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式已經(jīng)完美落幕,但帶給國人的那份震撼還在被大家慢慢回味。
很多人把視頻平臺都刷成了閱兵專場,或在討論那些“覆蓋全國”的國之重器,或在感慨受閱部隊整齊得如同復(fù)制粘貼。
而那些陽剛帥氣、英姿颯爽的兵哥哥和兵妹妹也受到了廣大網(wǎng)友的關(guān)注,其中3對雙胞胎兵哥哥的討論度很高,原來不是大家臉盲感覺穿了制服的帥哥都長得差不多,是他們本來就長得一模一樣。
01、裝備方隊:吳星亮、吳星仔
閱兵儀式上,裝備方隊里有一對雙胞胎,名字分別叫吳星亮、吳星仔。
他們來自浙江金華武義縣,今年剛剛23歲。他們是武昌職業(yè)學(xué)院定向培養(yǎng)軍士生,畢業(yè)后成為火箭軍某部的通訊號手。
這次他倆都非常幸運地被選到了裝備方隊,幾個月的封閉訓(xùn)練“亮仔”也是全程一起的。
訓(xùn)練時哥哥是弟弟的教練員,兩人在訓(xùn)練場上互相鼓勵又相互較勁,比誰口號喊得更響亮,比誰軍姿站得更挺拔。
因為外形幾乎一模一樣,他們總是能吸引到一些額外的關(guān)注,就連采訪時記者都難免多給兄弟倆幾個鏡頭,軍事頻道還有他們的專訪。
這么優(yōu)秀的孩子有一個就算了,吳爸吳媽竟然有兩個,吳爸爸接受媒體采訪時自豪之情溢出屏幕,吳媽媽也在社交平臺曬出了兄弟倆小時候的照片,他們從小就長得幾乎一模一樣。
02、火箭軍方陣:顧宇豪、顧宇杰
今年九三閱兵儀式火箭軍方陣里有一對雙胞胎兄弟是第二次上陣,早在2019年國慶70周年的時候兄弟倆就參加過一次。
他們是“豪杰”兄弟顧宇豪和顧宇杰,來自安徽淮北。
一個是通信尖兵,一個是金牌號手,他們是到了集訓(xùn)的地方才見面的,不過在未見面之后,兄弟倆就有心靈感應(yīng)覺得對方一定也會來。
集訓(xùn)的時候,顧宇杰被教練點得比較多,吃完飯后自己默默加練,顧宇豪會自覺地去陪他練,教他怎么改正,真正的“打虎親兄弟”。
這哥倆不僅身高一模一樣,連牙齒都是一樣。他們從幼兒園就一直是一個班,但2017年入伍時,一個去了云南一個去了海南。
2019年二人默契地從不同的部隊同時被選到了閱兵訓(xùn)練場上,今年又是如此。帶過他們的領(lǐng)隊說哪怕他們訓(xùn)練的時候不在同一列,瞄一眼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動作竟然是一樣的。
上一次閱兵儀式上,顧媽媽在電視上看到兩個兒子上了電視,雖然鏡頭一閃而過,但是她一眼就能認出,看著他們黑了瘦了很心疼,但感覺他們更英俊更堅毅了。
今年兩個大兒子又一次親眼見證祖國的盛世繁華,不敢想象作為母親她會有多么驕傲和自豪。
03、儀仗司禮大隊:楊文浩、楊文強
儀仗司禮大隊的“標兵”一出,讓廣大網(wǎng)友終于明白了從小大家常掛在嘴上的“標兵”到底是什么意思了。用儀仗司禮大隊陳禹帆的話說,標兵就是閱兵場上的鐵釘子,釘在哪里,哪里就是標準。
直播的時候,一聲“標兵就位”震撼全場,沒有配樂,不用講解,標兵鏗鏘有力的腳步打地聲像戰(zhàn)鼓一樣,擲地有聲,讓人汗毛直立。
這像尺子量過一般身板筆挺,昂首闊步,目光如炬的60人標兵隊伍里,也藏著一對雙胞胎,他們是“好強”兄弟楊文浩和楊文強。
小楊兄弟來自內(nèi)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qū),從小受軍人舅舅的熏陶,2022年高中畢業(yè)他們應(yīng)征入伍,成了兩名光榮的軍人。
入伍那天,小楊說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他希望他倆能在部隊實現(xiàn)人生價值。
如今短短三年時間,他們從層層選拔里成為億里挑一的標兵大隊成員,沒有辜負身披戎裝時立下的誓言,也證明了自己足夠優(yōu)秀,足夠努力。
標兵是最累的,常常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幾個小時,有活動時是從開始到結(jié)束站得如蒼松一動不動,但他們從來不喊苦不喊累!
這些兵哥哥的父母真是會生會養(yǎng),給了他們健康的體魄,也給了他們頑強的意志。
都說“一人當兵,全家光榮”,一般家庭出一個軍人已經(jīng)是無上光榮的事情了,這些雙胞胎的父母竟培養(yǎng)出了兩個一模一樣的帥兒子,實在令人羨慕。
致敬這些中華好兒郎,也向這些軍人家屬表達崇高的敬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