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內(nèi)部對俄制裁的分歧正在加劇。
9月14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強硬表態(tài),要求所有北約成員國停止從俄羅斯購買石油,才會對俄羅斯實施新的重大制裁。北約內(nèi)部爭議不斷,土耳其和匈牙利等國對此明確表示:不買賬!
過去的一個月,俄烏局勢出現(xiàn)新的變化,特朗普在安克雷奇主持普京與烏克蘭的會晤后,俄方不僅未釋放善意,反而加大了對烏克蘭的轟炸力度。
因此,特朗普對普京的態(tài)度發(fā)生轉(zhuǎn)變,他在9月13日接受《??怂古c朋友》節(jié)目采訪時明確表示:我對普京的耐心正在耗盡,而且耗盡得很快,我們必須采取非常非常強硬的措施。
這里所說的強硬措施就是全面制裁俄羅斯,但是,為了讓制裁更加有力,特朗普便想讓所有北約國家不從俄羅斯進口能源產(chǎn)品。
可是,這對某些國家萬萬不可接受,比如土耳其,作為俄羅斯石油的主要客戶,即便在俄烏戰(zhàn)爭持續(xù)期間,土耳其仍與克里姆林宮保持密切的貿(mào)易往來。
此外,作為北約成員國,土耳其并未參與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目前仍在大規(guī)模采購俄羅斯石油。
匈牙利的立場同樣引人關注,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被視為歐盟中最親俄的領導人,他多次運用否決權(quán)削弱或延緩歐洲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
匈牙利與斯洛伐克都高度依賴俄羅斯能源,兩國領導人均認為,在缺乏可行替代方案的情況下,貿(mào)然切斷俄羅斯能源供應將給本國經(jīng)濟帶來災難性打擊。
從長遠來看,切斷俄羅斯的能源收入確實能夠削弱其戰(zhàn)爭資金來源。美國雖然與俄羅斯的經(jīng)濟聯(lián)系相對有限,但憑借在全球銀行體系中的主導地位,仍擁有強大的制裁影響力。
在實施全面能源制裁前,如何解決部分成員國的能源替代問題,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替代國,即便北約聽了特朗普的話不進口俄能源,長時間下去,各個成員國必然受不了。
對于特朗普的無理要求,立陶宛前外交部長蘭茨貝吉斯說:這讓我想起的不是尋找解決方案,而是尋找出路,再這樣下去,北約的未來在哪里,誰也說不好。
當初,北約對美國聽之任之,歷屆美國總統(tǒng)何等的風光,但現(xiàn)在呢,美國霸權(quán)正在“自行”削弱,北約也看出,昔日的盟友又霸道又虛弱,既然他外強中干,匈牙利索性就摸一次老虎的屁股,看看美國究竟會作何反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