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新聞擺正。8月下旬,基輔迎來一波“客流”:美國烏戰(zhàn)特使凱洛格仍在烏,挪威要給特戰(zhàn)部隊建訓練基地,德國談防空導彈,加拿大總理前腳剛走。更關(guān)鍵的是,歐盟再撥40.5億歐元,資金一部分走烏克蘭融資機制,一部分走宏觀金融援助。配套還有挪威7億美元防空、與德國聯(lián)合提供兩套“愛國者”,加拿大宣稱9月移交超10億美元裝備,派兵也不排除。場面看,基輔又熱鬧起來,澤連斯基“門庭若市”的感覺回來了。
但氣氛并不輕松。華盛頓這邊,特朗普一周內(nèi)兩次變調(diào):先說“難度超預期”,轉(zhuǎn)頭又喊俄烏是“最容易”解決的沖突。他還宣稱不想靠烏賺錢,卻強調(diào)軍火和北約訂單讓美國“扭虧為盈”。美媒放出消息:美方批準向烏出售3350枚增程空射巡航彈藥,射程約240—450公里,金額8.5億美元,資金主要由歐洲掏。把這個射程放到地圖上,俄方縱深、黑海沿岸、克里米亞通聯(lián)線,都在觸達圈里。誰在加碼,不難看出。
莫斯科的表態(tài)很直接。拉夫羅夫稱,普京見澤連斯基不排斥,但議程要先定好;特朗普提的“不進北約、談領(lǐng)土”等建議,俄方認可并愿意“有點靈活”,可澤連斯基一口回絕。俄方還舊事重提:俄語政策、任期合法性等,都成了卡對方節(jié)奏的抓手。戰(zhàn)場上,俄軍打一輪大規(guī)??找u,烏方稱“574架無人機+40枚導彈”,十幾處受擊。戰(zhàn)場和談判是一體兩面,這輪火力本身就是談判信號。
基輔也提高了調(diào)門。澤連斯基說“準備好”會面,又把推動不動的責任甩回莫斯科,并稱俄軍打擊了烏西部一家美國企業(yè)廠區(qū)。他給會面地點列了清單:瑞士、奧地利、土耳其;布達佩斯“不太現(xiàn)實”,莫斯科直接拒。再疊加他拿“友誼管道”開匈牙利玩笑,這是在歐盟內(nèi)部天平上加碼。問題也隨之而來:點名歐爾班,等于把歐盟內(nèi)部裂縫擺上臺面,短期贏得輿論,長期容易引發(fā)反彈。
很多人追問:烏克蘭是不是別想進歐盟了?先把事實擺清。公開材料里看不到歐盟對烏入盟的“否定性新表態(tài)”,能確認的只有加錢、個別國家加碼軍援、歐委會層面的承諾。也就是說,所謂“一票擋死”的說法,暫無相關(guān)信息。但風險在升溫。歐盟是講程序和一致性的共同體,預算、軍援、安全承諾、法治改革、語言政策、區(qū)域穩(wěn)定,都是連鎖反應。
基輔頻繁在內(nèi)部敏感點上出招,比如公開調(diào)侃匈牙利,相當于把每個成員國手里的“否決影子”放大。錢能繼續(xù)給,入盟要走另一套程序。有沒有“前所未有的警告”?公開話術(shù)里沒看到明確措辭,但從“先援助、后制度”的推進節(jié)奏,已經(jīng)能感到壓力:資金先落地,入盟別逼表態(tài)。再看特朗普這條線。他一邊說要談,一邊拋“制裁或關(guān)稅”的二選一,還加了一句“也可能都沒有”。這不是搖擺,這是談判語法。
他把美國定位成“后援”,把主導權(quán)推給歐洲,看著是退半步,其實是把賬往歐洲移。那批3350枚空射巡航彈藥,主要由歐洲買單,說白了就是一句話:美國供工具,歐洲掏錢,基輔上桌。對內(nèi)好講故事,對外卻卡在俄方“先議程”的門檻上:談領(lǐng)土,基輔不認;談不入約,基輔怕安全黑洞;談安全保障,俄方要坐在桌上,還提出“五常平等保障”的概念。對照起來,短期很難搭出能落地的文本。
這輪歐盟加碼是強心針,不是通行證;基輔高調(diào)“捅了馬蜂窩”,短線博到熱度,長線要防被程序絆倒;入盟的門沒關(guān),但門口有人、手里有鑰匙、心里有賬。俄烏會晤短期看不到成熟議程,戰(zhàn)場還會繼續(xù)考驗后勤和民意。特朗普要把“最容易”的單子做成,得先承認這塊骨頭最硬。別急著判勝負,答案常常藏在預算表、彈藥產(chǎn)線、鐵路班次、電網(wǎng)修復率里??匆姎W盟的錢上路、導彈上架、會場在挑,也別沖動,勝負往往寫在賬本和清單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