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陽暖麻陽,墨香引“仙客”——逯遠(yuǎn)山水佳作添彩“長壽杯”
9月15日的麻陽,秋陽把天空曬得透亮,熱浪裹著空氣打轉(zhuǎn),卻攔不住一股更動人的文化暖流在城市里奔涌。第二屆“長壽杯”全國民族文化書畫邀請展的籌備現(xiàn)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一個剛拆開的快遞盒上——來自北京的知名畫家逯遠(yuǎn),把他的山水畫《幽居水韻》從千里之外送到了這里。
膠帶撕開的瞬間,清冽的墨香“呼”地漫開來,像一陣帶著山林氣息的風(fēng)。展開畫卷,筆底的山石仿佛帶著濕潤的青苔,松枝似在輕輕搖晃,連溪水流動的細(xì)碎聲響都像要從紙里飄出來。這幅跨越山河而來的作品,剛落地就為這場還未啟幕的書畫盛宴,潑上了最驚艷的一筆。
能畫出這樣靈動的山水,逯遠(yuǎn)的藝術(shù)功底早已藏在歲月里。1999年到2002年,他在北京大學(xué)藝術(shù)學(xué)系跟著楊辛教授潛心求學(xué);如今的他,更是身兼中國國家藝術(shù)研究中心書畫研究院院長、人社部中國人才研究會書畫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團中央《中國周刊》藝術(shù)中心主任、文化部中國山水畫創(chuàng)作院特聘畫家、中國硬筆書法協(xié)會教育名師、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考級中心評委、《中國書畫人才》雜志社編委等多個職務(wù),在書畫領(lǐng)域走出了自己的天地。更難得的是,他不只是畫得好、寫得妙,還愛極了篆刻——在他眼里,篆刻是書畫的“親兄弟”,能把心里的情緒、身上的個性,藏進一方小小的石頭里。他刻的印章,不管是落款用的名章,還是添趣味的閑章,都透著股古樸勁兒,刀法轉(zhuǎn)合間,文字和藝術(shù)早融成了一體。
可這份本事從不是憑空來的。逯遠(yuǎn)總說,藝術(shù)路上沒有“捷徑”,這么多年,他揣著一顆謙遜的心,一點點學(xué)、一步步練,連靈感都從生活里“撿”——開心了就鋪紙畫畫,把歡喜揉進筆墨;心里悶了就提筆寫字,讓情緒順著筆尖流走。也正因如此,他的《幽居水韻》才不只是一幅畫,更像一段能讓人走進的山水故事,滿是生命力。
如今,這位被稱作“筆墨江湖高手”的藝術(shù)家,帶著作品“赴約”麻陽,一下子讓籌備現(xiàn)場熱鬧起來。有人笑著打趣:“這下好了,‘長壽杯’真成了‘神仙相會爭雄’的筆墨江湖!”秋陽還在頭頂照著,墨香在空氣里愈發(fā)醇厚。望著眼前的《幽居水韻》,人們好像已經(jīng)看到了開展那天——南北名家的佳作在展廳里并肩而立,筆墨相映、氣韻相通,一起把民族文化傳承的新故事,寫得又厚又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