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市場在科技藍籌的帶動下出現(xiàn)大漲,整體情緒接近過熱。成交額較昨日明顯放大,大肉股132只,大面股1只,賺錢效應回暖。
板塊方面,AI硬件、半導體大幅領漲,固態(tài)電池、機器人、消費電子、券商盤中活躍,傳媒娛樂、黃金、食品、旅游相對低迷。短線情緒增強,資金抱團機構票。
主要的高彈性方向是機構票,情緒票相對一般。在沒有放出天量的背景下,滬指再度大漲逼近新高,局部過熱行情,資金高度集中。周五預期還有慣性上漲的動作,試探新高壓力。
我今天主要不是來做簡單的復盤,羅叔今天接下來要跟大家講一個很重要的市場經驗,就是如何通過下面三個指標來判斷市場階段性的頂部出現(xiàn)。
第一個是交易量指標。它是每一輪牛市里面,我們最應該關注的指標。如果某一個月我們的成交量平均達到44萬億,就是每天成交量平均值要達到2萬億,大家要非常小心。當每天成交達到3萬億以上的時候,你會看到市場極為火熱,這個時候,你記住羅叔今天跟你說的,那將是一個階段性的頂部區(qū)域,一個趕頂和筑頂的過程。
A股的歷史數據表明,A股每一輪牛市頂點的交易量一般會是底部交易量的6~8倍,極限的可以達到10倍。
去年924行情啟動之前,市場底部的成交量大概在5000億,6~8倍,差不多就是3萬億到4萬億,所以當去年達到第一個3萬億的時候,10月8號的時候,我說這個成交量一定是一個階段性的天量,這一次8月份我們又看到了3萬億。
因為3萬億一定不是一個常態(tài)量。以上證指數為例,市場的底部區(qū)域成交量大概是一個月5萬~6萬億。8月份的時候,我們的成交大概是20萬億出頭。也就是說差不多是底部成交的3倍~4倍,如果某一個月我們的成交達到達到并超過40萬,也就是每天成交兩萬億,大家要非常小心,當然這是一個月度平均值,不是每天的。當每天成交量達到3萬億以上的時候,你會看到市場極為火熱,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第二個指標當然就是估值,通常來說,老股民都知道這個規(guī)律,那就是在牛市里面估值都會翻倍。所以很多朋友問我指數還能漲多少,或者是問我還能不能買,我就說你看估值就行了。一個市場的漲跌的核心原因,我作為一個25年的資深價值投資者,我認為只有兩個字,估值。當一樣東西足夠便宜的時候,它自然會借故而漲,當一樣東西足夠貴的時候,他一定會借故而跌,那個故就是大家所看到的,市場上會出現(xiàn)的消息、題材、政策因數等等其他原因,估值才重要。
第三個指標就是風格切換。每一輪牛市大概會有兩次以上的風格輪換,這是歷史經驗。而目前這一輪A股到目前為止好像現(xiàn)在一輪都沒有進行完,風格切換就是小盤股和大盤股之間的多次輪動。
羅叔為什么說這一輪牛市到現(xiàn)在為止風格切換一次都還沒有完成呢,很簡單,我們看市場上還有不少的大盤股集中的板塊根本就沒有啟動,比如低市盈率的中字頭中特估大盤股就還趴在原地待命。這是一個很好的慢牛信號,羅叔認為,這些低估值的大盤股集中的板塊原地待命,是為了指數在未來某個時候接力上漲的需要,所以我為什么說這次牛市還很長,這就是本輪牛市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國家隊手里的可以打出來的牌太多了,調控拿捏自如。
一般來說,市場在底部先進來的都是聰明錢,聰明錢在2600~2700點就進來了,這些聰明錢進來是不會買太大的公司的,他們通常只是盯著一些跌幅最大的小公司,在小公司里面去找一些金子,這些人是最聰明的。
當他們進來,把市場慢慢抬起來以后,大的機構發(fā)現(xiàn)了,那些狼群發(fā)現(xiàn)了,機構狼群要進來要大口吃肉了,他們只會對大市值的公司予以關注,那么大市值的公司漲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更多的資金進來,那些非專業(yè)的人進來,他們又會把小市值的公司再炒一遍,再炒上去,等到那些資金進來,會有更大的資金進來,這個時候又會再把大市值的炒一遍,也炒上去。好,這個時候,一般來說就接近尾聲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