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一出來,歐洲各大媒體立馬炸開了鍋: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高調(diào)宣布,已經(jīng)有26個國家準備妥當了,就等俄烏?;饏f(xié)議一簽,這支“多國部隊”就能堂而皇之地進駐烏克蘭。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英國首相斯塔默、德國總理默茨、北約秘書長呂特這些歐洲政要,都湊到了巴黎,線上線下忙著商量事兒,這場面可真少見。
澤連斯基自己也在社交媒體上說,跟特朗普通話,核心就是“加強對俄制裁、保護烏克蘭領(lǐng)空”。剛結(jié)束的這場“自愿聯(lián)盟”線上會議上,26國的“安全保障”承諾看著鐵板一塊,歐洲要給烏克蘭撐腰到底的信號,被炒得熱極了。但事實真有這么結(jié)實嗎?我可不這么覺得。歐盟一邊喊著“安全保障”,一邊在GPS干擾這事兒上亂成了一團。
馮德萊恩的專機剛在保加利亞機場上空被衛(wèi)星導航“坑”了一把,飛機在天上盤旋了快一個小時,最后靠紙質(zhì)地圖才落下來。歐盟第一時間就怪俄羅斯,可俄方死活不認。技術(shù)細節(jié)沒公布,證據(jù)全靠“政治判斷”來補。這出戲劇性的小插曲,其實正好說明了歐洲在安全和防御方面的真實情況:輿論一陣風,技術(shù)上慌神,共識也撐不了多久。
GPS 被干擾,這可不是什么新鮮事,波羅的海、北歐、東歐這些地方,近幾年早就成了電子對抗的灰色地帶。民用航空、北約軍演、能源管道,哪個領(lǐng)域沒被 “電磁手” 摸過?可這次偏偏輪到歐盟 “一把手” 栽跟頭,這象征意義可比實際傷害大得多。歐盟高層立馬就把鍋甩給俄羅斯,嘴上喊著要 “堅定不移增加防務預算、提升對烏克蘭支持”。但咱們普通人隨便問一句:真有鐵證的話,怎么不把衛(wèi)星頻譜、干擾源定位亮出來?
一句 “懷疑俄羅斯”,在輿論場上倒是好使,可在軍事上根本站不住腳。歐洲安全的短板這下算是暴露無遺了,自家的伽利略系統(tǒng)還沒能頂上來,關(guān)鍵時候還得看美國 GPS 的臉色,這叫什么事兒啊。俄羅斯這邊,普京的態(tài)度還是一如既往地硬。他在最新講話里直接撂下狠話:任何外國軍隊進入烏克蘭,俄羅斯都將其視作合法打擊目標。
這可不是空頭支票,2022 年沖突爆發(fā)前,俄羅斯就反復強調(diào),烏克蘭得保持 “中立地位”,這是談判的底線?,F(xiàn)在西方要明目張膽派兵,普京的回應就一個字 —— 打。俄羅斯國防部和外交部說得更直接,只要有外軍進入烏克蘭,不管是來訓練、搞重建,還是象征性駐扎,俄軍都當它們是眼中釘、肉中刺。扎哈羅娃更是把話挑明了:“根本不會拿正眼瞧外國軍事干預這事兒?!?/p>
普京之所以越來越有底氣,一方面是因為中俄朝三角的戰(zhàn)略配合。剛結(jié)束的訪華行程里,中俄簽了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協(xié)議,每年能輸500億立方米天然氣,技術(shù)升級、路線避險、數(shù)字監(jiān)控這些都一步到位。中國作為最大買家,穩(wěn)定采購幫俄羅斯的能源出口托了底,避開了西方制裁的風險。朝鮮那邊更是實實在在地派了部隊、彈藥、工程兵,補上了俄軍在烏東的兵力缺口。
有了這個“東方聯(lián)盟”的支持,俄羅斯在外交上有了更多主動權(quán),談判桌上的話語權(quán)也跟著漲了。能源和金融方面,俄羅斯已經(jīng)放話了:歐盟要是敢動凍結(jié)的俄資產(chǎn)去援助烏克蘭,就等著遭遇能源減供和法律反制吧。歐盟“動資產(chǎn)、搞軍援”,俄羅斯“減供、打官司”,這場博弈誰先扛不住還真不好說。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到2025年已經(jīng)降了三成,替代能源就算布局再快,也趕不上俄歐博弈的節(jié)奏。
普京心里打得明明白白:只要能拖住歐洲,讓他們在財政、能源、民意、政治上越陷越深,俄羅斯就有本錢以一敵十,甚至以一敵二十六??瓷先?“最強援手” 已經(jīng)到位,可實際上烏克蘭還是孤零零地頂在前線,跟沒人管的孩子似的。歐洲的猶豫不決、美國的小心翼翼、俄羅斯的強硬到底,再加上中俄朝的默契配合,這些都像無形的手,左右著局勢的走向。普京說 “不怕以一國打二十六”,這可不是喊口號,而是實打?qū)嵉膽?zhàn)略自信。對烏克蘭來說,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頭呢,咱們就走著瞧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