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一到
有沒有覺得食欲好像莫名更好了?
每個季節(jié)似乎都有專屬的代表性美食
你心中的秋季代表美食是什么呢?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diǎn)一下
名家名篇描寫的秋日美食
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最愛的吧~
糖炒栗子
每年秋節(jié)過后,大街上幾乎每一家干果子鋪門外都支起一個大鐵鍋,翹起短短的一截?zé)焽?,一個小利巴(指伙計)揮動大鐵鏟,翻炒栗子。不是干炒,是用沙炒,加上糖使沙結(jié)成大大小小的粒,所以叫作糖炒栗子。煙煤的黑煙擴(kuò)散,嘩啦嘩啦的翻炒聲,間或有栗子的爆炸聲,織成一片好熱鬧的晚秋初冬的景致。
孩子們沒有不愛吃栗子的,幾個銅板買一包,草紙包起,用麻莖兒捆上,熱乎乎的,有時簡直是燙手熱,拿回家去一時舍不得吃完,藏在被窩垛里保溫。
——梁實(shí)秋《雅舍談吃》
父親嗜蟹,有蟹的季節(jié)里的月夜,常移桌子到隔壁的白場上的月光下面去吃。更深人靜,明月底下只有我們一家的人,恰好圍成一桌,大家談笑,看月亮……
我們都學(xué)父親,剝得很精細(xì),剝出來的肉不是立刻吃的,都積受在蟹斗里,剝完之后,放一點(diǎn)姜醋,拌一拌,就作為下飯的菜,此外沒有別的菜了。因?yàn)楦赣H吃菜是很省的,而且他說蟹是至味,吃蟹時混吃別的菜肴,是乏味的。我們也學(xué)他,半蟹斗的蟹肉,過兩碗飯還有余,就可得父親的稱贊,又可以白口吃下余多的蟹肉,所以大家都勉力節(jié)省?,F(xiàn)在回想那時候,半條蟹腿肉要過兩大口飯,這滋味真好!
——豐子愷《憶兒時》
烤肉
北京烤肉是在“炙子”上烤的?!爸俗印笔且桓桓F條釘成的圓板,下面燒著大塊的劈材,松木或果木。“炙子”的鐵條之間有小縫,下面的柴煙火氣可以從縫隙中透上來,不但整個“炙子”受火均勻,而且使烤著的肉帶柴木清香;上面的湯鹵肉屑又可填入縫中,增加了烤炙的焦香。
過去吃烤肉都是自己烤。因?yàn)椤爸俗印鳖H高,只能站著烤,或一只腳踩在長凳上。大火烤著,外面的衣裳穿不住,大都脫得只穿一件襯衫。足蹬長凳,解衣磅礴,一邊大口地吃肉,一邊喝白酒,很有點(diǎn)剽悍豪霸之氣。滿屋子都是烤炙的肉香,這氣氛就能使人增加三分胃口。自己烤,嫩一點(diǎn),焦一點(diǎn),可以隨意。而且烤本身就是個樂趣。
——汪曾祺《貼秋膘》
蹄膀
蹄膀一只,不用爪,白水煮爛,去湯,好酒一斤,清醬酒杯半,陳皮一錢,紅棗四五個,煨爛。起鍋時,用蔥、椒、酒潑入,去陳皮、紅棗,此一法也。
又一法:先用蝦米煎湯代水,加酒、秋油煨之。
又一法:用蹄膀一只,先煮熟,用素油灼皺其皮,再加作料紅煨。
又一法:用蹄膀一個,兩缽合之,加酒,加秋油,隔水蒸之,以二枝香為度,號“神仙肉”。
——袁枚《隨園食單》
鱸魚
《晉書·張翰傳》記載:“翰因見秋風(fēng)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币馑际钦f,人生一世應(yīng)當(dāng)縱情適意,家里的莼菜羹、鱸魚膾太好吃啦,怎么能為了名利跑到千里外做官而不能一飽口福呢?然后他就辭職了。
雖然不知道這是不是他辭職的借口,但也由此可見鱸魚的美味,而鱸魚最美味的時候正是秋天。無論是“春風(fēng)已有真風(fēng)味,想得秋風(fēng)更迥然”,還是“秋風(fēng)且食鱸魚美”,都可見古代吃貨們對鱸魚愛得深沉!
——整編自《作家文摘》
桂花醬
有時食物也能像繪畫中的扇面,或文章里的小品,音樂里的小提琴獨(dú)奏,格局雖小,慧心卻十分充盈。南門市場有一家南北貨行賣的“桂花醬”就是如此,那桂花醬用一只拇指大的小瓶裝著,真是小得不可思議,但一打開桂花香猛然自瓶中醒來,細(xì)細(xì)的桂花瓣像還活著,只是在寶瓶里睡著了。
桂花醬可以加在任何飲料或茶水中,加的時候以竹簽挑出一滴,一杯水就全被香味所濡染,像秋天庭院中桂花盛放時,空氣都流滿花香。
——林清玄《清雅食譜》
火晶柿子
火晶柿子比虎柿比義生柿子小,比火罐柿子大,個重兩余,無核。在樹上長到通體變成橙黃時摘下來,存放月余便軟化熟透,尤其耐得存放,保管得法的農(nóng)戶甚至可以保存到春節(jié)以后,仍不失其新鮮甘美的原味。
食時一手捏把兒,一手輕輕掐破薄皮兒,一撕一揭,那薄皮兒便利索地完整地去掉了,現(xiàn)出鮮紅鮮紅的肉汁,軟如蛋黃,卻不流,吞到口里,無絲無核兒,有一縷蜂蜜的香味兒。鄉(xiāng)間小販擺賣火晶柿子的攤位上,常見蜜蜂“嗡嗡”盤繞不去,可見其誘惑。
——陳忠實(shí)《火晶柿子》
秋季水果
各種各樣的葡萄,各種各樣的梨,各種各樣的蘋果,已經(jīng)叫人夠看夠聞夠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聞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蘆形的大棗,清香甜脆的小白梨,象花紅那樣大的白海棠,還有只供聞香兒的海棠木瓜,與通體有金星的香檳子,再配上為拜月用的,貼著金紙條的枕形西瓜,與黃的紅的雞冠花,可就使人顧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經(jīng)辨不清哪一種香味更好聞,哪一種顏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
——老舍《四世同堂》
對于中國人來說
食物是分隔四季、標(biāo)記時間的注腳
餐桌上的變化提醒著我們:
有一種時間
叫“又到了吃×××的時候”
哪怕現(xiàn)在許多食物早已四季可供
但在屬于自己的“時區(qū)”里的食物
好像總能以最妥帖的方式
安慰我們的胃
你心中的秋季限定美食還有哪些?
快來留言分享你的最愛吧~
綜合自:中國駐新加坡旅游辦事處、新讀寫、大隱書局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