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爾·斯特羅克·瓦森的畫作如同一首關于印第安納鄉(xiāng)村的詩篇,用粉彩和光影捕捉晨霧、日落與季節(jié)的呼吸。她的戶外寫生作品以當代印象主義風格,融合抽象的色彩與設計,散發(fā)自發(fā)性和鮮活的生命力。
卡羅爾·斯特羅克·瓦森(Carol Strock Wasson),1958年出生于美國印第安納州Union City,至今仍居住在當?shù)氐泥l(xiāng)村。她早年在大學主修化學工程,卻因確診1型糖尿病改變了人生軌跡。這場疾病成為她的“藝術自我覺醒”時刻,促使她投身繪畫,至今與糖尿病共存45年,仍堅持創(chuàng)作。父母曾質疑藝術能否維生,但她用執(zhí)著證明了自己的選擇。
1980年代,她開始戶外寫生,當時這一風格尚未流行。她獨自在鄉(xiāng)村路邊作畫,通過參加藝術工作坊、接受國家級導師指導、加入印第安納戶外寫生畫家協(xié)會等。
她在Union City開設Strock Wasson Studio,用于創(chuàng)作與教學,同時參與家族的Wasson Nursery景觀與溫室業(yè)務。如今,她通過Mastrius平臺在線指導油畫、粉彩和水墨技法。
瓦森的畫風植根于當代印象主義,以粉彩為主,偶爾涉及油畫、水彩和單版印刷。她的作品聚焦印第安納州平坦鄉(xiāng)村的“光與氛圍”,如晨霧中的田野、日出時的樹影或秋季的暖色調。通過層層疊加粉彩,交錯中值色調,營造色彩的興奮感與大氣效果,避免高飽和度,突出色相的獨特身份。
她將設計視為核心,強調“不是畫物體,而是抽象設計”。靈感來自印第安納的平坦地貌,但通過研究大師如肯·奧斯特和卡羅琳·安德森,以及色輪規(guī)劃,賦予畫面活力與想象力。
瓦森的創(chuàng)作靈感源于印第安納的自然與光線。常在戶外寫生,捕捉光影的瞬間變化,再回工作室放大為大幅作品。她熱衷實驗多層紋理,使用清膠、固定劑和新工具創(chuàng)造獨特表面效果。
她曾分享,在畫《Yellow Sky》時,反復調整粉彩層次,只為捕捉黃昏天空那種微妙的漸變。她說:“每幅畫都是冒險,有時成功,有時失望,但總有新發(fā)現(xiàn)?!?/p>
有趣的是,她早年獨自寫生時,常被路人好奇圍觀。她笑稱,這讓她學會如何在嘈雜中專注,也更懂得與自然對話。她還提到,家族的溫室業(yè)務讓她對植物與光線的關系格外敏感,這在她的花卉與風景畫中尤為明顯。
瓦森認為,繪畫是捕捉光與氛圍的方式。她強調戶外寫生的直觀性,認為只有在自然中才能抓住色彩的真實溫度。她的創(chuàng)作過程結合直覺與技術,先用小幅寫生測試構圖與色彩,再在工作室精雕細琢。
她坦言:“成功的繪畫不是偶然,而是多年的學習、實踐和與藝術家的交流?!睆臍v史大師中汲取靈感,同時融入現(xiàn)代設計理念,追求畫面既抽象又具象的平衡。
來源:油畫世界 (ID:ArtYouhua),轉載請注明。
聲明:本文所使用的文字、圖片及音視頻等內(nèi)容,僅為學習分享與學術研究交流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