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農歷七月十四,正是麗江納西族中元節(jié)送祖的日子。身在昆明,直到昨天傍晚在華山東路某個角落偶見燒紙火的身影,才驟然想起,又是一年中元至。
與二十多年前每到七月半街頭便處處飛舞紙錢相比,如今在昆明,這個節(jié)的氛圍終是淡了很多。
遙想此時數(shù)百里之外的麗江,納西族人家堂屋中央的桌子上,祭祖的牌位、祭祀用的糕點果品,早已供起來了吧?今晚,隨著送祖儀式的舉行,豐盛的晚餐和所有的貢品,也都要隨河流與祖宗們一道遠走了吧?而當夜幕降臨時,古城小巷深處,納西人家門前點燃的香火與水燈,也將照亮祖靈歸去的路了吧?
麗江古城“恒裕公”民居博物館接祖的牌位
中元節(jié),一個讓我們懂得感恩的節(jié)日,不能忘,不該忘。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納西人用“接祖送祖”的儀式,延續(xù)著一份跨越千年的感恩傳承,也喚醒了現(xiàn)代人對生命根源的思考。
今年中元節(jié)期間,納西文化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和貢布發(fā)布了一則納西族中元習俗的短視頻。
短視頻里純正的納西中元風俗、原汁原味的納西語解說,引發(fā)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大家直呼,“長見識了”。
納西族將中元節(jié)喚作“三美波祭”,有“波姿波布”的習俗(即接祖送祖)。
接祖(波姿)
- 時間:因家族或居住區(qū)域不同,接祖日期有差異,如七月初十、十二、十三等,部分家族在初一接祖。
- 儀式:接祖當天,家人會打掃庭院,將祖先牌位供于堂屋八仙桌上,擺上茶、酒、水果、糕點等祭品,點上香燭,恭迎祖先回家。出嫁的女兒也會攜帶供品回娘家祭祖。
- 接祖期間的每日三餐需先供奉祖先,食物包括面條、油炸糕點如油香等。
“恒裕公”主理人阿六叔在接祖
送祖(波布)
- 時間:統(tǒng)一為農歷七月十四。
- 送祖晚餐必備芋花(象征拐杖)、菌子(象征傘)、茄子(象征船)、魚(指引方向)等,寓意祖先順利歸程。
- 送祖儀式:晚餐后,家人將祖先牌位及祭品帶到河邊,點燃紙錢和“波”(內含金銀紙、紙衣等),邊燒邊念祖先名字,象征送祖先返回陰間,燒紙后將祭品放入河中。
中元節(jié)當晚,人們將河燈放入古城河道,形成“繞城秋水河燈滿”的景象。河燈的寓意是為祖先照亮歸途,也寄托對美好生活的祈愿。
- 今晚20:10時,麗江古城將在西河小吧黎路口、中河大石橋、賣鴨蛋橋、玉河走廊河道4個主題放燈點同步開啟放河燈儀式。
- 到麗江古城,來一場跨越時空的惦念。
“每年從農歷七月初十開始,我們家就開始接祖,祖先的靈魂就會回到家中。”家住束河的和桂芳一邊擺放供品一邊解釋,四十多歲的她從小在爺爺奶奶的耳濡目染下,對傳統(tǒng)節(jié)俗的傳承有著近乎執(zhí)著的堅持。
“每天早晚都要上香,就像招待遠道而來的親人一樣。”在她家的堂屋里,正中擺放著歷代祖先的牌位,前面整齊排列著十二碗米飯、六碗菜肴、三杯酒和兩盞酥油燈。
不同于漢族地區(qū)普遍燒紙錢的習俗,納西族的祭祖儀式更注重實物供奉。“我們相信祖靈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食物與關懷。”和桂芳拿起一個木制小碗,里面盛著大麥酒,“這是我父親生前最愛喝的?!闭f著,她的眼眶微微泛紅。
與每一戶納西人家一樣,家住北門坡的楊大爹家今晚也將迎來“送祖”儀式。
“送祖必須在天黑后進行,而且要選擇活水?!睏畲蟮忉尩?,“我們相信河流能帶著祖靈回到他們該去的地方?!?/p>
圖 / 唐新華
“從小最期待這個環(huán)節(jié)?!睏畲蟮?5歲的孫女阿敏說,“爺爺說每盞燈都代表一個祝福,漂得越遠,福氣就越長久。”
在納西族文化中,感恩是核心內涵之一。通過中元節(jié)的儀式,納西族人將這份感恩之心代代相傳,讓年輕一代了解家族的過往,懂得珍惜當下的生活。“以前我總覺得中元節(jié)的儀式很繁瑣,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明白其中的意義。” 今年20歲的木曉宇說,小時候跟著家人參加中元節(jié)儀式,只是覺得熱鬧,如今長大后,才懂得這是對先祖的緬懷,是對家族文化的傳承?,F(xiàn)在,他會主動向長輩請教中元節(jié)的習俗和歷史,還會在社交平臺上分享納西族中元節(jié)的故事,希望讓更多人了解這份獨特的文化。
隨著時代發(fā)展,納西族的中元節(jié)習俗也面臨著挑戰(zhàn)。
“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連中元節(jié)是什么一個日子都不知道。”和桂芳不無擔憂地說。她所在的村子,四十歲以下能夠獨立主持祭祀儀式的不足五人。為此,從三年前開始,她義務在社區(qū)開設傳統(tǒng)技藝培訓班,學生中不乏對民族文化感興趣的漢族年輕人。
與此同時,一些新的變化也在悄然發(fā)生。在麗江古城的文創(chuàng)街區(qū),出現(xiàn)了融合現(xiàn)代設計元素的納西祭祀用品店?!拔覀儽A魝鹘y(tǒng)內核,但在形式上更符合年輕人的審美?!钡曛鹘榻B,他設計的微型電子水燈既環(huán)保又不失儀式感,受到不少游客青睞。
麗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有關負責人指出:“傳統(tǒng)節(jié)日要在現(xiàn)代社會延續(xù),必須找到恰當?shù)钠胶恻c。我們鼓勵創(chuàng)新,但核心的文化內涵不能丟失?!苯陙?,麗江政府部門通過舉辦“納西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周”等活動,讓更多人了解中元節(jié)背后的文化價值。
在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生活中,像納西族中元節(jié)這樣慎終追遠的傳統(tǒng),給予我們怎樣的啟示?
云南大學一位民族學教授此前便指出,祭祖儀式本質上是一種文化記憶的延續(xù)。當一個人知道自己從何處來,才能更清晰地知道自己將往何處去?!凹{西族的祖先崇拜不是簡單的迷信,而是一種生命教育——通過一年一度的儀式,讓子孫明白生命有來處,也有歸途?!?/p>
對于許多納西族年輕人來說,參與中元節(jié)儀式已經超越了宗教信仰層面?!懊看慰此疅暨h去,就會想自己的生命也將這樣延續(xù)下去?!痹诶ッ鞴ぷ鞯募{西族白領和云萍說,“這種歸屬感是任何物質都無法替代的?!?/p>
麗江納西族的中元節(jié),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一個民族對先祖的感恩、對文化的堅守。它提醒著我們,在追逐未來的路上,不應忘記回望來處;在擁抱現(xiàn)代的同時,也要為傳統(tǒng)留一方天地。或許,這就是納西族中元節(jié)給這個時代最珍貴的禮物——一種關于記憶與傳承的生命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