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增強涉外法治建設質(zhì)效,提升外籍人士的法治感知度,今年長寧區(qū)司法局推出“寧小法”涉外法治品牌。9月12日,“寧小法”線下外籍人士“法咖沙龍”主題活動亮相,活動邀請了長期生活、工作在長寧的一批外籍人士開展“面對面”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外籍人士的實際法律需求,提高涉外法治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涉外法治宣傳的效果如何?感受度好不好?有哪些新的想法和建議?現(xiàn)場的外籍人士來自不同的領域和行業(yè),他們結合各自感受暢所欲言。
Irfan女士已經(jīng)在長寧工作和生活了15年,已深深愛上了長寧。作為一位“老居民”,她非常熟悉生活和工作區(qū)域內(nèi)的法律資源,遇到相關法律問題時,能夠及時得到專業(yè)人員的指導和幫助。
隨著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來到長寧工作、生活,他們對涉外普法宣傳的要求也同步提升。在交流中,一些困擾著外籍人士的共性問題被提了出來。
比如,基于國內(nèi)外文化和法律存在差異的現(xiàn)實情況以及不少外籍人士并不會說中文,溝通存在障礙。因此,他們的法治需求無法及時被發(fā)現(xiàn)并得到針對性的解決,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如此一來,社區(qū)歸屬感較弱。
Alex是一位自媒體創(chuàng)作者,在上海生活了20多年,說著一口流利的上海話。作為網(wǎng)絡達人和“中國通”,他熱愛上海和長寧,一直致力于向身邊的朋友推介上海和長寧。首次參加“法咖沙龍”的他感到非常開心并表示,今后他將通過視頻的方式參與普法宣傳,特別是交通安全普法宣傳,幫助外籍人士了解中國的交通法規(guī),引導他們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guī)。
部分外籍人士還提出,希望相關部門針對外籍人士在滬工作、生活的一些常見的法律需求,制作一些便捷的法律“口袋書”“一本通”,如入境流程、醫(yī)療就醫(yī)等,并把這些法律手冊分散放在商圈、交通站點等點位,讓外籍人士進一步感受到便捷的法律服務就在身邊。
近年來,長寧區(qū)聚焦涉外群體法治需求,以精心、精準、精品、精細為著力點,持續(xù)推動涉外法治宣傳,逐步形成了具有長寧特色的涉外普法工作模式,助力加快構建覆蓋涉外居民區(qū)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大格局。
下一步,從打造普法品牌、優(yōu)化法治宣傳服務,到聚焦重點對象普法、推動普法宣傳覆蓋各類人群,再到有效開拓涉外普法工作新思路,長寧將始終敢想敢試、創(chuàng)新不止。
來 源|上海長寧
校 核|丁思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