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guān)注”按鈕,方便以后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jìn)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chuàng)作的動力~
《——【·前言·】——》
說起唐朝初年的猛將,秦瓊和尉遲敬德這兩個名字總是被人并提。民間傳說里,他們是門神,小說演義中,他們是結(jié)義兄弟。
可真實的歷史告訴我們,這兩人在李世民心里的分量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秦瓊雖然武藝高強,名聲響亮,可說白了就是李世民手里的一件兵器,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用用,不需要的時候就擱在一邊。
而尉遲敬德呢?那可是李世民真正的心腹,是能夠托付生死的兄弟。為什么同樣是勇猛無敵的將軍,待遇卻天差地別?
降將出身的黑臉漢子
尉遲敬德這個人,說起來還真是個傳奇。他原本是劉武周手下的大將,在山西那塊地方打得李唐軍隊節(jié)節(jié)敗退。
武德三年,劉武周敗亡,尉遲敬德走投無路才投靠了李世民。
按理說,這種降將最容易被懷疑,最容易被冷落??衫钍烂衿珜@個黑臉漢子格外看重。
剛投降時,尉遲敬德還想著舊主情分,幾次想要離開。李世民不但沒有生氣,反而一再挽留,還把自己的戰(zhàn)馬送給他。
這在當(dāng)時可是天大的恩典,要知道好馬在戰(zhàn)場上就是將軍的第二條命。
更讓人意外的是,李世民竟然敢讓這個剛投降的敵將跟著自己上戰(zhàn)場,還讓他統(tǒng)領(lǐng)一支部隊。
這種信任在當(dāng)時簡直是聞所未聞的。別的將領(lǐng)都覺得李世民瘋了,怎么能對一個降將這么放心?
可李世民就是有這個眼光,他看重的不是尉遲敬德的出身,而是這個人的品格和能力。
果然,尉遲敬德沒有辜負(fù)這份信任,在后來的戰(zhàn)斗中屢建奇功,徹底證明了自己的忠誠。
李世民這個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識人用人,他能夠看透一個人的內(nèi)心。
尉遲敬德雖然是降將,可他身上有一種純粹的武人氣質(zhì),說一不二,絕不會耍什么花招。這種人用起來最放心,因為他們的忠誠是最直接最純粹的。
秦王府里的"外來戶"
再說秦瓊,這位大名鼎鼎的"馬踏黃河兩岸"的英雄,其實在秦王府的地位一直很尷尬。
他原本是瓦崗寨的人,后來跟著程咬金一起投靠了李密。
李密敗亡后,他們又轉(zhuǎn)投王世充。王世充這個人疑心重,對手下的將領(lǐng)防備森嚴(yán),秦瓊在那里過得很不如意。
武德二年,秦瓊和程咬金一起從王世充那里逃了出來,投靠了李唐。可這里有個問題,他們投靠的不是李世民,而是李淵。
李淵把秦瓊安排到了秦王府,表面上是重用,實際上是讓李世民幫忙管教這些來路不明的降將。
這就造成了一個很尷尬的局面:秦瓊名義上是秦王府的人,可他真正的主子其實是李淵。李世民對他只能說是禮敬有加,卻始終保持著距離。
這種關(guān)系就像是朋友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給你照看,你會盡心盡力,可那孩子終究不是你的孩子。
秦瓊在秦王府的那些年,雖然也立了不少功勞,也得到了不少封賞,可李世民對他的使用總是有所保留。
重要的軍事會議,秦瓊很少參與;關(guān)鍵的戰(zhàn)略決策,更是與他無關(guān)。他更像是一把鋒利的寶劍,需要的時候拿出來殺敵,不需要的時候就收在鞘中。
這種待遇上的差別,秦瓊自己也是感覺得到的。
一個有血性的武將,最怕的就是不被信任,最渴望的就是能夠為主公分憂解難??汕丨倕s始終感受不到那種被完全信任的感覺,這對他來說是一種痛苦。
真正的“心腹”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這一天,玄武門發(fā)生了改變唐朝歷史的血戰(zhàn)。
這場政變不僅決定了李唐王朝的繼承人,更是讓所有人看清了李世民心中真正的親疏遠(yuǎn)近。
李世民策劃這場政變的時候,核心團(tuán)隊只有寥寥幾個人。
房玄齡和杜如晦負(fù)責(zé)出謀劃策,長孫無忌負(fù)責(zé)聯(lián)絡(luò)朝中大臣,而武將方面,李世民最信任的就是尉遲敬德。
這個黑臉漢子被安排在玄武門內(nèi),負(fù)責(zé)最關(guān)鍵的伏擊任務(wù)。
當(dāng)天早上,李建成和李淵吉進(jìn)入玄武門,李世民親自在臨湖殿設(shè)伏。
戰(zhàn)斗打響后,李世民一箭射死了李建成,可李元吉的武藝也不是蓋的,他搶過弓箭就向李世民射來。李世民躲閃不及,被射中了戰(zhàn)馬,連人帶馬摔倒在地。
就在這個千鈞一發(fā)的時刻,尉遲敬德趕到了。他二話不說,直接沖向李元吉,一槍刺死了這個李世民的死敵。
如果沒有尉遲敬德這關(guān)鍵的一擊,歷史可能就要改寫了。這就是生死之交,這就是真正的托付。
秦瓊在這場政變中干什么呢?他被安排在玄武門外,負(fù)責(zé)阻擊可能趕來救援的東宮和齊王府的兵馬。
這個任務(wù)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確實需要有人去做,不重要的是這根本不是決定勝負(fù)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
這種分工安排其實很說明問題。
李世民把最信任的人放在身邊,承擔(dān)最危險也最關(guān)鍵的任務(wù);把那些需要防備的人安排在外圍,讓他們承擔(dān)相對安全但又必要的工作。這不是歧視,而是一種政治智慧。
事后封賞的差距
“玄武門之變”結(jié)束后,李世民登上了太子之位,兩個月后又當(dāng)了皇帝。這時候該論功行賞了,從這個環(huán)節(jié)最能看出一個人在皇帝心中的分量。
尉遲敬德的封賞簡直可以用"天降橫財"來形容。他原本只是個普通的將軍,爵位什么的根本排不上號。
可這一次,李世民直接封他為“鄂國公”,還賜給他一萬匹絹帛。
這個封賞的力度在當(dāng)時簡直是破天荒的,要知道國公這個爵位在唐朝初年是非常稀少的,能夠獲得這個爵位的人屈指可數(shù)。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還把尉遲敬德留在身邊,讓他繼續(xù)掌管禁軍。
這說明什么?說明李世民對他的信任不僅沒有因為奪位成功而減少,反而更加深了。一個皇帝愿意把自己的安全托付給一個人,這是多大的信任?
再看秦瓊,他的待遇就顯得很平淡了。雖然也有封賞,可基本上都是例行公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更讓人意外的是,他的食邑竟然還減少了。這在當(dāng)時是很罕見的,一般來說參與了這么重大的政治事件,即使沒有大功,起碼也不會減少待遇。
貞觀年間,尉遲敬德一直活躍在政治舞臺的中心,李世民有什么重要的軍事行動,總是會帶上他。
而秦瓊呢?基本上就消失在了歷史的記錄中。史書上關(guān)于他的記載少得可憐,給人的感覺就是他被雪藏了。
這種差別待遇說明了什么?說明李世民從來就沒有把秦瓊當(dāng)作真正的心腹。
秦瓊對他來說,就是一把好用的兵器,需要的時候拿出來,不需要的時候就收起來。而尉遲敬德不同,他是李世民的戰(zhàn)友,是可以托付后背的兄弟。
兩個人的結(jié)局也說明了這種差別。秦瓊在貞觀十二年就病死了,死的時候還比較年輕。而尉遲敬德活到了高宗年間,享盡了榮華富貴。
更重要的是,尉遲敬德的爵位可以世襲,他的子孫后代都能享受這種榮耀。而秦瓊的后代呢?地位一代不如一代,最后埋沒在了歷史之中。
這就是現(xiàn)實,殘酷但真實。在那個時代,皇帝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有了信任就有了一切,失去了信任就什么都沒有。
秦瓊雖然武藝高強,名聲響亮,可他始終沒有得到李世民真正的信任。而尉遲敬德雖然出身低微,還是個降將,可他用自己的忠誠和勇氣贏得了李世民的心。
《——【·結(jié)語·】——》
歷史就是這么有意思,表面上看起來地位相當(dāng)?shù)膬蓚€人,實際上在主子心里的分量卻天差地別。
秦瓊確實是個了不起的武將,可他在李世民那里始終只是個工具,一桿好用的槍,一柄鋒利的锏。
而尉遲敬德不一樣,他是李世民真正的兄弟,是能夠生死與共的戰(zhàn)友。這種差別不在于武藝高低,不在于功勞大小,而在于信任程度!
資料來源:
· 《舊唐書·秦叔寶傳》卷六十八
· 《新唐書·尉遲恭傳》卷八十九
· 《資治通鑒·唐紀(jì)》卷一九一
· 《冊府元龜·將帥部》卷四百二十三
· 《唐會要·封爵》卷二十五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