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個人圍著一張圓桌,桌上只有4盤菜,筷子都不好意思伸第二次。
這種場面,誰坐誰尷尬。
摳門不是省,是把人情也省沒了。
有人把摳門當(dāng)成精打細算,其實是把“別人會不會難受”直接忽略。
生病時只給三塊小餅干,不是買不起,是覺得“夠了”。
請客點四個菜,不是忘了人數(shù),是覺得“吃不死就行”。
摳門的人眼里,價格標(biāo)簽永遠比臉色重要。
更離譜的是自帶干糧去面館,調(diào)料免費就拼命加,吃完連句謝謝都懶得說。
省了自己的錢,耗了店家的好感,也順帶把同桌人的胃口倒掉。
摳門到這份上,已經(jīng)不是節(jié)儉,是占便宜的理直氣壯。
說到底,大家不是嫌錢少,是嫌被怠慢。
一頓飯能看出一個人把朋友放在什么位置。
省菜、省紙巾、省那一句“再點一個吧”,省到最后,把人也省走了。
錢包癟可以直說,AA沒人會翻臉。
最怕的是明明摳,還要立牌坊,把“我這是會過日子”掛嘴邊。
真正的會過,是把有限的預(yù)算花出體面,而不是把人情省成負數(shù)。
下次再遇到16人4菜局,別硬撐,直接喊老板加菜,賬單當(dāng)眾轉(zhuǎn)給他。
摳門的人需要一次現(xiàn)場教學(xué):省錢沒錯,但別省到別人心里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