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段話說得好:“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p>
仔細一想,確實就是這樣,有的時候我們都太過關(guān)注他人,比如誰又升職加薪了,誰又出去旅行了,誰又獲得了什么。
總之,我們就好像是電視機前面的觀眾,總是守著電視劇,為他人的劇本投入情緒,卻忘記了我們最應該要做的事情應該是用心經(jīng)營好自己的生活。
是啊,太關(guān)注別人,其實就是在悄悄透支自己。就好像在生活中,有的人會因為朋友的成就而焦慮,把本來應該用來提升的時間,變成對比和內(nèi)耗。更有的人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評價而糾結(jié),結(jié)果自己的人生,被別人的一句話就給左右了。
這些其實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人最清醒的認知,那就是要多在意自己,少關(guān)注別人。正如老說得好“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lǐng)域,不能拿自己不擅長的和別人擅長的比。
事實也是如此,為什么有的時候我們?nèi)菀變?nèi)耗呢,那就是因為我們太過在別人,可我們更多的時候要在意的是首先是自己。
就好像有這樣一個概念叫 “社會比較理論”,說得是人們會通過與他人比較來評價自己的價值。可現(xiàn)實是,我們看到的他人生活,往往是經(jīng)過篩選的 “片段”,并非是全部。
這也就導致了如果過度關(guān)注別人,就很容易對自己的人生產(chǎn)生一種挫折感,覺得自己的人生怎么那么的糟糕。于是就會陷入到內(nèi)耗之中。
正如在我們的生活中的盲目跟風,為了追趕別人的腳步,于是考證、創(chuàng)業(yè)……可是卻從來沒有問過這些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其實,這樣太過在意別人的評價、成功、生活,本質(zhì)上就是把自己人生的 “主導權(quán)” 讓給了別人。正如有人說得那樣:“一個人把注意力放在對外界的關(guān)注上,就會忽略內(nèi)心的聲音,最終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而非自己想要的模樣?!?/p>
確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最忌諱的其實就是人云亦云,這就好像是一艘沒有舵的船,它行走的方向只能隨波逐流。看似省心省力,實際上對抗不了一點風浪和暗礁。
就好像是在生活中,別人說了一句這不好、那不好,自己馬上就開始進入了全盤否定的狀態(tài),覺得就是什么都不好,一下子自己的情緒也就陷入到了低落之中。
而造成這樣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自己的主見,或者說我們不在乎自己。更多的時候把別人的話當成了“金科玉律”。
只是很多事情都在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一聽到別人的否定就開始自我內(nèi)耗,這樣的人生是過不好的。
當然,并不是說別人的經(jīng)驗我們不能借鑒,好的經(jīng)驗是值得我們借鑒學習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要拿著別人的地圖走自己的路。
要知道,別人說的可以借鑒,但不能夠成為自己的人生指南,我們的人生,我們的目標,我們的愛好,我們的節(jié)奏,都應該有自己來定義。
就好像是梵高,在最開始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覺得他的畫是另類,可是他依舊選擇了走自己的創(chuàng)造道路,最終才走出了屬于自己的風格。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首先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為了“合群”而“合群”。畢竟,按照別人說的走,就相當于放棄自己的人生。
因為我們每一次的放棄,放棄的不僅僅一條道路,一個想法,一個選擇,更多的時候是放棄了對自己的肯定。最后只留下如果當初堅持走下去的遺憾。
所以,人生的路上,哪怕走的慢一點,也要明白一個人最清醒的認知,那就是多在意自己,少關(guān)注別人。
文|明浮生
圖|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