(tài)。
這對孩子大腦的完善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第二個原因,孩子通過“哭”來提要求。
比如,孩子一看到冰淇淋就要吃,你不給他買,他就哭鬧、撒潑打滾;拿起手機放不下,你不給他玩,他就使勁哭。
很多家長就會覺得,“這孩子,不就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嗎?”但又沒有辦法,尤其是在公共場合,別人都看著,孩子一直哭,壓力多大呀。
其實,孩子不是天生就會用哭來逼家長妥協(xié)的,但我們很多家庭的模式是:「剛開始不同意,然后孩子哭,你們來回拉扯,最后你不得已又同意了」,反復幾次,孩子也學會了:“嗯,哭,管用!”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模式,一定要打破這個循環(huán)。
首先,你自己一定要清楚:孩子提出的要求,哪些你能接受、哪些不能接受。
你能接受的,就別附加其他的條件,什么“等你考試考好了再說”,不要,直接痛痛快快地滿足孩子,孩子高興,你也高興;
對于你絕對不能接受的,比如,大半夜不睡覺,就是要玩手機,那他再怎么哭,你也不能妥協(xié),“我知道你很想玩,但現(xiàn)在是睡覺時間,不能看手機”,態(tài)度要溫和,也要堅定。
幾次之后,孩子知道底線在哪里,他就不會再用哭鬧的方式來跟你討價還價了。
那如果是可接受,可不接受的呢?我覺得,如果在你的能力范圍內(nèi),那就盡可能給孩子多一些的允許吧。
第三類原因,孩子缺乏安全感。
比如,黏人,大人要去上班,或者自己要去上學,就哭鬧、抗拒,而且很難安撫,有明顯的分離焦慮;
又比如,膽子小,這也怕,那也怕,不敢自己一個人睡,不敢獨自待在房間里,害怕陌生的環(huán)境……
這些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xiàn),他總是高度緊張、小心翼翼,精神壓力真的很大。
想一想,孩子小時候,尤其是兩歲以內(nèi),有沒有和媽媽有過長時間的分離?
大人在管教孩子時,會不會經(jīng)常打罵、懲罰、威脅?
爸爸媽媽有沒有總是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冷戰(zhàn)?
孩子的生活是不是足夠穩(wěn)定、規(guī)律?
有沒有頻繁更換主要撫養(yǎng)人?
有沒有搬家、轉(zhuǎn)學?
這些情況都會導致孩子安全感不足。
如果是這種情況,你需要回到“親子關系”這個本質(zhì)上去做調(diào)整,跟孩子重新建立親密的聯(lián)結(jié),讓孩子充分感受到被愛。
這是個系統(tǒng)工作,你也可以尋求專業(yè)人士的支持和幫助。
(本文轉(zhuǎn)載自微信公眾號壹父母)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gòu)成任何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