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2月,開國大將之首粟裕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差,他清楚自己時日無多。對于死亡,粟裕沒有害怕,他坦然接受一切。
2月5日,粟裕在醫(yī)院病逝,終年77歲。
粟裕為國家操勞了一生,卻從來不圖任何回報,甚至不愿意為國家?guī)硪稽c麻煩,當(dāng)他察覺到即將離開時,就對妻子楚青交代:“我走之后,不舉行追悼會,也不葬入八寶山,把我的骨灰和戰(zhàn)友們?nèi)鲈谝黄??!?/p>
粟裕的心思很單純,但他為人民,為國家做出了那么多貢獻(xiàn),又怎么可能走得如此凄涼呢?此外,粟裕也不會想到,在他的追悼會上,自己下屬會不顧形象吵起來。
當(dāng)時到底發(fā)生了什么?爭吵背后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一、追悼會大罵
當(dāng)粟裕離世后,楚青按照他的遺愿,一切從簡。
在將粟?;鸹螅嘁彩帐昂昧藮|西,打算前往目的地完成丈夫心愿。然而,楚青剛準(zhǔn)備離開,時任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王必成便找上來,一是詢問楚青的打算,二是看她是否需要什么幫助。
楚青不愿意讓人幫助,就委婉地拒絕了王必成,不過在未來打算上,楚青也如實告訴了王必成:“我過一段時間會去南京,將完成他的遺愿,也會在那里停留一些時間,若你想來,便來吧。”
得到允肯,王必成也在焦急等待楚青的到來,待楚青抵達(dá)南京后,王必成“見”到了粟裕,雖是這一種方式,也算一種圓滿。
兩人見完面后,楚青打算替夫?qū)⑺c南京戰(zhàn)友“安置”到一起,而后再行離開,結(jié)果粟裕的老戰(zhàn)友卻表示希望在這里為他開一場簡單的追悼會。
楚青一開始不打算同意,然而,眾人的不舍她也知道,糾結(jié)再三,她還是答應(yīng)了下來。
追悼會舉行的時候,眾人紛紛趕來送別粟裕。不過,由于粟裕遺愿的影響,眾人僅限于簡單一面。
告別匆匆結(jié)束了。追悼會后,楚青準(zhǔn)備告別眾人,將粟?!鞍仓谩钡介L江,與戰(zhàn)友團(tuán)聚。
此時,王必成提出要一同前去,不過除了王必成之外,還有幾人,其中還包括了開國少將張文碧。
同其他人不同,張文碧的前去送行全是因為王必成罵的。
當(dāng)時,粟裕處境尷尬,王必成不在意,卻不代表其他人不在意,張文碧便是其中一員,考慮到后續(xù)事業(yè)發(fā)展,張文碧推辭道:“我還有學(xué)習(xí),就先回去了?!?/p>
王必成聽到這話,大罵張文碧:“張文碧你別不識好歹,像個白眼狼,你忘了將軍以前對你怎么樣了嗎?”
王必成的話像一根刺,刺到了張文碧的心里,他聽得面紅耳赤,最終還是同王必成一起送了粟裕最后一程。
二、背后的故事
張文碧作為一個開國少將被委員所罵,的確有些掉面子,可是,根據(jù)王必成說的話,其中也大有隱情。
原來,早些年間,張文碧還沒有成為開國少將的時候,行軍過程中他曾犯下錯誤,被撤職。照理來講,張文碧再無希望,但是,粟裕給了他機會。
當(dāng)粟裕發(fā)現(xiàn)張文碧軍事才能不錯時,他沒有介意張文碧的錯誤,而是選擇重用他。在粟裕的幫扶下,張文碧得到了機會,有了東山再起的可能性。之后粟裕也盡心盡力地幫助張文碧。
可以說,沒有粟裕,就沒有后面成就非凡的張文碧。這也就難怪,王必成會在張文碧因怕受牽連后退的時候,大聲罵其不知好歹。
當(dāng)然,王必成如此生氣,不僅僅是因為他知道粟裕對張文碧給予的幫助,更是因為他自己也對粟裕很是敬佩。
王必成與粟裕相識的時候,大約是在抗日戰(zhàn)爭進(jìn)行的時候。
當(dāng)時,王必成所在的部隊被編入新四軍第二旅,因為這一緣故,他與粟裕相識,兩人剛見面時,對彼此非常有好感。
隨著相處時間增加,兩人對彼此了解更深,尤其是在合作攻打國民黨第74師的時候,兩人成了亦師亦友的存在。
同第74師的交戰(zhàn),王必成的才能已經(jīng)不可忽視,遺憾的是,由于第74師實力不容小覷,兩者交戰(zhàn)未分出勝負(fù)。
本以為第二次定能獲勝,但當(dāng)戰(zhàn)事再起,王必成因為考慮不當(dāng),導(dǎo)致駐地失守,自己也被革職查辦。眼看著王必成的人生需要暫時地劃上句號,粟裕站出來為他求情,讓他擁有了戴罪立功的機會。
最終,王必成成功將敵軍擊敗。
王必成的這一成就不容小覷,很多人都對其進(jìn)行了夸贊,就是在這一時候,粟裕是相反的存在,他找到了王必成,敲打道:“這勝仗值得驕傲嗎?部隊付出的代價你清楚嗎?”
這話敲醒了王必成,他從飄飄然的狀態(tài)中找回了自己。之后,兩人一直是亦師亦友的存在,因此才有了王必成對粟裕如此關(guān)注的事情,哪怕他去世以后也是如此。
三、“批評”粟裕
當(dāng)然, 王必成與粟裕之間也曾發(fā)生過“矛盾”,甚至于王必成還曾公開“批評”過粟裕。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兒?
1958年,粟裕堅持自立獨行的思想,遭到了不公平待遇。因為粟裕始終堅持自己,一些人組織并召開了軍委擴大會議。
這場會議上,王必成也被要求參加,并對粟裕進(jìn)行批評揭發(fā)。
對于批評粟裕的一事,王必成接受了,不過他的批評讓人很動容:“我和粟裕并肩作戰(zhàn)多年,他是怎樣的人我清楚,但我不敢評論,也沒資格評論,至于其他方面,我不清楚,毛主席最清楚?!?/p>
當(dāng)時,粟裕正處于漩渦之中,王必成別樣的“批評”可以說是特殊存在,有了他的直言,眾人也紛紛效仿。
只可惜,王必成和眾人的話沒有改變大局,哪怕如此,這卻成了粟裕心底的柔軟。
其實,王必成打動的不僅只有粟裕,可能更有千千萬萬的戰(zhàn)友,正是他們的真摯情感,才有人愿意將后背托付給他人。粟裕的離世固然悲痛,其中戰(zhàn)友之情更讓人感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