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四行書」關注我 每晚十點伴你入眠
文 | 陳貴 · 主播 | 曹偉 · 攝影 | 從看見到發(fā)現(xiàn) · 編輯 | 一白
“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寫春秋?!本旁碌娘L拂過窗欞,帶著桂花的清甜,也喚醒了我們關于每一位恩師的記憶。
記憶里的老師,是溫暖的剪影。他們或許只陪伴我們一程,卻將影響的種子撒滿我們一生的路。畢業(yè)多年,或許少了聯(lián)系,但那句熟悉的“最近還好嗎”,總能瞬間將我們拉回書聲瑯瑯的教室。
他們教給我們的,遠不止課本知識。有的老師帶我們漫步文學山河,從“床前明月光”的靜默讀到“大江東去”的豪邁;有的老師引領我們叩響數理世界的大門,用公式與實驗詮釋邏輯的浪漫;還有的老師在我們跌倒時伸出手,輕聲說:“別怕,再來一次”。他們是交付鑰匙的人,讓我們得以闖入更廣闊的天地,自由翱翔。
人們總說“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老師便是這樣的存在。他們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為準則,把自己的學識與品格,都揉進日復一日的教學里。教室里,粉筆灰紛紛揚揚的地落在他們的肩頭,那些工整的板書不僅寫在了黑板上,也刻進了我們的青春里;辦公室里,他們伏案批改作業(yè)的身影被臺燈拉得很長,紅筆在作業(yè)本上劃出的每一個勾叉,都藏著無聲的關切;操場上,他們陪著我們奔跑、歡笑,教會我們團結協(xié)作,也讓我們懂得青春該有蓬勃的模樣。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是他們常掛在嘴邊的叮囑,不是想給我們壓力,而是怕我們錯過最好的時光;“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是他們藏在心底的期盼,從不求我們回報什么,只愿我們能比他們走得更遠、飛得更高。他們是童年的守護者,在我們懵懂無知時,為我們撐起一片安全的天地;他們是人生的引路人,在我們迷茫困惑時,為我們點亮前行的燈。是他們勾勒出我們成長的樣子,讓我們從幼稚走向成熟;也是他們呵護著我們五彩斑斕的夢想,讓我們敢去追逐那些看似遙遠的星光。
如今我們漸漸長大,才明白老師的守候有多珍貴——那是一種不是親情卻勝似親情的牽掛。他們的每一分用心,都像一縷暖陽,悄悄溫暖了我們的內心;他們的每一次鼓勵,都像一雙翅膀,讓我們有勇氣沖破阻礙,向著理想前行。是他們讓我們相信,哪怕只是一個渺小的閃光點,只要堅持,也有機會迸發(fā)出璀璨的光芒;是他們引領我們親近知識、揮灑創(chuàng)意,讓那些曾經天馬行空的想象,一步步變成觸手可及的現(xiàn)實。
人生這條路,廣闊天地間,我們只顧著向前奔跑,卻常常忘了回頭看看——在我們身后,總有老師的目光,溫柔而堅定地注視著我們的方向。值此教師節(jié),對所有可親可愛的老師說一句:謝謝您,您辛苦了!愿您往后的日子里,平安喜樂,順遂無憂;愿您種下的每一顆種子,都能在歲月里長成參天大樹,帶著您的期盼,繼續(xù)書寫更精彩的人生!
-作者-
陳貴,網名,又傻又笨。湖北浠水人,浠川文學會員,浠水作協(xié)會員。閑暇之余,執(zhí)一支瘦筆,點綴生活豐富情感。本文首發(fā)百草園書店(Bai-Cao-Yuan),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
-主播-
曹偉。播音員、主持人。酷愛詩歌創(chuàng)作、朗誦、舞蹈。編導多部影視作品、專題片、大型文藝晚會并錄制配音。詩歌代表作:《魅力中國》《聆聽中國》《我的江南》《美麗中國我的家》等。微信號:touxinyihao
-攝影-
從看見到發(fā)現(xiàn),插畫師,擅長繪畫小件物品,喜歡用灰色調繪制插畫,微信號:ckjdfx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