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造人的故事幾乎可以說是中國的每個人都能做到耳熟能詳、如數(shù)家珍。
不過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在人類的始祖故事中,還有著類似于亞當(dāng)與夏娃一樣的故事,那個就是伏羲與女媧的故事。
相傳他們既是夫妻又是兄妹,因為他們的結(jié)合才成長出了后來這些許許多多的人類。
不過不同于亞當(dāng)與夏娃的偏向普通人的故事,伏羲和女媧一開始就具有濃厚的氏族圖騰色彩,就比如他們的形象并不是普通的人類,而是人面蛇身的形象。
現(xiàn)代人看到這些東西都會非常的好奇,因為他們搞不清楚是真的在那個時候出現(xiàn)過這樣的生物,亦或者這些就是純粹的先民的智慧所捏造出來的生物,反正一談到這種人面蛇身的物種很多人就會感覺他們帶著非常神秘與特別的感覺,好像蘊藏了什么中國古代巨大的秘密。
但是其實,這樣的生物不只是在古代的中國才有,在四大文明古國的現(xiàn)有考古內(nèi)容之中其實這種模樣的人物都或多或少有過出現(xiàn)。
那這些不同文明之中的人面蛇身的人物和中國的伏羲女媧有沒有相像的地方呢?他們的出現(xiàn)是不是蘊含著什么我們不得而知的屬于古代的秘密呢?
伏羲女媧交尾圖
要說起伏羲女媧,其實大多都是古籍上的神話故事,不過1963年在新疆的一次考古,卻讓我們開始正視起了有關(guān)女媧伏羲交合的故事。
那是在吐魯番的一座古墓之中,考古學(xué)家門發(fā)現(xiàn)了一件唐代的絹畫,上面是伏羲女媧蛇尾交纏的畫面,他們的蛇尾纏得好像麻花一般足足纏了7段,除了尾巴以外兩個人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手里舉著不同的器具,女媧手里拿著規(guī),而伏羲則持著矩。
除了他們兩個的主要畫面之外,他們的身邊還散落著74個小點點,像是星星一樣圍繞著他們。這個畫面就是典型的倆人在交合繁衍的畫面,象征著人類的繁衍生息。
而他們手里的東西也大有深意。
女媧手持的規(guī)象征著著天圓地方,也象征著女媧是天象的研究者。在過去那個時候,很多人對天象學(xué)說深信不疑,就像清朝皇帝就會有專門的欽天監(jiān)替他們查看天象。
而作為三皇之一的女媧手持著規(guī),就象征著她擁有天象的解說權(quán)利,而天象也同時對應(yīng)著歷法。女媧在傳說之中就是中國的歷法創(chuàng)造者,這也變相說明了女媧的創(chuàng)世神地位。
而男身的伏羲,則會有著更明顯的權(quán)威感。他手中的矩其實就是尺子,在過去時候尺子就是用來丈量土地的,而土地在那個年代就是各個部落氏族最為重要的財富。
掌握丈量土地與耕種技巧的伏羲,自然而然就代表著權(quán)利的象征。同時因為伏羲是男性,這個也從側(cè)面證實了那個時代已經(jīng)脫離了母姓社會,開始由參與耕種的男性作為權(quán)利的擁有者。
而那74個圓點,確實代表著星辰,同時在伏羲和女媧的中間上下各有一個大型的圓圈,代表著主星,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日月。
這幅交尾圖,就是代表著古代先民對于繁衍生息以及管理部族而衍生的智慧與理解,充滿著那個時期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的展現(xiàn),體現(xiàn)了當(dāng)人們無法用自己可以理解的方式理解當(dāng)時的生活環(huán)境的時候,他們對于自然的崇拜與敬重。
而同樣蛇身這樣帶有動物圖騰特點的構(gòu)造,也表明了先民們對蛇的敬畏以及崇敬,這也能從側(cè)面看出當(dāng)時的人們對蛇這種動物有著獨特的認識。
那除了古中國的蛇身代表敬畏與尊重,其他三大古國的蛇身文化也是一樣的處境嗎?這就需要我們一一了解勘驗了。
古代的蛇身文化
說起來古代文明之中的蛇身文化,其實相似性是很高的。
首先就是古巴比倫神話傳說中的人首蛇身的代表,蘇美爾神話中的恩基和寧胡爾薩格,他們也是一樣有交尾的資料留存于世。同時,他們一開始也是作為兄妹的身份存在于世間的,這一點上和伏羲女媧非常的相像。
同時,作為美蘇爾神話中的水神以及智慧之神,恩基的名字之中也蘊含著大地之王的含義,既代表著強大的自然力,又側(cè)面顯示了當(dāng)時男性的主導(dǎo)地位,這一點上他和伏羲的權(quán)利主宰的身份有異曲同工之妙。
同樣寧胡爾薩格也有著和女媧一樣的身份,她是美蘇爾神話中的生育女神,主要的工作是守護懷孕的人類與動物。這一點上她和女媧是一樣的,同樣是作為親近人類、保護人類而存在的神祇。
同樣作為兄妹,他們二人也是有過交合的,同樣是用交尾,在美蘇爾神話之中兩位神明實驗了五次完成了對于最原始的人類的創(chuàng)造,這一點上也是和伏羲女媧基本一致了。
不過美蘇爾神話之中的兩位與伏羲女媧不同的是,他們并不是世界上最原始的神明,早在他們之前就有了神明的存在。因此恩基與寧胡爾薩格并不算是創(chuàng)世神。
不過嚴格意義上說,這一點其實和伏羲女媧的故事也是相近的,因為在中國古代神話之中的第一位創(chuàng)世神應(yīng)該是盤古,不過這是兩個世界觀,所以存在歧義,現(xiàn)代定義里,盤古和女媧都有創(chuàng)世屬性。
不過這還不是最不一樣的,更不一樣的其實是在恩基和寧胡爾薩格交尾之前,蘇美爾神話故事之中就已經(jīng)有了民眾的存在,而因為神權(quán)的爭奪,他們的大哥恩里爾不滿于恩基的勢大,發(fā)動了大水殺死了民眾,也是因為這個問題,恩基和寧胡爾薩格才不得不交尾孕育了新人類。
這一點上和沒有人類存在,他們主動去交尾,從而無意中誕生未來人類的伏羲女媧的故事是有本質(zhì)的不同的。
再者就是印度神話,在古印度神話之中蛇是非常常見的動物,印度對蛇可以說是瘋狂崇拜了,他們認為它們是通人性的靈物。
像是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的濕婆,印度教就認為眼鏡蛇是他的化身,是最為圣潔且長壽的代表。而現(xiàn)在能傳承如此深重的蛇文化,古印度的作用不可謂不強大。
像是人面蛇身的神話人物,在古印度也有過典型的存在,那就是納迦和納吉。
他們也是有交尾的動作的,不過相比起來古中國以及古巴比倫的非常清晰的繞圈數(shù),古印度的交尾圖更加的盤根錯節(jié),更像是真的蛇。
在他們的文化之中,他們將納吉稱為泉水之神,而納迦則是美女蛇的化身。在他們的故事中納吉不止掌管著行云布雨的天氣之事,更是因此成為了掌管農(nóng)作與豐收的神。這一點上基本上這些古代文明之中的神都有著相似的特征。
而除此之外,在后來的神話之中納吉和納迦逐漸合為了一個神出現(xiàn)在了神話之中,就像在古印度的佛教之中就有了納迦的身影。
他被稱為天龍八部之中的龍眾,長相和中國的龍有些相似,不過沒有角也沒有腳,所以整體其實更像是蛇,尤其像眼睛蛇,也側(cè)面看的出他們對于蛇的崇拜。
在印度佛教的故事中繼承了古印度納迦的行云布雨的能力,而且住在水里,這一點上很像是中國神話中的龍王。
對于操控水和影響農(nóng)作的能力,古印度的人面蛇身神祇其實和其他的人面蛇身的神祇很是相似,這也可以直觀看出古代先民們對于自然的敬畏與對農(nóng)作的重視。
不過不同于前兩個神祇的是,他們不是創(chuàng)造人類的神祇,在印度神話中人類是由創(chuàng)造之神梵天所造的,和納迦與納吉沒有關(guān)系,他們兩個人的交尾其實更偏向是古印度人因為對蛇的盲目崇拜而誕生的產(chǎn)物。
而最后一個文明古國古希臘就和古印度不同,在他們的神話體系中,交尾的女性依舊是作為生育之神而存在的,這個女神就是伊希斯。
伊希斯是婚姻與生命女神,是完美女性的典范與完美母親的象征。這一點上女媧也有著類似的象征含義。
同時作為亡靈與幼童的守護神,她的形象也更多地影響到了后世譬如圣母瑪利亞的形象塑造。
而她的丈夫塞拉匹斯則和伏羲與恩基一樣有著代表土地之神的能力,塞拉匹斯主要是來生與肥沃生產(chǎn)力之神,就像他頭上戴著的莫迪烏斯就是一種稱量谷物的器具,這也展現(xiàn)出了那個時代先民對于耕種以及生存的重視。
不過塞拉匹斯和伊希斯不同于伏羲女媧以及恩基寧胡爾薩格的是,他們只是單純的夫妻關(guān)系,他們的生育并不牽扯未來人類的故事。
像是在部分的傳說之中,伊希斯的孩子是荷魯斯,也就是古埃及法老的守護神,代表王權(quán)的象征,也是一位神,并不是普通人。
而且塞拉匹斯相對于伏羲、恩基或者納吉的簡單強盛的男性姿態(tài)來說更為復(fù)雜一些,這也和當(dāng)時的古希臘人創(chuàng)造他的社會背景有關(guān)。
就比如塞拉匹斯是衰退時期的神,他曾經(jīng)還死過一次,是他的妻子伊希斯救了他。這一點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人面蛇身的神祇和其他幾位比較不同的地方。
產(chǎn)生的總體原因
這些時間最長的文明,為什么會統(tǒng)一的產(chǎn)生這樣的文化現(xiàn)象呢?
首先我們要排除文化融合的可能,因為這四大文明雖然留存時間夠長,但是在那個時代他們很難有什么比較多的交集。
所以他們對于這些動物以及故事中出現(xiàn)的事物的選擇,更多的其實是一種現(xiàn)實所帶來的自然而然的表現(xiàn)。
那么這樣去探查他們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我們就可以明顯看出這些文明現(xiàn)象所產(chǎn)生的原因。
首先就是最為明顯的,古代先民對于夫妻的神話演繹。
在過去那個年代,先民們無法理解與探究人類的由來,為此他們創(chuàng)造出了這許許多多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以及夫妻姻緣故事,從而將人類的生存、生活以及繁衍合理化甚至神圣化。
無論是伏羲女媧,還是恩基寧胡爾薩格,都合理解釋了這個繁衍的內(nèi)容,同時人類為了提升自己這個物種的合理存在必要,會將自己定性為神的孩子或者是神所庇佑的物種。這一點也是人類為了體現(xiàn)自己的合理性而創(chuàng)造這些故事的意義。
再者就是蛇這個物種的神秘性給人造成的沖擊。要知道蛇這樣的物種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動物,神出鬼沒、無腳無手,而且在那個年代就已經(jīng)有了許多的變種,也就是說蛇是一種生存時間長、且短時間內(nèi)無法讓人類理解的生物。
同時蛇的蛻皮行為,在先民看來也是一種“復(fù)生”的力量,這樣無法理解的操作更是增添了蛇這一動物的神秘性。
也正是因為如此,蛇才成為了非常典型的先民部落的圖騰。這一點上不僅是四大文明古國,包括后來的一些宗教,其實蛇的身影也是非常多的。
另一層就是人類對于天災(zāi)的不理解以及恐懼,讓他們在心中自然而然開始乞求所謂神靈的幫助。這一點上中國的神話故事就和其他國家的大相徑庭。就比如在水患這個問題上,中國人更講求自救,這也就是所謂大禹治水的故事。
然而在其他的文明之中,人類遭遇了水患基本是全軍覆沒,無法生存,而且神靈也無法為人類提供保命的措施,神明能做的就是誕下屬于自己的孩子,這樣這些所謂的“新人類”就不同于沒有神靈庇佑的舊人類了。
這是人類為了安慰自己而創(chuàng)造的屬于自己“身世”的故事。只要有了神靈的庇佑,他們就可以防治水患,或者躲避水患。
這也就是為什么大部分交尾的神靈,其中一方總有控水或者制水的本事,因為水的威力實在巨大,先民過于害怕。
最后的最后便是所謂的掌權(quán)人的變化以及先民的生存意識的相似造成的。所謂生存意識,簡單說就是種田耕地,這是先民賴以生存的技能,人類自然而然的學(xué)會了使用工具,開始耕地,但是脆弱的生命以及難以防治的災(zāi)害,隨時都可能毀掉先民的田地以及糧食。
為了讓自己安心,先民便將這些當(dāng)做了神的恩賜,這樣他們就有了渠道去排解這些煩悶,只要生存有危機,他們就可以求神拜佛,祈禱一個舒適也安心的生存環(huán)境。
而在種田捕魚這些簡單的生存技能之中,男性占據(jù)了勞動的大部分主力,為此社會掌權(quán)者開始有了變化,勞動能力更強的男性成為了社會主流,這也就是伏羲、恩基這些男性神明的出現(xiàn)所展現(xiàn)的當(dāng)時的社會狀態(tài)。
先民無法面對復(fù)雜而辛苦的生活,所以他們創(chuàng)造出了無窮的智慧改變自己的處境,更是為自己安身立命奠定基礎(chǔ)。也正是因為他們需要排解自己的苦憂,作為他們精神支柱的神靈也才會出現(xiàn)在這個世界之上。
現(xiàn)在的考古學(xué)家去研究這些內(nèi)容的時候,不僅僅是要了解當(dāng)時的文明內(nèi)容,更是在這些傳說與內(nèi)容之中,了解當(dāng)時的社會故事,感受先民的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