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古都,中國古代的周、秦、漢、隋、唐等13個王朝建都于此,因此號稱“十三朝古都”。但就是這樣一個威名顯赫的城市,卻找不出一個合適的簡稱。目前西安的簡稱在交通等領(lǐng)域暫時使用的是“西”。很明顯,這只是簡單的用首字而已。
回顧西安的歷史,這里在周代叫做“鎬”,是周朝首都,因此有人建議西安簡稱為“鎬”最合適、然而,“鎬”這個地名僅僅在西周時期使用,春秋以后,這里就不叫鎬京了。根據(jù)陜西省西安民政局與《華商報》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83%的人不贊同西安簡稱“鎬”。
人們還其他的意見,為“灞”“豐”“鳳”“唐”“秦”和“雍”也是可以選擇的。但是這些其實都比較欠佳。如豐和鎬是西周并列使用的,鎬既然無法作為簡稱,豐就更不可行。而鳳指鳳翔,和西安關(guān)系不是很大。唐朝雖然定都西安,但是唐這個地名應(yīng)該指山西一帶,古代的唐堯之地,春秋時期分封為唐國(后來改為晉國),李淵被封為唐國公(今太原),因此建立的王朝是唐朝。
而秦和雍的地名過于大,用來代指西安也合適。秦和雍應(yīng)該都是陜西的簡稱或者古稱。陜西省古代為秦川之地,建立了秦國。秦國占據(jù)的就是雍州之地,《過秦論》曰“秦孝公據(jù)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同樣,有人建議簡稱“咸”,認為秦朝定都咸陽,就是現(xiàn)在的西安。不過現(xiàn)在也有咸陽這座城市,況且咸陽作為首都的時間較為短暫。
簡稱灞乍一看似乎很霸氣,仔細琢磨也不太合適。灞是西安的一條河流,古代這一帶有灞上、霸陵、灞橋等地名。這里只是西安的一部分,如果西安可以簡稱為灞,那也可以簡稱為浐,或者渭,王維不是有詩曰“渭城朝雨浥輕塵”。
當然,民間呼聲十分高的就是將西安改為“長安”。長安意為“長治久安”,長安這個名字從漢朝一直使用到了唐朝。于是,就可以簡稱為“長”。但若簡稱為長,還是比較別扭,顯示不出西安的歷史和文化底蘊。
其實,西安最好的簡稱是“京”,不過就是現(xiàn)在無法使用了。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中國最早叫做京的地方就是關(guān)中地區(qū)。在西周時期,“京”是指高地,周人就選擇關(guān)中的高地建設(shè)城邑,稱之為“京”,比如豐京、鎬京,京師。此后,人們就將京延伸為了首都,所以長安為西京,洛陽為東都。
西漢漢武帝時期,改右內(nèi)史為京兆尹,從此京兆成為了長安一帶的行政名稱,三國到隋朝都設(shè)置有京兆郡,唐朝為京兆府,一直使用到元朝。明朝,朱元璋將京兆府改名為了西安府,使用了600年。民國時期,設(shè)京兆特別區(qū)域,
歷史上,長安只是一座城,或者一個縣——長安縣。但是整個西安地區(qū)的建制,古代大部分時間都叫做“京兆”,這個名字從西漢一直使用到元朝,時間超過了1300年,比長安的使用時間更長一些。因此,按照歷史文化底蘊來說,西安恢復(fù)為京兆之名,簡稱“京”也是不錯的。但現(xiàn)在“京”的簡稱被安在了原本簡稱“燕”“幽”的地方,所以就無法改變現(xiàn)狀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