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當愛人對你說“我沒生氣”,卻板著臉、語氣生硬,你根本不會信TA說的話,反而會覺得TA更生氣了;
朋友嘴上說“我沒事”,卻低著頭、眼神躲閃、聲音很低,你立刻會察覺到,TA一定有心事;
甚至當有人微笑著對你說“你這人真有意思”,你也能一下子聽出,這到底是真的夸獎還是諷刺。
為什么我們總是不自覺地“不聽其言,而觀其行”?
因為我們本能地更相信表情、語調和身體語言,而不是字面意思。
這背后其實有一個重要的心理學原理在起作用,叫“梅拉賓法則”(The Rule of Mehrabian),也常被稱為“7%-38%-55%定律”。
什么是梅拉賓法則?
梅拉賓法則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梅拉賓提出,它指的是:當人們在溝通情感和態(tài)度時,對方感知信息的方式主要來自3個維度:
55% 來自視覺信息:表情、眼神、姿態(tài)、手勢等;
38% 來自聲音信息:語調、語速、音量、節(jié)奏等;
僅 7% 來自語言內容:也就是實際說出來的話。
這意味著,在情緒傳遞和態(tài)度表達中,“你看起來怎樣”和“你聽起來怎樣”,遠比“你說了什么”更加重要。
試想一下:
一個人如果眉頭緊鎖、眼神躲閃,卻大聲說著“我一定全力以赴”,你會相信嗎?
反之,一個人站姿挺拔、語氣沉穩(wěn)、目光堅定地說“我們可以試試”,是不是更容易讓人感到信賴?
為什么我們更傾向于相信非語言信號?
這是因為我們的語言受意識控制,容易偽裝或修飾;但非語言信號,如肢體動作和聲音等,通常由潛意識控制,更難“造假”。
一個人可以輕松地說出一句謊言,卻很難同時控制臉部的微表情、眼神的躲閃或手勢的不自然。
更往前一點追溯,在人類的語言系統(tǒng)進化成熟之前,我們的祖先主要依靠表情、動作、聲音來判斷對方的意圖和情緒,從而決定“戰(zhàn)或逃”。
這種能力關系到個體和部落的生存,早已被深深植入到我們的基因里,成為我們潛意識里最快速獲得訊息的通道。
哪怕如今全世界的語言千差萬別,但基本的情感表情、肢體動作是一致的,我們天生就能讀懂一個人的臉上傳達出來的訊息,是喜歡還是厭惡,是快樂還是恐懼,即便對方一言不發(fā)。
所以,真正的溝通高手,其實從不會僅僅依賴于“說話的內容”,而是會駕馭自己的表情、語氣和身體語言,讓整個人成為信息的一部分。
如何善用梅拉賓法則
提升溝通影響力?
如果你希望在關系、職場或者任何重要場合中,更有效地傳達自身的想法和態(tài)度,記得不止要打磨你的言辭,更要管理好你的視覺和聲音信號。
1.讓身體替你說話:駕馭那55%的視覺影響力。
溝通時,盡量保持姿態(tài)自然、眼神誠懇。
別小看一個微笑、一次點頭、一次眼神對視,它們比一句“我在聽”更有說服力;
在職場或其它重要的場合,干凈得體的穿搭、挺拔的站姿、開放的手勢,都在無聲地傳遞著自信與專業(yè)。
當你想表達關心時,不管是家人還是朋友,一個溫暖的擁抱、一次專注的凝視,遠比一句“我理解你”更有力量。
2.為聲音注入情緒:把握那38%的聽覺感染力
好好說話,更容易獲得他人的好感。
因為聲音中的信念,有時比話語本身更能打動人。
當你嘗試表達你的想法時,注意說話語速不要太快,關鍵處可以稍微停頓,這樣比一直喋喋不休更有分量;
如果有想強調的內容,可以試試加重語氣、微微提高聲調,情緒一旦到位,話語自然深入人心。
就像我們每次看辯論賽,每到精彩關頭,比起論點的生動,辯手場上堅定的語氣、豐富的表情、激昂的情緒,更容易快速贏得我們的共鳴。
3.真誠,是最好的溝通策略。
梅拉賓法則真正提醒我們的是:
當你語言與非語言信號不一致時,別人只會相信那93%,包括你的表情、你的聲音、你的身體語言。
所以,不要有僥幸心理,也不要覺得自己很會掩飾。
真正的溝通高手從來都是打明牌:
如果你想表示對對方的認可和欣賞,就別正話反說、雙臂交叉、眼神回避;
如果你想表達關心和支持,就別語氣冰冷、姿態(tài)疏離,讓人去猜。
不是所有的關系都值得你苦心經營,但對你在意的人,真誠,永遠是最強的必殺技。
放下技巧,釋放誠意,你的身體和聲音自會為你作證。
這也是我們學習心理學的意義。
我們了解梅拉賓法則,不是為了操縱別人的感受,而是為了更真誠地表達自己,更細膩地了解他人。
心理學幫助我們看清,原來對方的話語背后,其實藏著這樣的感受和需求;
原來自己無意識的動作、甚至是說話聲音的變化,也可能在無意中傳遞出拒絕或者不友善的訊息。
真正溫暖的溝通,始于覺察,成于共情,在真誠的溝通和對話中,讓心與心的相遇,變得更柔和、溫暖且充滿信任。
當我們明白溝通背后的心理機制,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搞好人際關系,還可以運用到工作中來,比如如何更好地與領導、同事提需求、協(xié)作共贏?如何說服客戶和自己合作,為自己爭取更大利益?
如果你也對心理學感興趣,想要更系統(tǒng)地學習如何溝通,改善人際關系;
甚至,你也想像其他人一樣,通過學習心理學,開啟一條靠譜的副業(yè)之路,實現精神富足和收入自由。
只要你是大專及以上學歷,只要你對心理學感興趣,都可以試試。
不知道自己是否適合入門的話,可以點擊下方的小程序,領取0元免費課程:
零成本評估入門方式
↓適合想要利用心理學自我成長的你↓
↑點擊圖片,免費領取試聽課↑
如果你有想要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的想法,需要注意的是:
我們通過調研心理咨詢市場發(fā)現,取消證書后,目前入行執(zhí)業(yè)只靠單一的證書是行不通的(不管是現在的中科院考證,還是之前國家二三級證書)。
目前,心理行業(yè)的從業(yè)標準是:
1.接受長程系統(tǒng)培訓(有培訓證書);
2.有個案實操經驗,專業(yè)督導護航,具備真正勝任力。
所以,想要正式入行心理咨詢,參加一個“系統(tǒng)理論+實操實習+專業(yè)督導+入駐平臺”相結合的長程系統(tǒng)培訓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你想轉行做心理咨詢師,那你可以了解一下壹心理的朝陽計劃——「心理咨詢師培養(yǎng)項目」
在這一版的朝陽計劃中,我們做了這些升級:
2.5年的進階式培養(yǎng)
700h+理論+實習
30次初始訪談 +40次個案實習
25h個督 +81h團督
100位+業(yè)內知名大咖導師
9份學習證明
點擊圖片,添加壹心理規(guī)劃師↓
還可免費領取以下福利:
① 專業(yè)顧問1V1職業(yè)規(guī)劃
②全套108頁《心理咨詢師入行手冊》
③ 1份心理咨詢師執(zhí)業(yè)地圖▽
編輯:老啊嘛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