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詳情咨詢+微rxzy360
患者男性,42歲,初診時雙側眼瞼下垂,視物重影,伴咀嚼無力、吞咽困難,四肢倦怠乏力,勞累后加重,晨輕暮重。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中醫(yī)辨證屬“痿證”范疇,辨為脾胃氣虛、肝腎不足證。脾主肌肉,脾胃虛弱則氣血生化無源,肌肉失養(yǎng);肝開竅于目,腎主骨生髓,肝腎虧虛故見眼瞼下垂、肢體痿軟。
治以補中益氣、滋腎養(yǎng)肝。方選充肌復元湯化裁:生黃芪(大補脾胃之氣),黨參,白術,升麻(升舉陽氣),柴胡,熟地,山萸肉,枸杞,當歸,陳皮。每日1劑,水煎分服。
治療2個療程后,患者眼瞼下垂明顯改善,可自主睜眼持續(xù)半小時以上,咀嚼吞咽能力增強,四肢肌力逐步恢復。續(xù)服3個療程后,日常生活基本自理,僅過度勞累后稍感乏力。隨訪半年病情穩(wěn)定。
【充肌復元湯】針對重癥肌無力患者的不同病癥階段,分三步進行治療。藥物的調整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步主要是健脾祛濕,清除濁邪。脾主肌肉四肢,若脾胃虛弱,運化失常,水濕內停,濁邪阻滯經(jīng)絡,肌肉筋脈失卻濡養(yǎng),便會出現(xiàn)肢體乏力、抬舉困難、眼瞼下垂等癥。濕濁不除,則脾胃功能難以恢復,精微物質無法輸送至肌肉。因此先以健脾祛濕為主,祛除阻滯經(jīng)絡的病理產物。
第二步主要是益氣升陽,濡養(yǎng)筋肉。中氣不足,清陽不升,肌肉失卻溫養(yǎng),便會出現(xiàn)肢體倦怠、活動后加重、語聲低微等癥。氣為血之帥,氣虛則血行無力,筋肉失于氣血濡養(yǎng),乏力、疲軟之癥更甚。此時需著重益氣升陽,推動氣血運行,使精微物質能夠充分濡養(yǎng)肌肉筋脈,緩解肢體無力的癥狀。
第三步,脾腎雙補,固本復元。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能化氣生血。久病之后,脾胃虛弱日久累及腎,導致脾腎兩虛,精微生化不足,肌肉失養(yǎng)更甚,出現(xiàn)肢體痿軟、行動困難、甚至吞咽無力等癥。重癥肌無力的基本病機在脾腎虧虛,因此需脾腎雙補,扶助正氣,恢復臟腑功能,從根本上改善肌肉功能,鞏固治療效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