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 證明"我還在". 如此缺乏"安全感", 到底是焦慮自虐還是另有謀算?
2025年7月9日, "三天不工作就恐慌"沖上熱搜. 引發(fā)全網(wǎng)熱議.
這個曾經(jīng)的街頭歌手, 如今卻在專訪里坦承自己的職業(yè)焦慮, 讓無數(shù)網(wǎng)友直呼"太真實了". 32歲的劉宇寧. 在《北京青年報》的鏡頭前. 毫不掩飾地說出了內心最深的恐懼.
"休息三天以上我會覺得這個世界不需要我了."
誰能想到, 這個在舞臺上光芒萬丈的男人. 私下里竟然如此缺乏安全感.
01
其實. 劉宇寧的不安全感, 來得有理有據(jù).
從沈陽街頭到北京鳥巢, 這條路他走了整整十年. 那些年在街頭唱歌的日子, 風吹日曬雨淋. 有時候一天下來, 帽子里只有幾塊錢的硬幣.
"當時真的是,今天不知道明天在哪兒."
他曾經(jīng)這樣形容過自己的草根時代. 那種朝不保夕的恐慌感. 已經(jīng)深深刻在了骨子里.
后來做網(wǎng)紅主播, 也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 直播間里那些"豆沙了""孽畜退下"的口頭禪, 看似輕松搞笑, 其實背后是拼了命想要抓住觀眾注意力的焦慮.
說白了. 他太怕再回到從前的日子了.
02
但轉型演員這條路, 更像是在鋼絲上跳舞.
《擇天記》《慶余年》《琉璃》. 一步步走來, 每一個角色都是豪賭. 網(wǎng)紅轉演員的成功率只有3%, 這個數(shù)字他比誰都清楚.
最拼命的時候, 骨折了還要親自上陣拍武打戲. 《折腰》里抱宋祖兒轉圈的那場戲, 他腰上綁著護具. 咬著牙硬撐.
"疼嗎?"
"疼.但是不能停."
片場工作人員后來說, 他那時候臉都白了. 但鏡頭一開. 立馬就是笑容滿面的七皇子.
凌晨四點半開工. 干到深夜十一二點. 這種強度, 連白鹿都說佩服.
為什么這么拼?
因為機會來之不易. 錯過了, 不知道還有沒有下一次.
03
直播對他來說, 早就不是工作了. 是安全感的來源.
粉絲們都知道, 寧哥的直播沒有劇本. 想到什么說什么. 唱歌、聊天、算概率、講段子. 四五個小時下來, 就像在家里和朋友嘮嗑一樣自然.
"只要開著直播,我就知道還有人記得我."
前段時間錄國外節(jié)目, 50天沒開播. 評論區(qū)全是"寧哥你還好嗎""等你回來"的留言. 看到這些, 他紅了眼眶.
這種被需要的感覺. 對他來說比什么都重要.
專訪里他說得很直白:"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內娛更新?lián)Q代太快了. 今天還是熱搜常客, 明天就可能查無此人.
所以三天不工作, 他就開始慌.
不是矯情. 是求生欲.
04
現(xiàn)在《書卷一夢》播放量破6億, 創(chuàng)了愛奇藝歷史紀錄. 按理說, 他應該更有底氣了才對.
但那種深入骨髓的不安全感. 還是改不掉.
朋友們都勸他:"你現(xiàn)在這么紅,該放松一點了."
他只是笑笑:"誰知道明天會怎么樣呢."
說實話. 我覺得這種焦慮, 反而成了他最大的優(yōu)勢.
別的藝人可能會因為走紅而飄, 但他不會. 草根出身的經(jīng)歷, 讓他永遠保持著那種"如履薄冰"的謹慎.
粉絲們也看得出來. 這個男人身上有種特別真實的質感. 不做作, 不裝蒜. 焦慮就是焦慮, 累就是累.
前陣子他前妻被騷擾, 他直接發(fā)聲:"沖我來."短短三個字, 比什么公關稿都有力量.
劉宇寧這一生, 從街頭唱到舞臺中央, 卻始終保持著最初的恐懼感.
他是那個骨折了還要堅持拍戲的人, 是三天不工作就心慌的拼命三郎.
但也是他, 用最直白的方式教會大家一個殘酷的真相: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 沒有什么是永遠安全的.
只有不停奔跑, 才能不被時代拋下.
真正的安全感, 不是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 而是永遠保持著那份最初的饑餓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