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一定是很多女性關心的話題,這不我身邊就出現(xiàn)了一件“與中醫(yī)瘦身相關”的趣事,不妨分享給大家,看看您能否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我的一個朋友,女性,環(huán)境工程方向研究生畢業(yè),現(xiàn)居南方,創(chuàng)業(yè)階段。她平素工作壓力很大,飲食相當不規(guī)律,月經也不準,為人性格好爽、開朗,也樂于與她人相處,這樣一個看似什么都不太在乎的人,卻很注重形象管理。熱衷于“減肥”,她就經常跟身邊的朋友聊起如何減肥的話題,總希望能從旁人那里獲取一些成功經驗。
像運動啊、飲食啊等等的辦法,她都有嘗試過,但都不太理想,而這次跟她聊天的朋友向她推薦的是一個她沒有接觸過的中醫(yī)療法,據(jù)說“簡單方便、無負擔、還能祛痘”。
句句直中她心中所求,于是我這個朋友欣然接受,乖乖服藥……
然后呢?故事看到這里,我想大家一定覺得我這個朋友是被騙了,又或者是吃出什么問題,于是找到我這里尋找解決辦法。
而事實上,結果正好相反。她的這段經歷是在她自己服藥近一個月左右給我打電話時說起的。
通話時能明顯地感覺到她的開心,她說:“你們中醫(yī)里有這么好的減肥辦法,你怎么不早點告訴我呢!你知道嗎,我最近在吃朋友推薦給我吃的一款中成藥,控制體質,感覺可好了,痘痘也消了,排便也通了……你說這個藥我能一直吃下去嗎?”
原來她打電話給我的目的只是要我給出一個她此藥瘦身的中醫(yī)解釋和是否能夠繼續(xù)服用的明確答復。仔細詢問了她整個的服藥過程后,我才確定她的誤打誤撞,竟是歪打正著。
那她用的是哪位神奇的中成藥呢?今天借著她的故事我們就來聊聊:據(jù)說可以瘦身的“防風通圣丸”,看看它原本是為了調治哪些疾病而生?現(xiàn)在又可以解決哪些問題?
防風通圣丸
大家常說“亂世出英豪”,其實,在醫(yī)學中更是如此。朝代更迭,民生疾苦之時,就更加需要可以給人以希望的名醫(yī)大家出現(xiàn)。宋金元就是這樣的歷史時期,也就出現(xiàn)了名聲斐然的“金元四大家”,今日這首防風通圣丸就是以金代醫(yī)家劉完素的防風通圣散所創(chuàng)立的中成藥。
組成:防風6克、川芎6克、當歸6克、芍藥6克、大黃6克、薄荷葉6克、麻黃6克、連翹6克、芒硝6克、石膏12克、黃芩12克、桔梗12克、滑石20克、甘草10克、荊芥3克、白術3克、梔子3克。熬藥時需加入生姜三片,溫熱服用。
此法出自《黃帝素問·宣明論方》,治“一切風熱燥證,郁而惡物不下,腹?jié)M撮痛而昏者,兼消除大小瘡及惡毒,兼治墮馬打撲,傷損疼痛,或因熱結,大小便澀滯不通,或腹急痛,腹?jié)M喘悶者,并皆治之。”
全方算上生姜,共十八味藥物,乍一眼看去,組成略顯復雜,主治又很廣泛,可能會有點不知從何處下手的感覺。不是有句話叫“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嗎。其實,很多厲害的醫(yī)家就如同韓信一樣,他們對于藥物的理解深入透徹,不僅可以用簡單的方子解決問題,更可以靈活的組建龐大軍團,以求一次出兵,解決多項問題。
而防風通圣散就屬于后者,此方創(chuàng)立之初是立足解決外寒內熱之癥,這種病機就像上熱下寒一樣不容易治,畢竟單用清解里熱之藥就有加重外寒的風險,而疏風散寒之劑又多是辛熱之性,由于這樣多方掣肘的病機存在,也就出現(xiàn)這劑“寒、下、清、補”四法于一身的防風通圣散出現(xiàn)。
此方之中以麻黃、防風、荊芥穗、薄荷、連翹發(fā)汗解表,引邪從汗而解,以梔子、滑石引邪從小便而出,再以大黃、芒硝咸寒之劑,引里熱從腸道而解;后加石膏、黃芩、桔梗清肺胃積熱,通泄三焦;此方在散邪之時亦不忘扶助正氣,最后以“補法”收尾,配以當歸、芍藥、川芎甘溫辛潤,養(yǎng)血活血;白術、甘草健脾和中,諸藥相合也就是這劑防風通圣散了。
六氣皆化火
既然說防風通圣散是一劑家中常備中成藥,那它就一定是很貼近當代人生活狀態(tài)的,那我們真的這么容易“外寒內熱”嗎,寒從何來、熱又從何來?
外寒大家比較容易理解:出門時少一件衣服、辦公司的風扇空調都是風寒之邪的來源,多食的冷飲、水果也會成為寒濕之邪入侵的途徑。其實,是現(xiàn)在的科技讓制冷、納涼的方式變多了,也就更拉近了我們與寒邪的距離。
那里熱又是什么呢?這就要從劉完素這位醫(yī)家的理論基礎說起,他認為“六氣皆化火”。用簡單的生活常識理解來說,就是他認為把什么東西捂時間長都會變成熱的?!帮L寒暑濕燥火”這六種邪氣也一樣,在身體里時間長了,未完全清除,都會郁而化熱,變成里熱之邪,所以,他在治療各種疾病時都會兼顧清熱這一病機,故此大家常稱其為寒涼派的代表人物,但正因為他用涼藥,也就更知道如何避免涼藥傷人,所以,大家口中才會說“有病沒病,防風通圣”。這也說明了,此藥相對平和,非大寒清里之劑。
既然說到寒涼藥,我再說件好玩的事。大家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醫(yī)學生也是,當年初學中藥時就有許多男生主動去買麻黃,為了親身體驗藥后的感覺,學針灸時更是很多人在自己身上體驗經絡巡行的針下感覺。而我呢,就是在學習方劑時,一直疑惑于防風通圣丸的寒熱屬性,它真的有那么平和嗎?
然后,我就在一個自己完全沒有外感癥狀的春末夏初之季,吃了一盒的防風通圣丸,當時的感覺就是會有肚子痛、想上廁所的感覺,但排便是成型的,說明未傷正氣。那時晨起在操場上打太極,白天會偶有頭痛的感覺,服藥后消失。
這就是我當年莽撞的試藥經歷,這一經歷也說明了,此藥相對平和,具有疏散外風之力,覺得此方也正如劉完素所言,調治范圍廣,凡平素身體結實之人,如遇外寒引動內熱之癥,表現(xiàn)出:一會兒怕冷一會兒怕熱(類似于感冒發(fā)燒時的癥狀),或一會頭暈目眩一會又眼睛干澀腫脹,時常口苦咽干,咳嗽干嘔胸腔滿悶,大便秘結、小便短黃,或者臉上冒痘,渾身干癢,或者痔瘡、脫肛等等問題都可以選擇防風通圣散。
下面我就來具體說說:每一種病癥的表現(xiàn)和大家比較關心的我朋友為什么服用了防風通圣丸就達到了瘦身的目的?
01
防風通圣丸與“胖”
其實,防風通圣散治“胖”這件事最早是從日本傳回來的,很多愛美的女性得知消息后紛紛效仿,有些人誤打誤撞還真見到了效果,就像我的朋友一樣,于是越傳越神,那防風通圣散究竟能不能治“胖”呢?這還得慢慢說。
長在你身上的肉,在中醫(yī)看來很多都是“化不掉的濕邪”,想要治胖首先就得治濕。
最常見的思路健脾祛濕,代表方“參苓白術散”,它適用于體虛疲倦乏力,食欲欠佳、時常腹瀉的“濕邪困阻”之癥。但還有一群人她們身體微胖,體格壯實,食欲好,臉上容易冒痘、出油,沒有腹瀉還時常便秘,平時就喜歡冷飲、水果撈之類的零食,我朋友就屬于后者,此類人群多存在濕熱內蘊之癥,是可以選擇防風通圣散進行調理的。
濕傷肉,風勝濕,“凡風藥可以勝濕,泄小便可以引濕,通大便可以逐濕,吐痰涎可以祛濕?!狈里L通圣散“汗、下、清”三法就是從汗、尿、糞三道引濕邪邪氣外出,以達到“祛濕輕身”的目的,最后在少佐“補益”之劑,以求祛邪而不傷正氣,這就是我朋友“誤打誤撞”的中醫(yī)解釋。
下一個問題,此藥適合久服嗎?我覺得不適合,正所謂“有是證,用是藥”,排便已通、痘痘已消,代表里熱已除,已非“外寒里熱”的病機,當然需要停藥,更不能為了控制體重而一直服用此藥。
02
外感風寒
防風通圣丸在新冠肺炎爆發(fā)初起中醫(yī)診療指南出現(xiàn)時我們就有講過,那時我們只是著重地說了此藥如何疏散外感風寒之邪。其實,此方也能解決流感問題,選擇此方時,感冒癥狀應表現(xiàn)為:發(fā)熱(高熱或低熱),汗出不暢,頭痛頭昏、咽喉不利、目睛赤痛、咳嗽喘息、痰液唾涕粘稠。
03
蕁麻疹、痔瘡、干癢、痤瘡
防風通圣散所治的皮膚類問題,包含中醫(yī)外科“瘡、癰、疔、癤”四大類疾病,像受寒就引發(fā)的蕁麻疹、與便秘相關的痔瘡問題、因飲食失當導致的面部痤瘡,和一些未有明顯誘因就發(fā)作的老年性瘙癢癥,發(fā)作期時都是可以選擇防風通圣散疏風解熱、祛濕止癢的,說此方為“異病同治”的課代表真的不夸張。
王泰林說:防風通圣散“為表里,氣血,三焦通治之劑”,“汗不傷表,下不傷里,名曰通圣,極言其用之效耳。”
但“通圣”不等于“通用”,更不能亂用。
“有是證、用是藥”,這才是中醫(yī)治病的內在核心,我今天想聊的不僅是防風通圣的日常選擇辦法,更想說的是,生活中千萬不要像我的朋友一樣聽到一句“某要可以治療某癥”就去用,而是應該了解清楚,“為什么這個藥可以治療這個癥”,然后再去行動。
“欲速則不達”,想要選擇中醫(yī)療法需得一步一步來,想要生活的通透更需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防風通圣的好也絕不是那么簡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