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如僧律師
前幾天,我突然接到一個廣州朋友的電話。這位朋友是做布匹生意的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yè)主,說話一向樂呵呵的他那天語氣格外沮喪。
“我賬戶里一筆貨款,被銅川市王益區(qū)執(zhí)行局說是賭博款,要凍結(jié)劃走!我一直正經(jīng)做生意,收款賬戶里的錢怎么就成了賭博款?”他在電話那頭幾乎要哭出來。
我頓時來了興趣:“你這布匹商人什么時候改行開賭場了?也不叫上兄弟我一起發(fā)財?”
朋友哭笑不得:“別開玩笑了,我真是賣布的!”
于是我開始了我的“三連問”:
“你收款時沒發(fā)現(xiàn)什么異常?比如客戶付款時是不是邊說‘這布真不錯’邊搖骰子?”
“沒有??!要是發(fā)現(xiàn)不正常,我還能賣布給他?我傻嗎?”
“那你賣布的價格正常嗎?有沒有某筆交易特別貴或者特別便宜?比如一匹布換一箱籌碼?”
“沒有?。∥覀冞@行競爭激烈,價格透明得很?!?/p>
“那有沒有從境外賬號或者什么不正規(guī)平臺收款?比如‘澳門首家線上賭場上線啦’那種?”
“沒有?。 ?/p>
“布給客戶了沒有?”
“幾年前的事,早就給了?!?/p>
最神奇的是,公安、檢察院、法院都沒找他做筆錄,執(zhí)行局也只是通知要劃走錢,連是哪筆貨款有問題都不告訴他。這操作,堪比告訴你“你犯法了”但不告訴你犯了什么法。
朋友委屈巴巴:“我不服啊!要是這樣都要劃走我的貨款,生意沒法做了?!?/p>
我給他打了個比方:“這就好比一個人到飯店吃飯,吃飽付錢走人。過幾天公安找過來,說那筆錢是贓款,要飯店老板退錢。飯店老板怎么可能知道顧客付的錢干不干凈?難道以后收錢前都得先問一句:‘先生,您這錢是正經(jīng)錢嗎?’”
朋友問有什么辦法維權(quán),我建議他申請執(zhí)行異議,但也坦言情況不樂觀。畢竟我是搞稅法的,不是專門辦執(zhí)行案件的,我也建議他找專門的執(zhí)行律師了解一下。。
朋友最后找人幫他草擬了兩份執(zhí)行異議書。第一份正經(jīng)八百地引經(jīng)據(jù)典,第二份則帶著幾分無奈。
第二份異議書里甚至寫道:“申請人是個體工商戶,用私賬收款是常見現(xiàn)象。請問貴院工作人員上班買早餐、晚上吃宵夜,微信轉(zhuǎn)賬什么時候是給公賬打錢的?”這話雖然有點抬杠,但理確實是這個理。
還寫道:“貴院相關(guān)工作人員說,等把錢劃走后,讓我們再去找買布方追償損失。我們客戶眾多,是哪個買布方付的貨款有問題,我們也不知道,談何追償?”這簡直就像是在說:“我也不知道誰欠我錢,但你先替他還了吧!”
最后還不忘強調(diào):“法院是司法機關(guān),是最應該講法律、講道理的地方。如果法院都不能依法辦事,起到帶頭守法作用,我們國家就沒有任何法治可言了。”這話說得,簡直是在用魔法打敗魔法。
說實話,我能理解打擊違法犯罪的需要,但也得保護善意取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吧?如果每個商家收款時都得擔心哪天因為顧客的錢來源不明而被追繳,那市場經(jīng)濟還怎么玩?
這就像你去菜市場買菜,付完錢后警察過來對攤主說:“剛才那顧客用的是詐騙來的錢,請你把收到的菜錢交出來?!睌傊髋率侵荒芤荒樸氯Γ骸拔夷闹浪腻X干不干凈?我賣個菜還要先調(diào)查顧客的資金來源?”
朋友這件事最后會如何發(fā)展,我比較悲觀,平頭百姓在公權(quán)力面前,再有理由也是極為弱勢的。但我想說的是:法律應當保護善意,而不是讓老實人吃虧。執(zhí)法應當有溫度,而不是簡單粗暴的一刀切。
但愿法院能明察秋毫,不要讓正當商人寒了心。畢竟,保護營商環(huán)境,就得從保護好每一個誠信經(jīng)營的商家開始。
各位看官,你們覺得執(zhí)行局該劃走這筆賣布錢嗎?歡迎評論區(qū)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