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勞動力出現老齡化現象,達到退休年齡的“銀發(fā)族”勞動者再就業(yè)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超齡員工在工作中遭受傷害或意外死亡,看似是普通的工傷認定案件,但涉及超齡務工人群這一特定群體的工傷保險權益。
這位當事人的父親是在諸城市一個連鎖藥店的分店進行坐診并銷售藥品的鄉(xiāng)村醫(yī)生,年齡已經70歲左右。他在去年的4月1號晚上,從大藥店下班以后,騎三輪車回家的路上發(fā)生了交通事故去世。藥店的老板對他們處理交通事故的態(tài)度非常冷漠,他父親給老板工作很多年,而老板在他父親出事以后避之唯恐不及。這也就導致當事人感到很寒心,來委托我們要為他們討個公平公道。
這次我們準備的材料相對比較充分:一個是交通事故的判決書,認定了他在大藥房坐診,并按月領取固定的工資。有藥店的負責人和會計給他通過微信每月發(fā)放固定工資及銷售提成的轉賬記錄。還有當事人與藥店的老板兩段通話錄音,一段錄音告訴他當天回家路上發(fā)生了事故,人已經不行了,要求老板過來看一下,還有一段錄音是向老板討要當事人父親事發(fā)上個月工資的一段錄音。
工作人員現場提了很多異議,我都耐心的跟工傷科的工作人員一一釋明。說心里話,這幸虧是律師來辦理,如果是普通的老百姓來,針對他們提出的這一些列問題,還真的沒法應對。在我之前,有一位從重慶飛來申請工傷認定的律師,也是被告知這不行那不行,反正就是不好辦。明明就是在廠里工作受傷的,微信聊天記錄,要工資的記錄,電話錄音,工作現場照片、工作服等都有,但就是被告知勞動關系不明確。她從重慶跨省前來辦理工傷認定,是有多不易。
普通老百姓認定工傷真的遠遠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真的好難好難,兩名專業(yè)律師在這窗口前都受盡難為,何況是普通老百姓。距離做到他們自己宣傳的“來諸城,諸事成”,還任重而道遠。口號并不重要,還是踏踏實實的為老百姓多做些實事比較好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