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犧牲的志愿軍將士中,我們最熟悉的一位莫過于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毛岸英犧牲時年僅28歲,令人無比惋惜。
然而,很多人卻并不清楚,當時與毛岸英一起犧牲的,還有一位志愿軍作戰(zhàn)參謀——高瑞欣。
在他們犧牲四十七年后,高瑞欣的胞弟高子剛在電影《毛澤東和他的兒子》中看到了哥哥的身影。也正是通過這部電影,高子剛才找到了哥哥的遺腹女。
為什么這一切發(fā)生在四十七年后呢?里面又有什么樣的故事呢?
一
1950年11月上旬,高瑞欣接到電令,要求他立刻入朝參戰(zhàn)。此時高瑞欣的妻子李翠英即將臨產(chǎn),但軍令如山,高瑞欣沒有猶豫,火速動身前往朝鮮。
抵達志司辦公室后,高瑞欣便被任命為司令部作戰(zhàn)參謀。這個辦公室里除了高瑞欣的老領(lǐng)導(dǎo)成普外,還有另外五名作戰(zhàn)參謀,其中一人,正是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
毛岸英和高瑞欣一樣,都剛結(jié)婚不久,兩人年齡相近,非常談得來。所以在一起工作沒幾天,他們就成了好朋友。
與他們相熟的洪副司令還因此開起玩笑,他說毛高二人是上輩子的緣分,今生來續(xù)前緣了,并且希望兩人能一直這樣好下去,生生死死都在一塊。
沒想到,洪副司令的話竟然一語成讖……
志司駐地在昌成郡的大榆洞,每天都有各種命令通過無線電的從這里傳達出去,所以美軍很快便利用電子探測儀器查找到了大榆洞附近,并不斷派出飛機襲擾。
11月24日,兩架美機再次到大榆洞上偵察,鄧華等當即決定,撤離到防空洞躲避。
第二日早七點前,除了兩名在辦公室值班的人員外,其余人都撤到了防空洞中。當日上午防空警報曾響了一次,但警報后兩三小時都沒有敵機出現(xiàn)。
毛高二人見沒有敵機,又因為著急與辦公室值班的兩位同志商議工作,所以便一塊回了辦公室。
上午十一點,警報再次響起,四架美機從上空飛過,毛岸英四人立刻撤入防空洞中。但這四架飛機并沒有襲擾駐地,而是向北飛去了。
四人見此情形,認為不過是虛驚一場,就重新回辦公室去了。
沒想到的是,敵機居然只是向北轉(zhuǎn)了一圈,很快又飛了回來。重新發(fā)現(xiàn)飛機后,刺耳的警報再次響起。
聽到警報后,四人中的徐畝元立刻沖出辦公室,主任成普緊跟其后。當成普跑到外面后,發(fā)現(xiàn)天上掉下了許多白色的東西。
成普立刻意識到,這是敵人投下的燃燒彈,心中暗叫一聲不好,連忙對著屋內(nèi)大喊。
然而,毛岸英和高瑞欣本來在離門口較遠的地方查看地圖,當聽到成普喊話時,已然晚了……
二
1941年,14歲的高瑞欣考進了冀中的抗屬中學(xué),成為一名中學(xué)生。到1943年時,抗屬中學(xué)與抗大分校合并,高瑞欣便跟隨學(xué)校到了延安。
因為抗大是中共培養(yǎng)革命種子的基地,所以高在校期間不僅入了黨,1946年時與其他同學(xué)一起被分配到軍委的機關(guān)工作。
西野成立后,高瑞欣奉命調(diào)入西野司令部,負責彭德懷的電文起草、文件傳遞等工作。
根據(jù)彭總的秘書回憶,高瑞欣與彭總因象棋結(jié)緣,他們倆關(guān)系非常好,彭總很喜歡高,兩人甚至經(jīng)?;ハ嗾{(diào)侃。
建國前夕,彭總到西柏坡參加會議,同時帶上了高瑞欣。會議開始前,彭總放了他的假,讓他回家去看看父母。
沒想到的是,高瑞欣這次返鄉(xiāng)不僅見到了自己的父母兄弟,還與一名叫李翠英的本村姑娘訂了親。
次年2月,高瑞欣完婚后,帶著自己的妻子返回蘭州駐地。他們夫妻感情非常融洽,十分幸福。
然而,好景不長,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沒多久,高瑞欣就接到電令,要他入朝參戰(zhàn)。這時候李翠英即將臨盆,但高瑞欣卻也顧不得妻子,只能火速離開。
誰都沒有想到的是,高瑞欣這一走,便與妻子天人永隔,甚至連女兒都沒能見上一面……
三
兩年后,志司簽發(fā)了001號“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證明書的主人便是高瑞欣。不過,這份證明書并沒有被送到李翠英的手中,而是被轉(zhuǎn)交到了高瑞欣胞弟高子剛那里。
此后很多年,當女兒問起母親自己父親的事情時,李翠英總是含混其詞,并不愿將實情向女兒告知。
尤其是再婚以后,李翠英更不愿再向別人提起犧牲的丈夫,而是把沉痛的思念深埋入心底。
廬山會議后,彭德懷被打倒,高瑞欣因為和彭總關(guān)系緊密,自然也不會再被拿出來宣傳。因此關(guān)于高瑞欣的事情,很少人清楚。
遠在安國的高家人,因為距離蘭州很遠,也害怕會影響到李翠英的生活,所以慢慢地和她斷了聯(lián)系。
正因如此,高瑞欣的女兒高彥坤只知道父親是一個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上的軍人。但他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是怎么犧牲的,老家還有什么人,女兒完全不清楚。
1997年,中央電視臺重播影片《毛澤東和他的兒子》,全國很多人此時才知道,原來當年與毛岸英一起犧牲的,還有個叫高瑞欣的烈士。
該片播出后,河北安國高街村(原王玉巷村)的村民們熱議不停,因為影片中的高瑞欣正是他們村的。
高子剛更是激動非常,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眠。
哥哥從小帶他長大,至今為止哥哥的音容笑貌依舊在高子剛的心頭縈繞。
“自己手里現(xiàn)在還保存著哥哥的“犧牲證明書”,我們明明是安國人,但為什么電視上說他是饒陽人呢?”
對此不僅高子剛心中疑惑,村民們也無法接受,畢竟高瑞欣是大家熟悉的親人,又是他們村的英雄,這樣錯安烈士的家鄉(xiāng),是對英雄的不尊重。
于是高子剛背負著村民們的重托,開始奔走于安國和北京之間,希望能更正影片中的錯誤。
但是天不遂人愿,高子剛的多方奔走,均未有成效。
東方不亮西方亮,這件事情雖沒取得什么進展,另一件事情卻有了眉目。
1997年末,堂妹高秋榮找到高子剛,給了他一個電話號碼,并告訴他,這是李翠英侄女家的電話,看看能不能用這個電話聯(lián)系到李翠英,找尋一下自己的侄女。
高子剛立即開始聯(lián)系,很快也要到了李翠英家的電話并撥打了過去。沒想到,接電話的人正是自己的侄女,高瑞欣烈士的遺腹女——高彥坤。
聽到高彥坤的聲音后,高子剛老淚縱橫,也終于將這被掩埋了近半個世紀的事情講了出來……
相隔半個世紀后,高家人終于可以再次團聚了,然而這次卻獨獨少了高瑞欣。
雖然女兒從未見過自己的父親,但她偉大的父親卻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后人們鋪墊出一條通往和平安定的道路。讓我們永遠銘記高瑞欣烈士,永遠銘記那些曾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yè)犧牲的偉大先輩!
參考文獻
葛西勸,高瑞欣:《與毛岸英一起犧牲的河北英雄》,《黨史博采(上)》,2023年第12期。
郭振山,趙世民:《被歷史遺忘的烈士高瑞欣》,《檔案天地》,2012年第12期。
《與毛岸英一起犧牲的高瑞欣》,《黨史縱覽》,2010年第12期。
解放軍黨史軍史研究中心編:《中華先烈人物故事匯 毛岸英》,北京:學(xué)習(xí)出版社,2022年11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