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哈巴河縣公安局旁的街區(qū),一幅長達百米的墻繪作品映入眼簾。值此自治區(qū)成立70周年之際,哈巴河縣以民生故事為題,以文化藝術(shù)為墨,獻禮偉大新時代。
墻繪作品的“主角”阿依夏,是哈巴河縣薩爾塔木鄉(xiāng)喀拉奧依村一位普通村民。這是哈巴河縣首次將本地普通人的生活場景“搬”到公共空間,并將其打造成一道風景線。
沿著畫卷,緩緩行走,可以看到阿依夏的成長故事,從呱呱落地到茁壯成長、從外出求學到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從熱心公益到“零彩禮”結(jié)婚……
這幅墻繪作品的時間線從2000年開始,至2025年。在此期間,阿依夏在“免費產(chǎn)檢”“新生兒篩查”等醫(yī)療政策的守護中出生、在西部計劃志愿者的影響下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在“紅領(lǐng)巾愛祖國”主題實踐中懂得了“一生只做一件事,我為祖國當衛(wèi)士”的家國情懷、在新疆大學“返家鄉(xiāng)”社會實踐中以實際行動助力家鄉(xiāng)教育、在哈巴河縣農(nóng)村信用社的貸款扶持中開啟創(chuàng)業(yè)路、在“移風易俗”的春風里選擇為愛而嫁。
半月前,這幅墻繪作品完工。截至目前,已吸引上萬人前來打卡,既有本地群眾,也有外地游客。有人為阿依夏送上祝福,有人感慨“好政策,才能有好日子”。
“民生冷暖,枝葉關(guān)情”——在這里,有了可觀可感的藝術(shù)表達新載體。
這幅具有時代氣息的墻繪作品,是由哈巴河縣委宣傳部牽頭,共青團哈巴河縣委員會組織小白樺人才工作室和大學生西部計劃志愿者共同繪制而成。
哈巴河縣小白樺人才工作室負責人楊毅泠說:“我們在進行繪制時,不僅反復求證阿依夏的成長脈絡,還走訪了哈巴河縣的很多居民。交談中,大家熱愛生活、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深情一次次打動了我們,點燃了我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梢哉f,畫中的每一場景、每一個筆觸,都浸滿了‘小城大愛’。”
“這幅作品畫得非常好,在美化街巷的同時,還對大家有教育作用。大家共同欣賞,一起解讀畫面中的民生政策,這個過程本身就特別有意義?!笨瓓W依村的村民庫麗曼·巴迪什熱說。
當繪畫語言滲入墻面肌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借助藝術(shù)手段實現(xiàn)了廣泛傳播;當利民政策落地生根,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形成了人心凝聚。
墻繪作品不僅是藝術(shù)表達方式與縣城公共空間的碰撞,更是文化傳承與時代需求的交融。未來,哈巴河縣進一步加強文化建設(shè),打造更多的文明風景線,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注入鮮活力量。
(文/何綽 圖/李可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