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代表了我現(xiàn)在之所以是我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它并不主宰你的全部,對原生家庭的認識給人改變的力量,而不是剝奪改變的可能
——本文1909字,預計閱讀時間6min
作為孩子,人們從父母的互動中了解成人關(guān)系的運作方式——他們?nèi)绾螤幷摵徒鉀Q問題。
我們或許曾相信自己家里發(fā)生的一切都會發(fā)生在其他地方。只有當我們開始探索之外的更大世界時,我們才開始挑戰(zhàn)這種信念。如果我們長大的家庭確實功能失調(diào),則更是如此。
作為孩子,雖然離婚父母的子女可能會關(guān)注分裂對他們的影響,但父母住在一起的孩子可能不會。盡管我們從小就開始認識到父母的一些行為對我們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并通過這種認識開始自我修復,但我們往往忽略了和父母之間的聯(lián)系如何影響我們的。
01.在不穩(wěn)定,充滿敵意的家庭中的孩子更難以管理情緒和損害認知
研究表明在易怒、不穩(wěn)定的婚姻或安靜、充滿敵意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可能難以管理情緒或可能會忽視問題。此外,父母沖突引起的情緒困擾會損害更高層次的認知處理。愛麗絲·舍默霍恩 (Alice Schermerhorn) 的一項研究表明,這些家庭的孩子在展示兩個人談話的照片時擅長識別快樂或憤怒的互動,卻難以識別這之外的中立性的日?;?。
對于他們?yōu)楹坞y以識別中立性的日?;?,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孩子將他對父母沖突的解釋作為一種信號來保護自己。如果孩子長大后特別警惕有威脅的跡象,他們可能會將中立誤讀為憤怒。當然,孩子們將爭吵、父母一方離開或談?wù)撾x婚視為對家庭穩(wěn)定的威脅,而一方離開或談?wù)撾x婚的孩子更有可能感到恐懼和焦慮。
正如一位讀者所說,“我童年的時光都在恐慌中度過,因為我父親會兌現(xiàn)他離開我們的承諾。請注意,他總是這樣說——他要離開我們。當他在我 13 歲和我姐姐 10 歲的時候離開時,我們都確信他已經(jīng)離開了,因為我們都太糟糕了,無法應(yīng)付。
然而,以安靜為敵意為特征的婚姻——沒有尖叫或大喊大叫,但父母之間完全缺乏溝通和尊重,會造成另一種傷害。在這些家庭中,問題和困難都被掩蓋了,幾乎不討論任何人的感受。
02.關(guān)注情緒的父母對孩子情緒管理起到支持的作用
父母的關(guān)系往往是家庭情感生活的基礎(chǔ),審視這種情感生活是很有啟發(fā)性的。我發(fā)現(xiàn)以婚姻治療師而聞名的約翰·戈特曼 (John Gottman) 和他的同事提出的是,一些有自我意識的父母,他們關(guān)注情緒在生活中的作用,尤其是負面情緒,能區(qū)別地談?wù)撟约旱那榫w,了解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進行管理憤怒和悲傷等情緒。
這些父母有很高的情商和理解,情商是一種可以得到支持和增強的學習技能。研究人員將這種情緒教育確定為具有五個組成部分:
父母對自己和孩子的低強度情緒的認識;
將孩子的負面情緒視為教學或親密的機會;
驗證孩子的情緒;
協(xié)助他們的孩子口頭表達他們的情緒;
與孩子一起解決問題,設(shè)定行為限制,并制定策略來處理導致負面情緒的情況。
03.父母可能是愛護你的,卻忽視了你的情緒世界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指出關(guān)心和積極的父母可能會忽視情緒世界。
“邊緣化”孩子的認知經(jīng)歷1:
憤怒悲傷的情緒是有害的,不重要的
在一個在感情方面以死寂為特征的家庭中。這些父母認為孩子的憤怒或悲傷對孩子有害,他們的工作是改變這些情緒,讓孩子意識到這些情緒是不重要的和暫時的,孩子可以而且應(yīng)該克服這些情緒。(這就是我所說的“邊緣化”孩子的經(jīng)歷和他們喚起的情緒。)
“邊緣化”孩子的認知經(jīng)歷2:
只要將悲傷視為不重要,就會變得快樂
悲傷通常被認為是父母的負擔,是他們必須解決的問題,如果將悲傷視為不重要,孩子就會變得快樂。此外,當孩子沒有改變她的情緒時,有些父母會限制悲傷的表現(xiàn)時間,并變得不耐煩或煩躁。
這些父母沒有做的是解釋或描述孩子的情緒體驗,沒有幫助孩子處理情緒,沒有解決引發(fā)這些情緒的問題,或者肯定情緒有益的一面。此外,研究人員指出,許多分裂的家庭實際上是在懲罰他們的孩子,或者讓他們暫停表達憤怒。
04.了解你成長的模式
當你思考你的父母如何看待情緒并管理情緒時,你還應(yīng)該考慮他們的態(tài)度如何影響你。他們是否有共同的情感觀念,還是他們都以一致的情緒處理方式?他們中的一個或兩個是否使用羞辱或懲罰威脅來鼓勵你控制或隱藏你的感受?
許多不被愛的孩子學會隱藏自己的情緒,因為他們會因表現(xiàn)出情緒而受到嘲笑,他們知道談?wù)撟约焊惺苁菦]有用的,因為反正沒人會聽。所有這些父母的行為都極大地導致了不被愛的孩子在成年后管理情緒的缺陷。
— the end —
譯者 / 佐立
編輯 / gorjuss
插圖/ 《如父如子》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tech-support/202107/how-your-parents-marriage-shaped-you
預約心理咨詢
如果你有文章中提及到的心理困惑,可以預約心理咨詢。
關(guān)注我們的社交媒體,免費獲取咨詢師必備手冊,表格,協(xié)議;免費獲取每月靠譜培訓整理。
公眾號:大俠心理,bilibili:王大俠心理,知乎:王大俠心理,小紅書:王大俠心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