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曾有為
來源 | 品牌觀察官(ID:pinpaigcguan)
引言:大眾汽車退出菲律賓汽車市場、想買“換殼卡宴”途銳也要抓緊速度了!大眾還真是捅了馬蜂窩了,一個接一個來。
價格大跳水
挽回不了斷供的決心
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指出,預(yù)計到2025年11月,大眾汽車將停止對中國汽車市場供應(yīng)途銳了,也即將在2026年停產(chǎn)。
途銳是多少80后的夢中情車,這下豪車夢也要碎了。
曾經(jīng)的百萬豪車途銳,價格從60萬元大跳水到40萬以下還是銷量慘淡,淪落到只有真正懂機械素質(zhì)的老司機,在為這輛車可惜!
不過也有人對途銳的評價是,途銳像極了大眾這個豪門的“私生子”,明明很有實力但在外卻沒有名分。
看奧迪的Q7和Q8、蘭博基尼Urus,賓利添越、保時捷卡宴都是出自MLB Evo平臺。
而途銳也跟它們一樣,一樣來自MLB Evo這個縱置發(fā)動機平臺。
途銳和卡宴其實就是外殼不一樣,3.0T旗艦版和卡宴對比:
發(fā)動機都是3.0T V6,最大功率是340馬力,峰值扭矩都為450牛米,四驅(qū)系統(tǒng)都是托森式差速器,懸架都是五連桿獨立懸架。
但卡宴的入門級要90萬元起,而有些4S店,途銳目前已經(jīng)降價到40萬元以下。
相當于只花30多萬元,就可以享受到同等級別百萬豪車。
其實不用對比自家“兄弟車”,這配置隨便放在其他品牌的車上,如寶馬X5,連漢蘭達頂配都自愧不如。
但即便如此,銷量依舊很差,賣不過奧迪Q7、卡宴等車型。
而今年的銷量更是慘淡,截至2025年8月,除了5月銷量賣超400輛之外,其余的月份銷量均為300輛左右,照這樣發(fā)展,到今年年底能賣4000輛已經(jīng)是很好了。
有錢人的購物思維就是“買漲不買跌”,何況是一臺50萬級別的車,這也已經(jīng)不是一般的有錢人了,至少中產(chǎn)起步,甚至高凈值家庭了。
靠“啃老”的車型
終有一天會被市場淘汰
途銳2002年上市,這款車型至今已經(jīng)有23年的歷史了。
想當年,憑借搭載12缸發(fā)動機,百公里加速只要5.9秒,在汽車圈一騎紅塵,價格甚至一度賣到158萬元,而且很多富豪都入手了,一個月賣超10000輛都不在話下。
不是車主拋棄了途銳,是大眾拋棄了途銳。
對于汽車來說,一輛車能熬20多年不怎么變,也差不多是尾聲了,靠情懷、靠音響、靠機械素質(zhì)也打動不了愛面子的富豪。
有錢人買車就是為了面子,哪怕卡宴、奧迪這些豪車都是大眾公司生產(chǎn),但是大眾這個車標看起來就是沒有卡宴高級。
哪怕勞斯萊斯就是寶馬公司生產(chǎn)的,但是勞斯萊斯的車標就是比寶馬的車標高級。
途銳為何淪落到銷量低迷的地步,其實也和外資車企的態(tài)度有關(guān)。
他們靠一款產(chǎn)品就要吃一輩子的思維落后了,燃油車的技術(shù)也是“到頂”了。
途銳車主也不要太灰心,售后的問題大眾會繼續(xù)負責,畢竟會修卡宴,就會修途銳,除非你要換殼。
這20多年間,途銳改了三次,不止是發(fā)動機降檔,就連外表也和另一款大眾平價車越來越像,有的時候開在路上,真的是途銳和途觀都分不清。
途銳是德國進口車,而途觀則是上海大眾(以下簡稱“上汽”)生產(chǎn)的。
“合資大眾”分不清?
南上汽,北一汽
德國大眾在中國汽車市場有兩家合資公司,一家在南方,一家在北方。
南方的城市是上海,北方的城市是長春,南上汽,北一汽。
雖然都是一樣的“VW”車標,但差別還是很大。
上汽成立于1985年,由上汽集團和大眾德國總部組成,雙方各持股50%。
一汽成立于1991年,由一汽集團和大眾、奧迪組成,一汽占股60%,大眾和奧迪占股40%。
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的車型也不同,上汽就很“入鄉(xiāng)隨俗”,根據(jù)國內(nèi)車主的喜好研發(fā)他們喜歡的車,尤其底盤偏軟不偏硬,汽車很本土化。
而一汽大眾生產(chǎn)線跟德國一樣,底盤偏硬不偏軟,很多車在德國基本都有同款,運動操控味比較濃。
帶“途”、“凌”、“朗”開頭的大眾車,還有“帕”字的都是上汽,價格也都貴,畢竟是上海生產(chǎn),懂的都懂,面子這塊上汽拿捏的妥妥的。
帶“騰”、“探”、“攬”開頭的大眾車,還有小鋼炮“高爾夫”,這些性價比較高的則是一汽大眾。
而一汽不僅有大眾車標的車,還有奧迪車。
傳統(tǒng)燃油車被拋棄了,大降價也沒人買,而“再不努力,就只能開奔馳、寶馬、奧迪了”,這句話還真不是玩笑話。
新能源汽車看起來一片欣欣向榮,其實也已經(jīng)進入內(nèi)卷的時刻。
新能源電動車開始卷“超跑”
家電“巨頭”追覓科技仗著自己有高速數(shù)字電機技術(shù),也想要造車,而且野心不小。
同行對標“法拉利”,追覓要對標“布加迪威龍”,看勢頭是要造電動車跑車了。
提起豪華超跑電動,吉利已經(jīng)是造出了“蓮花跑車”電動車了,本來之前的車名直接按“LOTUS”翻譯過來是“路特斯”,“蓮花跑車”還是在今年1月上旬被確定可以這樣命名。
9月21日,吉利的兩款新“花車”也上市了,一款是EMEYA繁花,一款是ELETRE夏花,售價不便宜,繁花是52.48萬元起,夏花是54.28萬元起,缺點除了貴沒其他。
追覓科技想要擠進的超跑電動賽道,看來客群也是中產(chǎn)以上的消費群體。
新能源電動車現(xiàn)在的價格也是出現(xiàn)了極端化!
一些車企是不斷把價格壓下來,如五菱和華為在今年9月也已經(jīng)簽約,要一起合作制造寶駿華境S,價位在15萬元到20萬元之間。
一看價格也不便宜,不過六座SUV,對比現(xiàn)在的冰箱彩電大沙發(fā),還擁有智駕輔助的SUV車,這價格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所以新能源汽車也和傳統(tǒng)燃油車一樣,早已暗中給車主標好了價碼。
即便是在新能源的賽道上,豪車的門檻依舊高不可攀。
汽車市場依舊按照既定的規(guī)則,在現(xiàn)實的價格面前,不同層次的產(chǎn)品也有了三六九等之分。
只見“新車”笑
不見“舊車”哭
就拿哪吒汽車來說,其母公司“合眾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眾新能源”)在今年9月12日,終于迎來了破產(chǎn)重整的第一次線上會議。
會議也確定了合眾的現(xiàn)金流僅剩1545.91萬元,而債務(wù)卻高達260多億,先確認的債務(wù)則為51億元。
合眾新能源欠供應(yīng)商的錢也就算了,還欠員工的錢,包括工資、報銷、賠償等,金額高達4.6億元。
哪吒汽車雖是好車,在同級別中可算可圈可點,但合眾新能源真的一言難盡,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對手。
合眾新能源欠債一堆,包括給哪吒汽車提供3年免費流量的通信公司,錢沒還上就只能斷網(wǎng),只能是苦了40多萬哪吒汽車車主,要自己掏錢買流量。
不過也有逆襲的車企,就像威馬汽車遇到了新的“金主”,有四家公司已經(jīng)復(fù)蘇,甚至有員工開始上班,而且未來還有大計劃要實現(xiàn)。
威馬汽車這一波逆襲也是給車圈內(nèi)很多灰心的企業(yè)一個希望,即便破產(chǎn)了,申請一個重整,然后等待遇到一個“金主”,但前提是你真的得有技術(shù)。
哪吒汽車在圈內(nèi)的口碑還可以,希望能遇到一個更好的公司,不然就真的很可惜了。
大眾汽車則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好歹也是“車企巨頭”,不過也開始少賺錢了!
營業(yè)利潤暴跌32.8%
現(xiàn)金流出現(xiàn)了負增長
根據(jù)大眾汽車公司公開的2025上半年財報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從今年1月到6月底,營收為1583.64億歐元,同比下降0.3%;凈利潤為67.07億歐元,同比下滑32.8%。
其中,今年上半年汽車板塊的現(xiàn)金流竟然出現(xiàn)了負增長。
大眾汽車公司賣的好還是核心品牌,如大眾、斯柯達、西雅特、CUPRA、大眾輕型商用車等,可以說是大眾集團的“頂梁柱”,今年上半年這部分的銷量為252.7萬輛,同比微增1.3%,收入為724.8億歐元,營業(yè)利率為4.8%。
在“頂梁柱”中比較讓大眾集團開心的則是斯柯達,利潤率為8.5%,這一比例遠超核心品牌上半年的營業(yè)利潤率。
看起來還不錯,但現(xiàn)實卻是營業(yè)利潤出現(xiàn)了大跳水現(xiàn)象,僅為10.87億歐元,利率為3.3%,去年同期為6.4%,沒想到出現(xiàn)了腰斬的現(xiàn)象。
大眾旗下的豪華車有賓利、蘭博基尼還有奧迪,豪華車的寒冬看樣子還沒度過,連大眾集團這個“巨頭”想從豪華車上賺點錢也更難了。
除了核心品牌和豪華車品牌外,大眾集團還有運動豪華車品牌,也就是知名度很高的保時捷。
保時捷價大跳水,勉強在今年上半年賣出了13.5萬輛,同比下降11.2%,營收為161.38億歐元,同比下降8.8%。
保時捷一直都是大眾集團的“當紅炸子雞”,尤其在中國汽車市場也算是熱銷款,沒想到現(xiàn)在的保時捷也迎來了陣痛時刻。
大眾汽車還想靠保時捷賺大錢也很難,畢竟今年上半年營業(yè)利潤僅為8.32億歐元,其營業(yè)利率僅為5.2%,去年同期為16.4%,細品這個過山車的下降速度,太難了!
對此,你怎么看?請留下你的看法,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