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北京郊區(qū)的果園里,69歲的常師傅正蹲在桃樹下修枝。他穿件洗得發(fā)白的藍布衫,褲腳沾著泥,抬頭時笑著說:“今年桃兒肯定甜。”誰能想到,11年前,他剛查出膀胱癌時,差點被“等復(fù)發(fā)”的話壓垮。
2014年,常師傅剛辦完退休手續(xù),單位體檢卻查出尿常規(guī)異常。復(fù)查后,北京朝陽醫(yī)院的診斷是“膀胱癌”。手術(shù)做了,灌注化療也開始了,可大夫的話像盆冷水:“切了這兒長那兒,等復(fù)發(fā)吧,沒法治?!彼自诓》孔呃?,盯著診斷書發(fā)愣——退休后的釣魚計劃、帶孫子的盼頭,全成了泡影。
他不甘心“干等”。病友群里有人提鄭州袁希福院長的“三聯(lián)平衡”理論,說調(diào)理身體“正氣”能防復(fù)發(fā)。常師傅翻了一宿資料,決定試試。2014年7月,他坐了10小時綠皮火車去鄭州。希福醫(yī)院里人多,有拄拐的老人,有帶娃的家長,還有病號跟護士說笑:“藥苦是苦,指標真降了?!彼抨爼r手心冒汗,卻莫名踏實了些。
按袁院長的方子喝中藥,一個月后,常師傅發(fā)現(xiàn)大便正常了,小便也不再淋漓。三個月后,他精神頭足了,甚至在郊外租了塊地,每周開車一小時去種果樹?!疤覙湓?,病邪沒處鉆?!彼习閮赫f。半年后復(fù)查,片子顯示一切正常。
2016年1月,他專程去鄭州給袁院長送了面“妙手仁心”的錦旗。此后幾年,他每年冬天再喝兩月中藥鞏固,2019年9月停了藥,生活回歸正軌:春天剪枝、夏天套袋、秋天摘桃,2023年還和老伴兒去了海南旅游。
2025年初,老伴兒體檢時CA125指標偏高,確診卵巢癌。常師傅沒慌,帶著她直奔鄭州?!爱斈晡乙不胚^,可袁院長說,癌癥像地里的草,光拔不行,得把地養(yǎng)肥,讓莊稼長得更壯。”他熟門熟路地陪老伴兒掛號、拿藥,門診樓里亮著的燈,讓他想起11年前那個攥著診斷書的自己。
如今,老伴兒也開始喝中藥。常師傅每天早晨給她熬粥,下午陪她在果園遛彎。風掠過桃林,花苞鼓鼓的,像攢著勁兒要開。他望著遠處晚霞,輕聲說:“等桃兒熟了,你幫我摘,我去給你煮粥?!睆摹暗葟?fù)發(fā)”到“種生活”,11年的日子,就這么踏實過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