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遼寧日報)
轉自:遼寧日報
觀眾觀看展柜內的《群山回唱》報道。
展廳內循環(huán)播放系列視頻作品。
本報記者 盧立業(yè) 文并攝
“楊靖宇殉國前的最后100天,細節(jié)原來如此震撼?!眮碜约值挠^眾劉明站在中國工業(yè)博物館的展廳中,久久凝視著屏幕。正在播放的是系列微紀錄片《追尋》中的《最后100天》一集,畫面中楊靖宇孤勇頑強同日寇血戰(zhàn)到底的場景,讓許多觀眾放慢腳步,眼中噙滿淚水。
這一幕出現在“山河銘記——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專題展”現場。此次展覽由中國工業(yè)博物館與沈陽市文物保護協(xié)會聯合主辦,遼寧日報全媒體策劃《群山回唱》的報道成果從線上走到線下,成為展覽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
從今年春天開始,《群山回唱》項目組深入東北數十處抗聯遺址,走訪了百余名專家學者和抗聯后代,積累了大量一手素材。此次展出的內容包括多張珍貴老照片、系列微紀錄片《追尋》以及重要報道版面,通過實物與影像結合的方式,將宏大的歷史敘事轉化為可感知、可共情的現場體驗。
“《群山回唱》項目組發(fā)現的《東北日報》老照片十分珍貴?!鄙蜿柺形奈锉Wo協(xié)會副秘書長張景振表示,“以往我們更多聚焦于東北抗聯將士浴血奮戰(zhàn)的瞬間,而這些1951年重訪根據地的照片,不僅展現了馮仲云等抗聯將領對根據地的深厚情感,更記錄了東北抗聯精神的傳承,為我們研究東北抗聯歷史、傳承東北抗聯精神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實物佐證?!?/p>
中國工業(yè)博物館館長、本次展覽策展人王榮巍對《群山回唱》給予了高度評價。她表示:“《群山回唱》此前在省內外已引起熱烈反響,這次將報道成果帶到我館展出,不僅讓‘山河銘記’專題展的內容更立體、更豐滿,更實現了媒體與博物館在傳承紅色文化上的雙向奔赴。這是一次創(chuàng)新敘事方式的探索,讓紅色記憶真正‘活’了起來?!?/p>
據悉,《群山回唱》項目組下一步將繼續(xù)依托“報館聯動”機制,與多家博物館展開深度合作,聯合挖掘抗聯歷史文獻、征集口述史料,并策劃推出更多面向公眾的宣傳教育活動,讓東北抗聯精神通過更多元的方式持續(xù)傳揚、深入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