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 nano-banana 的更新,刷新了 GPT-4o 的吉卜力風潮,玩法層出不窮,一個個堪稱 逆天玩法,邪修出圖。
圖片來自小紅書用戶@進擊的黃桃果霸
圖片來自小紅書用@WhaTTTTTT
最離譜的是——這套玩法門檻低到像開掛。我們整理了幾種熱門玩法的核心步驟,以及大家最關心的使用方法、平臺,一站式收編。
多元素拼貼法
多圖拼合這次立大功,而且不挑素材,自動完成背景處理、位置姿勢調(diào)整和整體光線合理化。
X 網(wǎng)友Travis Davids 分享了一種「拼貼法」。
1.
先自己拼一張拼貼畫,把所有要出現(xiàn)的物品(鞋子、眼鏡、耳機、相機、手表等)放在一張參考圖里。
2.
在拼貼畫里給每個物品打標簽,比如在鞋子上寫「white sneaker」,在耳機上寫「headphone」。
3.
上傳這張拼貼畫作為參考圖,然后在 prompt 里用和標簽一致的名稱描述這些物品。
提示詞參考如下:「A man is standing in a modern electronic store analyzing a digital camera. He is wearing a watch. On the table in front of him are sunglasses, headphones on a stand, a shoe, a helmet and a sneaker, a white sneaker and a black sneaker
(一名男子正站在一家現(xiàn)代化的電子商店里,仔細查看一臺數(shù)碼相機。他戴著一塊手表。 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擺放著一副太陽鏡、一副放在支架上的耳機、一只鞋子、一頂頭盔,以及一雙運動鞋)
這樣一來,Gemini 會把這張拼貼畫當成「有標注的參考」,生成時準確率比逐個上傳單張圖還高,而這樣的好處還能解決圖像生成時「物品數(shù)量受限」的問題。
同理可得:
「Prompt: A model is posing and wearing the following items, she is standing against a dark grey background. The green alien is a keychain and it's attached to the pink handbag. There is a pug sitting next to he(一位模特正在擺姿勢拍照,身上佩戴著一些物品,她站在深灰色的背景前。綠色的小外星人是一個鑰匙扣,掛在粉色手提包上。她身旁還坐著一只哈巴狗。)」
多圖合并變得非常簡單,不挑素材,不挑 prompt,不管原圖怎么離譜,都能做出來。
我們自測了之后發(fā)現(xiàn)確實很驚喜,prompt 也很簡單粗暴:把四只娃娃放在一起,背景是花園。
讓 Pingu 打工也是,簡單到逆天。
這個功能的適用范圍非常廣泛,可以用在人像改造上。
圖片來自 X 用戶@skirano
生成特定的姿勢。
圖片來自小紅書用戶@Homer
拿來讓名人跨時空合影。
圖片來自 X 用戶@VraserX
展示自己新買的La bubu。
圖片來自X用戶@ai_for_success
甚至可以隔空倒酒。
圖片來自 X 用戶@theinsiderzclub
還有直接用來下廚做飯,驚呆。
指定局部編輯
局部編輯是這次更新的亮點之一,尤其是在編輯時,除了指定區(qū)域,畫面其他部分可以完全不變。這在上一代模型里已經(jīng)很不錯了,這一次又有了飛躍。
局部編輯不需要任何復雜的提示詞,只需要:
1.
上傳圖片
2.
文字描述需要改動的部分
如此簡單,比如這張只針對表情的改動。
圖片來自X用戶@hellorob
局部修改也是一個應用范圍很廣的功能,可以用來生成家 具效果圖。
圖片來自X用戶@mattjjacob
調(diào)整人像的姿勢。
圖片來自X用戶@fabianstelzer
甚至直接把人物P掉……咦好奇怪,再看一眼。
圖片來自X用戶@WuxiaRocks
海報處理
Gemini 這次基本克服了文字的生成問題,以往的模型面對中文字都要犯難,而 nano-banana 完全攻克了這個問題。
在添加 3D 陰影效果的情況下,文字完全沒有絲毫的走形,堪稱驚艷。
結(jié)合多圖拼合跟局部修改,也可以又好又快的生成和處理海報了。
圖片來自X用戶@@icreatelife
圖片來自X用戶@kaigani
萬物皆可手辦
在Imarena路透這個模型時,「手辦」的玩法就流行起來了
1.
先把想「手辦化」的主體都放進一張參考圖里(人物/寵物/物件都行),可以想好姿勢,給它配底座、場景小物(臺階、銘牌、能量特效等)。
2.
在prompt直接給每個元素和質(zhì)感做好指定:人物大小寫「1/7 scale PVC figure」「glossy paint」「cel-shade 邊線」;頭部寫「nendoroid/chibi 1:2 頭身比」;配件寫「acrylic stand」「metallic finish」;底座寫「transparent circular base」。
3.
任意原圖都可以當作參考,模型就會把整張圖“手辦化”,在材質(zhì)、比例和風格上保持一致。
國內(nèi)外的社交媒體都在流行這個玩法,一開始只是把自家的貓貓狗狗毛孩子變成手辦。
圖片來自小紅書用戶@麥兜_Meadow:)
圖片來自小紅書用戶@黏黏不是粘粘
然后就發(fā)展到真人手辦了,一發(fā)不可收拾。
圖片來自小紅書用戶@Leon AI 調(diào)教師
圖片來自小紅書用戶@Hazel
趕緊,我也把同事都變成手辦。
通用的提示詞如下
Use the nano-banana model to create a 1/7 scale commercialized figure of thecharacter in the illustration, in a realistic style and environment. Place the figure on a computer desk, using a circular transparent acrylic base without any text.On the computer screen, display the ZBrush modeling process of the figure. Next to the computer screen, place a BANDAI-style toy packaging box printed with the original artwork.
原地起高樓
另外一個能顯示 nano banana 模型逆天能力的,是建筑圖再生,夸張到什么程度:就這么一張糊圖,也能做出干凈的模型圖。
圖片來自 X 用戶@Zieeett
網(wǎng)友分享了一種「平面→立體城市」做法。
1.
可以是一張城市平面/總圖,放進建筑輪廓、道路網(wǎng)、綠地水體、等高線
2. 在平面圖上直接給每個要素指定好,讓模型把二維幾何變成體量 - 建筑地塊:height=80m / 25 floors、use=office/mixed-use、fa?ade=glass curtain wall / brick、roof=green / gable、盡量「可計算」(數(shù)值、枚舉、間距),少用形容詞。
3.上傳這張標注平面作為參考圖,在提示詞里逐條“復述標簽+指定三維約束”,讓模型規(guī) 則立起來,例如:視圖/相機:orthographic isometric cityscape, axonometric 30°, match north, scale 1:1000
- 生成邏輯:extrude building footprints to labeled heights and floors; preserve road curvature; follow lanes/width; loft bridges over river; terrain from contours
- 風格與細節(jié):LOD=2-3, minimal street furniture, GI lighting, overcast HDRI / clay render / watercolor
用這三步,模型就能從一張平面圖,倒推出比例統(tǒng)一、風格一致的立體城市景觀——推理能力,戰(zhàn)績可查。
圖片來自 X 用戶@daniel_mac8
圖片來自 X 用戶@PSaezT
用街景生成建筑模型圖就更簡單了,根本不挑原圖:
1.
可以是一張城市平面/總圖,放進建筑輪廓、道路網(wǎng)、綠地水體、等高線/高程點,最好帶比例尺和指北針
2.輸入指令 Make Image Daytime and Isometric ( Building Only)
圖片來自 X 用戶@midorikocak
圖片來自 X 用戶@npaka123
四格故事漫畫
雖然以圖片生成火爆,但是 Gemini 2.5 Flash 本身是個全能選手。比如,上傳一張照片,就能用模型出品整個漫畫——是有故事情節(jié)的那種。
步驟:
1.
定妝 + 第一格:放一張主角照片或設定圖。用一句話給出畫面與臺詞,只要一格。英文示例:make a single black-and-white manga panel of [your character] sitting on a rug. speech bubble says "I'm feeling strange..." screentone, hatching, clean lineart。中文示例:生成一格黑白漫畫:主角是這只貓,坐在地毯上,氣泡臺詞“我感覺不太對……”(網(wǎng)點、速度線、干凈線條)
生成到你滿意為止,先把主角造型和畫風穩(wěn)定住。
2
續(xù)寫 + 串場 把第1格再上傳當參考,指令“請生成下一格,延續(xù)這個故事”:make the next panel of this manga that continues the story。你可以給更具體的劇情節(jié)拍(沖突/轉(zhuǎn)場/視角),也可以放手讓模型自由發(fā)揮。重復這一步,就能無限延長(四格/九宮格/整頁都行)。
3.
修改 + 統(tǒng)一信息 需要改名或改臺詞?把那一格原圖再上傳,直接提出替換請求:replace the name "Mittens" with "Finn" in the speech bubble 也可以在續(xù)寫前聲明設定(例如角色名、口頭禪、場景地點),模型通常會在后續(xù)故事里記住。
按這套「一格定妝 → 反復續(xù)寫 → 就地改動」的流程,你可以從一張照片起步,幾分鐘內(nèi)做出連續(xù)劇情的黑白漫畫條,風格統(tǒng)一、角色不跑偏。
圖片來自X用戶@EccentrismArt
圖片來自X用戶@arjunaskykok
怎么用,去哪用?
看了那么多案例的展示,到底該怎么用?nano-banana 火了這幾天,仍然有很多想嘗試的玩家不知道從何下手。
首先,Google 系的模型,上架時的第一站一定是 Google 的 AI studio,
網(wǎng)址: aistudio.google.com
它唯一的問題是有地區(qū)限制,所以需要注意,順利進入 studio 的首頁是長下面這樣的,如果不是,其實就是被地區(qū)限制了。
首頁的對話框是通用的,不管是聊天、調(diào)研還是生成,都可以直接開始輸入。不過,你也可以在左側(cè)菜單欄,選擇 Generate media 進入生成專門頁。
現(xiàn)在 Gemini 也已經(jīng)支持調(diào)用,有部署能力的也可以直接取用 API。常用的 Chatbox 就已經(jīng)宣布支持 nano-banana。
Chatbox 的界面有點迷惑,需要一點設置:在默認界面是只有 DeepSeek 系的模型,可以先輸入「gemini」——顯示不存在,但點擊 set up,就會跳轉(zhuǎn)到 API 的設置界面。
網(wǎng)址:https://web.chatboxai.app/settings/provider/chatbox-ai
Vertex 是 Google Cloud 家庭成員,自然是把最新的模型掛在最顯眼的地方。不過,Vertex 需要登記銀行卡,才能成功注冊完成。雖然不會立刻造成支出費用,但大家可以斟酌一下。
第三方平臺
不想研究 API ,怎么辦呢?隨著越來越多第三方平臺已經(jīng)接入了這個模型,可以直接調(diào)用。比如最早「路透」了 nano-banana 的平臺 lmarena。
網(wǎng)址: https://lmarena.ai/ (注意是小寫的「L」)
這本身是一個用來做橫評,讓不同的大模型「捉對廝殺」的平臺,不過它也提供常規(guī)的對話生成功能,需要在最上方選擇。
Imarena 可以直連,這是一大優(yōu)勢。但缺點是生成時間比較長,也有一定幾率卡死。
如果你是熟悉 Adobe 生態(tài)的用戶,現(xiàn)在也可以在 Firefly 里找到并選擇這個模型。
注冊或登錄 Firefly 之后,在左側(cè)菜單欄,展開「模型」的選項,可謂是一應俱全。并且合規(guī)、安全,尤其適合已有 Creative Cloud 賬戶的創(chuàng)意創(chuàng)作者使用。當然了,F(xiàn)irefly 也是有地區(qū)限制的。
Lovart 也官宣了自家平臺的接入,而且除了每天 200 點的免費額度之外,即日起到 9.2 日,使用 nano-banana 模型不消耗點數(shù)。
快,羊毛薅起來。
不過,目前最能匹敵官方途徑的,是 Openrouter,不僅接入了 nano-banana,而且開箱即用,在生成的速度、品質(zhì)方面都不遜色。
網(wǎng)址: https://openrouter.ai/
不管是指令遵循、局部調(diào)整能出色完成,甚至連出圖風格都很相似。下面的左邊是 Google AI studio,右邊是 Openrouter,傻傻分不清楚。
局部編輯指令也沒有問題,而且合理性甚至更好——鐘離背后的頭發(fā),連 Gemini 一開始都沒有合理生成。
不過也不是毫無問題,隨著 token 的消耗,Openrouter 的出圖清晰度會波動,比如下面這張,已經(jīng)完全像素化。
隨著 nano-banana 的正式發(fā)布,越來越多平臺都開始支持,包括 Flora,ComfyUI,地域限制很快就不再是問題。但也有很多第三方平臺,魚目混珠,我們做了一份檢查清單,用來快速檢查使用質(zhì)量——薅羊毛雖重要,但也不能將就啊。
注冊流程是否需要銀行卡
打開模型選擇,勾選:Gemini 2.5 Flash Image
是否提供設置生成參數(shù):分辨率、風格、負向詞
嘗試生成 3–5 張,記錄用時和抽卡比率;
是否支持導出原圖與metadata
是否支持“批量/迭代”功能,可以用同一組 prompt 多次生成,對比驗證一致性與可控性
計費:看清是否“按圖計費”或“按時長計費”,估算每張成本
水印策略:是否默認嵌可見/不可見水印,去除水印是否額外付費
接下來,只需要 選擇你心儀的 平臺,開始邪修出圖之路吧。
歡迎加入 APPSO AI 社群,一起暢聊 AI 產(chǎn)品,獲取,解鎖更多 AI 新知
我們正在招募伙伴
簡歷投遞郵箱hr@ifanr.com
?? 郵件標題「姓名+崗位名稱」(請隨簡歷附上項目/作品或相關鏈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