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鄰居見了我就追著問:
你們家的減肥秘訣是什么?”
最近
福州鼓樓的林先生(化名)超得意
半年前他們家是 “重量級天團”
他本人243斤
雙胞胎兒子一個300斤、一個270 斤
妻子170斤
僅用半年,全家狂減220斤
相當于直接 “扔” 掉
一個大體重的成年人!
更令人驚訝的是
他們沒餓到頭暈、沒練到崩潰
就靠改了些 “家里的小事”
胖是一口口 “慣” 出來的
林先生的雙胞胎兒子小時候還是小瘦娃,后來跟著爸媽變了樣:某蛋糕品牌吃成VIP,炸雞、漢堡是 “家常便飯”,連幾百米的上學路程都要開車接送。
林先生做餐飲出身,2年前因試菜、考察,體重從175斤飆到260斤。家里的冰箱更夸張:每一個抽屜都塞滿了零食、冰淇淋和榴蓮,找根青菜得翻遍整個冰箱;油煙機每隔15天就得洗,濾網(wǎng)上的油能刮下一大勺,“頓頓重油菜,紅燒肉、油炸菜常做?!绷窒壬f。
肥胖帶來的麻煩,更是早早地找上門:兒子們從小時候便出現(xiàn)腰椎疼,醫(yī)生總嘆氣說 “先減肥”;林先生查出糖尿病、重度脂肪肝,甘油三酯超標;小兒子因肥胖患上了痛風,連小手術都做不了。
之前他們嘗試過自己減肥:拼命健身流汗,可嘴沒管住,春節(jié)一頓飯就反彈30多斤。
▲減肥前的父子三人
▲減肥后的父子三人
轉機來了:營養(yǎng)專家改了冰箱布置
林先生一家的改變始于朋友介紹的營養(yǎng)專家——福建衛(wèi)生報健康大使、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注冊營養(yǎng)師、福建省營養(yǎng)協(xié)會副會長朱屾山。
朱屾山?jīng)]給“魔鬼食譜”,而是先讓林家“改冰箱”:零食換成青菜、魚蝦,荔枝肉、醉排骨只留到過節(jié)吃;炒菜從“潑油” 改成蒸煮……
“剛開始怕饞死,后來發(fā)現(xiàn)快樂也很簡單——早上站在秤上,看數(shù)字減少了半斤或一斤,想吃冰淇淋的念頭就沒了?!?林先生說。
更關鍵的是“每日監(jiān)督”:每餐拍圖發(fā)給朱屾山,每天早上報體重、每周按時量腰圍;旅游偶爾放縱,回來用高蛋白飲食補,“不用硬餓,情緒不崩潰。”林先生說。
久而久之,林先生都快成 “半個專家”,估估食物的分量就知熱量是否超標。
如今,林家的變化不止體重:林先生的脂肪肝從重度變成輕度,血糖也穩(wěn)了;小兒子交了女友;連家里的家務都輕了——油煙機不用隔15天洗,“做飯只剩清爽味,沒了滿屋子油味?!绷窒壬院赖卣f。
專家揭秘真相:家庭力才是減肥 “王炸”
“大體重家庭減肥,光靠個人扛不住,得全家一起上!” 朱屾山揭秘了林家成功的關鍵。
朱屾山不贊成給患者 “固定食譜”,“就像健身房教練的食譜,不管你愛不愛吃,執(zhí)行起來肯定難?!?他的辦法是先跟蹤一周飲食習慣,“比如你愛吃福州菜,就先把重油的做法改成清蒸、白灼,再慢慢換食材,這樣誰都能接受?!敝鞂嫔秸f。
此外,朱屾山認為減肥更重要的是 “家庭凝聚力”。“全家人朝著一個目標努力,比一個人堅持容易10倍。一起定食譜、做健康餐、互相催著運動——林家有人適合慢跑,有人能做力量訓練,你拉我一把,我推你一下,這種家庭凝聚力是減肥路上的強大動力。”
現(xiàn)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福建衛(wèi)生報全媒體記者:朱曉潔
編輯:菲菲
審核:黃美輝、劉碧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