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一周以前,一位孫女士向相關部門投訴,認為紹興魯迅故居紀念館內陳列的魯迅先生手持香煙的雕塑畫像不妥。
她聲稱這些形象會對青少年產生不良誘導和影響,并且要求處理。
這一消息隨后在網絡上社交平臺上引發(fā)軒然大波,絕大多數(shù)網友表示對此無法理解。
8月29日,官方給出了回應,核心態(tài)度是感謝監(jiān)督,但會尊重歷史事實。
8月31日,當事人通過社交媒體道歉。隨后當事人孫女士的多個賬號被封禁。
復盤整件事情,這堪稱一次教科書級別的失敗營銷案例:孫女士精準地踩中了三個致命雷區(qū)。
雷區(qū)之一,為了博取眼球,她選擇與所有人為敵。
我們今天但凡發(fā)表任何觀點,都有背后所倚仗的群體心理。但是孫女士的行為沒有創(chuàng)造任何圈層的共鳴,而是幾乎激怒了所有人。
真正的營銷從來都是守住自己的根據(jù)地,尋求更大范圍的支持,讓更多的目標用戶能夠納入到自己的視野當中。
但是孫女士卻恰恰相反,瞄定了魯迅這樣一個全民皆知的人物,并且把他放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這樣確實一炮走紅,所有人都知道了孫女士的存在。然而,她把魯迅放在了自己的對立面,也就把所有人放在了自己的對立面。
包括可能潛藏的對她的控煙行為有贊賞的人群,至少此時也不好公開支持她。
同時,這一行為還激怒了所有認同魯迅價值的公眾。
她的失敗,也許一早就注定了。
雷區(qū)之二,表面上是公益,實際上是生意
互聯(lián)網上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叫做人設。而這個人設其實跟社會信任密切相關。如果孫女士打造一個控煙大使的形象,我們結合她以往很多事情的行為,對很多事發(fā)表的看法,可能會憑借這件事有更好的印象分。
但是事實證明,她并不是一個純粹的公益人,而是借這一活動來為自己賣貨。即便是賣貨也沒有太大問題,網絡上很多人都是走的這個路子,先炒起來人氣,然后帶貨,
但是孫女士太著急了,本想用公益人設來賣貨,但是動機太快就被識破了,導致信用破產。
在互聯(lián)網上信用一旦破產,基本上就宣告了人設崩塌,宣告了社會性死亡,幾乎沒有修復的可能。
互聯(lián)網時代網友對又當又立的行為容忍度極,低動機不純的行為藝術一旦被識破,就會遭到流量最猛烈的反撲。
雷區(qū)之三,她選錯對象,碰瓷了最不該碰瓷的人
在我們今天的視野當中,確實存在各種戲說歷史人物。我們可以調侃雍正、戲說李白,因為他們在大眾語境中具有一定的“娛樂化延展空間”。
但是魯迅不同。魯迅自帶的批判性、革命性和嚴肅性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一種不容輕慢的精神符號。
孫女士把魯迅拉下水,娛樂化魯迅形象,這是大眾情感所不能接受的。
尤其在今天社會快速變遷,魯迅代表的批判精神獨立思考,很多人都在呼喚。
在這樣的社會心理背景之下,孫女士攻擊這個符號,被視為對這種價值的挑戰(zhàn)。
魯迅的香煙代表著他的思考,代表著他的深沉,這是歷史的細節(jié)。
而如果去除,我們看到的不過是一個空洞的歷史。
孫女士這件事情吵吵鬧鬧已經過去了,但是帶給我們的反思并沒有結束。在以后的時間當中,對于公共文化符號應該持何種態(tài)度?依然值得我們深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