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離我們再近的歷史,總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被有意或無意粉飾或抹黑。
當《歸隊》已經(jīng)來到第22集之后,當《歸隊》的故事幾乎已經(jīng)進入大結局之時,這個算得上全劇最大的反派森田三郎才正式登場。
至此,《歸隊》由前半段戰(zhàn)場上的正面交鋒,正式轉入類似于諜戰(zhàn)劇的地下攻防。
可當森田三郎與以“鏡泊學園事件”幸存者之姿與他的學生談及這段過往時,當森田三郎以一個日本軍人的身份講述這段過往時,他口中的“鏡泊學園事件”或許不該是“鏡泊學院被暴徒圍困”,他的學生更不該說出“很多趕來救援的老師,都在那次事件中捐軀”。
也許是森田三郎與背后這個所謂的學生言語不詳,也許是因為這段奇怪的對話不免讓人猜疑他們二人口中所謂“暴徒”,會不會就是《歸隊》故事中最重要的主角“抗聯(lián)戰(zhàn)士”。
于是根據(jù)“鏡泊學院”這個關鍵字,我查閱了由薩蘇所著的《最漫長的抵抗》一書,這是一部副標題為《從日方史料解讀東北抗戰(zhàn)十四年》的軍事歷史類紀實作品,一部可以從中找到“鏡泊學院”這個在抗戰(zhàn)歷史鮮為人知名字的圖書。
《歸隊》中森田三郎所謂的“鏡泊學院被暴徒圍困”,通過《最漫長的抵抗》的解讀,有了“擊斃教育長餓瘋日本兵——日本人眼里的鏡泊學院圍攻戰(zhàn)”這樣一個篇章。
作者通過對日本開拓團團員回憶文集《啊,滿洲》的詳細解讀,通過兩國對這段鮮為人知歷史官方通報的比對,有了一些筆者閱讀過后理解與分析出來的歷史可能與真相。
所謂的“鏡泊學院”,是一所僅僅存在了兩年(1933年-1935年)時間的學校。
第一屆入學的大約二百名學生,都是先在東京的“國士館高等殖民學?!钡葞姿鶎W校接受幾個月前期教育之后,才被派往位于東北的“鏡泊學”進行下一步教學工作的,最終在經(jīng)歷了“鏡泊學院圍攻戰(zhàn)”后以財政困難為由解散。
所以當《歸隊》中的森田三郎刻意提及這段往事時,也愈發(fā)讓歷史與《歸隊》之間有了某種聯(lián)系和細細品味的可能性。
首先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森田三郎口中的所謂“暴徒”,實際上就是當時的抗聯(lián)戰(zhàn)士,而且還都是有名有姓的抗聯(lián)英雄,也就是說當森田三郎人生中第一次踏上東北這片土地,就已經(jīng)與抗聯(lián)戰(zhàn)士有過一次真正的短兵相接了。
雖然《歸隊》中森田三郎和他的學生,都說被“暴徒”擊殺的是學生和老師,可如果詳細閱讀《最漫長的抵抗》一書,便可以從中看出這所謂的學院,實際上就是日軍在侵略東北三省時安插在民間的特工組織,而這樣一種定性也與森田三郎今天的位置與工作性質(zhì)相吻合。
一所以日本陸軍中將小泉六一任校長的學校,一所以日本陸軍中將筑紫熊七為名譽校長的學校,真會是能教書育人的世外桃源嗎?
讓人欣慰的是,雖然《歸隊》中關于“鏡泊學園圍攻戰(zhàn)”只是輕描淡寫一句話帶過,但在歷史上英勇的抗聯(lián)戰(zhàn)士卻是結結實實給這個特務機關了一個血的教訓,并造成了給日滿雙方帶來異常沖擊的結果。
所以,哪有《歸隊》中所謂的老師與學生,有的只是將領與士兵;哪有什么“鏡泊學院被暴徒圍困”,有的只是抗戰(zhàn)戰(zhàn)士成功摧毀了日軍的情報特工機構。
或許很多人并不喜歡這種生搬硬套歷史的文章,或許很多人看電視劇只是圖個樂呵與放松。
但作為一部至少在服化道方面制作精良的抗戰(zhàn)劇,作為一部不太常見以抗聯(lián)為題材的抗戰(zhàn)劇,從《歸隊》中確實能解讀出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與故事。
而這,或許就是看《歸隊》最有意思的地方之一,就是看《歸隊》最讓人感同身受的重要原因之一。
關于《歸隊》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里,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希望您可以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wǎng)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