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在生活中很常見,是有名的懶人花,幾乎不用管,就能輕松長,所以養(yǎng)蘆薈的人很多。
蘆薈雖然是懶人植物,不需要精心的照顧,也能長得很旺盛,但是也不能不管,若是一點都不管,任它自生自滅,它也是長不好的。
例如本期要分享的內(nèi)容,是四川一男子火了,曬出被“遺忘10年的蘆薈”,那叫一個震撼,為了活著,他拼盡全力,網(wǎng)友:慘不忍睹,受大罪了,請好好對它!
下面一起看看。
事情是這樣的。
小伙子家因為搬家,就把這盆蘆薈,遺忘在老房的樓頂了。
搬家之后,很少再回老房,偶爾回去,也不會再到樓頂去,這一次發(fā)現(xiàn),這盆被遺忘的蘆薈,是因為家里的老房要翻修,才發(fā)現(xiàn)這盆被遺忘10年的蘆薈,花盆已經(jīng)完全風(fēng)化,上面的枝葉,也已經(jīng)干枯,不過看起來株型緊湊,色彩”獨特“,就能想到它沒有枯萎之前的樣子,應(yīng)該也很美。
一盆這么好看的蘆薈,竟然”被虐“成這樣,雖然看起來還怪好看的,但它的樣子,委實是受了大罪,所以小伙子一分享,也有很多人說:”不愛別養(yǎng)“,送人也是好的,不然花花草草真受罪~
這話說的一點也不假,其實蘆薈是真的很好養(yǎng),也是有名的懶人植物,家里養(yǎng)一盆,稍微照管一下,就能長得很好,養(yǎng)久了,還能開出嬌艷的花朵。
其實真正“懂”花草的人,大多喜歡蘆薈,家里養(yǎng)一盆,不但好看,能凈化空氣,部分品種還能食用,當藥用,美白護膚,好處多多。
下面咱們就來深度了解一下蘆薈的價值,及養(yǎng)護方法,喜歡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一、深度了解蘆薈
蘆薈的品種有很多,小伙子養(yǎng)的這一盆,是不夜城蘆薈,它屬于蘆薈里比較常見的品種,其最大的特點是葉片肥厚飽滿,呈蓮座狀排列,邊緣帶有尖刺狀的鋸齒,整體株型緊湊且端莊。
不夜城蘆薈觀賞價值較高,在正常養(yǎng)護下,葉片翠綠有光澤,給人一種生機勃勃之感。
除了不夜城蘆薈,常見的蘆薈品種還有庫拉索蘆薈,它的葉片相對較大且厚,葉肉更多,是食用和藥用價值較高的品種。
庫拉索蘆薈葉片表面有白色斑點,隨著生長斑點會逐漸消失,其汁液豐富,在美容護膚、保健食品等領(lǐng)域應(yīng)用廣泛。
還有中華蘆薈,它是不夜城蘆薈和庫拉索蘆薈的自然雜交品種,兼具兩者的部分特性,葉片上有不規(guī)則的白色斑紋,適應(yīng)性較強,在我國很多地區(qū)都有種植。
還一些比較小眾的品種,比如說皂質(zhì)蘆薈、卡薩帝蘆薈。它的葉片寬大且柔軟,相比其他常見蘆薈品種,葉片質(zhì)地更軟,表面有一層類似蠟質(zhì)的薄膜。
皂質(zhì)蘆薈的觀賞性獨特,其葉片顏色會隨生長環(huán)境和季節(jié)變化而有所不同,在光照充足時,葉片可能呈現(xiàn)出深綠中帶有些許黃斑的色彩,別具一格。
而且皂質(zhì)蘆薈的汁液中含有皂苷成分,加水揉搓能產(chǎn)生豐富泡沫,在古代就被用于洗滌衣物等,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二、蘆薈的價值
從觀賞價值來說,蘆薈形態(tài)各異,不同品種有著不同的美感,無論是單獨種植在精致的小花盆中,還是與其他植物搭配組合成盆栽景觀,都能為室內(nèi)外環(huán)境增添一份自然清新的氣息。
將蘆薈擺放在書桌、窗臺等位置,閑暇時欣賞一番,能讓人放松心情,緩解壓力。
在食用方面,部分蘆薈品種可以食用,但需要注意,不是所有蘆薈都能吃,一定要確認品種無誤。
像庫拉索蘆薈,在經(jīng)過專業(yè)處理后,其鮮葉可以制作成各種蘆薈食品,如蘆薈汁、蘆薈果凍等。
蘆薈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如多糖、氨基酸、維生素等,適量食用有助于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消化。
藥用價值也是蘆薈的一大亮點。蘆薈具有清熱解毒、殺菌消炎、潤腸通便等功效。
在傳統(tǒng)醫(yī)學(xué)中,蘆薈常被用于治療燙傷、燒傷、蚊蟲叮咬等外傷,將蘆薈葉片切開,取其汁液涂抹在傷口處,能夠起到消炎止痛、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
對于一些輕微的皮膚炎癥,蘆薈也有一定的緩解效果。
此外,蘆薈中的蘆薈大黃素等成分,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秘問題。
在美容護膚領(lǐng)域,蘆薈更是備受青睞。
蘆薈中的多糖和維生素能夠為肌膚補充水分,保持肌膚的水潤度,同時還具有舒緩肌膚、修復(fù)受損細胞的作用。
許多護膚品中都添加了蘆薈提取物,如蘆薈膠,它可以用于日常護膚,涂抹在臉上能起到保濕、防曬、美白等功效,對于曬后修復(fù)也有很好的效果。
三、蘆薈的養(yǎng)護方法
1、栽種用好“盆和土”
選透氣性好的花盆,如陶盆、泥瓦盆,大小要根據(jù)株型的大小來定,不要太大,但也不能過小,一般在展開根系的情況下,再大2-3圈。
土壤要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可用腐葉土、園土、河沙按 3:2:1 的比例混合配制,若想長得快,最好再加入一些有機肥當?shù)追省?/p>
2、生長環(huán)境要“適宜”
蘆薈適宜生長在溫暖且光照充足的環(huán)境中。它比較耐旱,但畏寒,冬季溫度最好保持在 5℃以上,若溫度過低,容易遭受凍害,導(dǎo)致葉片發(fā)軟、腐爛。
春秋兩季陽光相對溫和,可將蘆薈放置在室外接受全日照,讓它充分進行光合作用,這樣能使葉片更加肥厚、翠綠。
夏季可以適當遮蔭,不暴曬。
冬季則要盡可能讓蘆薈多曬太陽,以增強它的抗寒能力。
3、澆水遵循“見干見濕”原則
蘆薈的肉質(zhì)葉片能夠儲存大量水分,所以它具有較強的耐旱能力。
澆水過多容易導(dǎo)致根部腐爛,因此澆水一定要把握好度。
在生長旺盛期,也就是春夏秋三季,要等土壤表面完全干透后再澆水,澆則澆透,但不要讓盆內(nèi)積水。
冬季蘆薈生長緩慢,對水分的需求減少,更要嚴格控制澆水,保持土壤微微干燥即可,一般 20 天左右澆一次水。
4、合理施肥“長得旺”
蘆薈生長過程中需要一定的養(yǎng)分支持,但施肥不宜過多過濃,否則容易造成肥害。在生長季節(jié),1 - 2 個月施一次稀薄的液肥即可。
可以選擇腐熟的有機肥,如餅肥水、糞肥水等,也可以使用專用的花卉營養(yǎng)液。
5、適時換盆“促生長”
隨著蘆薈的生長,它的根系會逐漸發(fā)達,原來的花盆和土壤可能無法滿足其生長需求,因此需要適時換盆。
一般2年左右換一次盆,換盆時間最好選擇在春季或秋季,此時氣溫適宜,蘆薈生長旺盛,換盆后容易恢復(fù)。
6、適當造型“更好看”
蘆薈養(yǎng)好了,極易爆小芽,建議及時分株,并做好造型,會更加的好看~
以上就是本期的發(fā)享,希望你喜歡,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