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圖書館“隔空性騷擾案”的法院判決出來之后,那位因患“濕疹”的肖同學已經(jīng)被判定性騷擾不成立,這就讓武大和舉報的楊同學陷入了極其尷尬的局面。
在這種不利的局面下,楊同學非但沒有收手,反而還要繼續(xù)舉報,上訴到更高層級的法院去二審。對于這么一件完全可以說是誤會的“抓癢”小事,楊同學為什么如此緊咬不放,不依不饒,非要搞得一位素昧平生的同校小師弟名譽盡毀,家破人亡?如果單單說是因為這個楊同學偏激固執(zhí),心腸惡毒,恐怕也說不通了。但是如果換個角度,這就是她背后某些人或某個女權組織精心策劃的一次“女權事件”,那就說得通了。
近日發(fā)生的幾件事,似乎就在隱隱和武大圖書館的“隔空性騷擾岸”遙相呼應。先是豆瓣上某個擁有77萬會員的“生活組”,目前已經(jīng)成為了為誣告女楊某進行聲援和翻案的大本營。其中發(fā)布了大量的討論和帖子,都是組織和教唆那些“女拳”們?nèi)绾未蜉浾搼?zhàn)、如何胡攪蠻纏、如何去抹黑、誣蔑男生,如何為楊某的“性騷擾”判決翻案,等等。
除此之外,更讓人驚訝的是另外一件事,在8月1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華中科技大學、浙江海洋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和復旦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官方微博賬號,不約而同地推薦了女權主義代表人物波伏娃及其著作-《清算已畢》。
那么這個波伏娃究竟是何許人呢?為何會突然在國內(nèi)的高校官微出現(xiàn)這樣的怪事?如果我們仔細梳理一下這位法國女作家波伏娃與其伴侶薩特的經(jīng)歷,簡直令人啼笑皆非。這兩人在法國被納粹德國占領期間,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他們不僅是消極抵抗的“破壞戰(zhàn)備運動”的積極參與者,更嚴重的是,他們曾向占領當局舉報法國地下抵抗組織的成員,直接威脅同胞的生命安全。這就是赤裸裸的叛徒行為。尤為惡劣的是,波伏娃曾組織法國女大學生去“慰問”德軍,實質(zhì)上是安排她們與德軍軍官進行所謂“聯(lián)誼派對”,以此來滿足德軍占領者的需求。她本人甚至公開發(fā)表過美化納粹占領者的言論,例如盛贊“德軍對身體的狂熱讓我神魂顛倒”。
波伏娃在二戰(zhàn)期間的言行應該怎么評價?僅僅是她人生的一個污點嗎?恐怕已經(jīng)不能說是污點了吧!不客氣地說,她就是一個“法奸”和叛徒,原本應該被送上審判臺接受法律的制裁。不知為何,她逃脫了法庭審判,然后又開始在女權領域中開辟了另一個戰(zhàn)場,寫了一本《第二性》,開始在全世界鼓吹“女性權益”。
隨著西方NGO組織的持續(xù)滲透,目前國內(nèi)的女權分子,積極推崇的偶像就是這么一個角色。而武大楊同學的“性騷擾”指控,顯然也是女權組織和女權分子最需要的炮彈,所以才會出現(xiàn)一個已經(jīng)被法院都否認的性騷擾指控,楊某偏偏就要死纏到底,然后又出現(xiàn)多所知名高校的官方新媒體平臺在特定日期(八一建軍節(jié))前后,集中推介這樣一位具有重大歷史爭議的外國女權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清算已畢》。我們必須注意的是,這種跨越地域、鎖定同一爭議人物、在特定時間點協(xié)同發(fā)聲的操作模式,絕非“極個別事件”或“極個別人行為”所能解釋。那些發(fā)布這個信息的人,應該也是這些高校的女生,她們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又或者,她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而且她們是心甘情愿成為這位“女權”代表的狂熱粉絲或信徒,狂熱信奉西方鼓吹的那一套“女權”言論,甚至不惜以身試法,為了某些國際或國內(nèi)“女權”組織的利益,煽動社會矛盾、激化性別對立,對楊某這種明顯是誣告的錯誤行徑進行聲援,甚至不惜違規(guī)動用大學的官方微博進行發(fā)聲?她們究竟是想做什么?是想幫助楊某清算那個可憐的肖同學?還是這些女權組織要清算其它的什么目標?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各大高校官方微博在“八一建軍節(jié)”前后發(fā)布波伏娃作品及內(nèi)容的事件,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了。因為它清晰地告訴我們:部分高校的思想宣傳陣地和新媒體渠道,其運營權可能已被特定的女權主義勢力深度滲透并實際掌控。那么這些被滲透和控制的高校或其它媒體,會對整個國家和社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其它的例子不用說了,就以現(xiàn)在的武大來說吧:一個副部級的985重點高校,居然就被一個女生用偷拍的幾段視頻,威逼利用男同學寫下的道歉信,采用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手段,蓄意煽動網(wǎng)絡暴力,女權組織也順勢進行聲討,營造出強大的輿論。而武大為了所謂的“平息輿情”,就匆匆忙忙給了無辜的男同學一個警告處分。一步走錯,后面就是步步錯。楊某就利用這個“圖書館性騷擾”事件和武大的警告處分,在女權組織的煽動和支持下,繼續(xù)興風作浪,大做文章,不僅給自己撈足了好處(論文稀爛被評為優(yōu)秀論文,一路綠燈保研、報送香港浸會大學讀博,而她本人也因此收獲了巨大流量),還把武大的百年聲譽踩進了爛泥。而那位飽受心理摧殘的肖同學呢,他的悲慘遭遇就更加不用說了。在整個事件中,他只是楊某和女權組織利用的耗材,他和他的家人遭遇的悲慘命運,完全不在楊某和那些女權分子的考慮之內(nèi)。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鑒,大家不妨深入思考一下:對于蔓延在各高校和思想領域的錯誤思想和女權組織,清理和整頓,消除“女權”思想的余毒,是不是已經(jīng)迫在眉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