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9月17日,解放軍第一支空降兵部隊——空軍陸戰(zhàn)第一旅正式成立。1961年,戰(zhàn)功赫赫的陸軍第十五軍整編為空降兵軍。2025年是中國空降兵誕生75周年,記者走進這支曾參加抗美援朝并多次執(zhí)行抗洪抗震任務的英雄部隊,感受“神兵天降”的傳承與跨越。
今年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閱兵的空軍方隊,全部是由空降兵組成。這已經是空降兵部隊連續(xù)第十七次參加閱兵??姑涝瘧?zhàn)場上涌現的戰(zhàn)斗英雄黃繼光、邱少云,和“黃繼光連”“特功八連”等榮譽單位,一直是空降兵部隊的精神旗幟。
四川北川小伙唐磊的成長路,是部隊血脈延續(xù)的縮影。
2008年汶川地震時,年僅8歲的唐磊目睹同學遇難,救援直升機和“空降兵十五勇士”的盲跳故事,在他心里播下從軍種子。如今,他已成為抗戰(zhàn)勝利閱兵空降突擊方隊的一員。
2008年5月14日,15勇士在無地面引導、無氣象資料條件下,從近5000米高空盲跳震區(qū)茂縣,開辟空中救援通道。空軍空降兵某部現任教員殷遠回憶,當時開傘器最高僅標定4000米,跳出艙門仍不見傘開,“比想象更復雜”。
15人跳傘進入茂縣,與當地政府聯系,通過攜帶的通訊設備向上級報告災情,之后,沿著岷江一路往汶川走,一走就是六天六夜。
為了保留電力,途中遇到民眾求助要向家人報平安,也不敢隨意使用通訊設備,迷彩服上寫滿了電話號碼,等到電力充足時,幫助打個電話,代替家人報個平安。
途中,他們還把五頂頭盔留給了被困岷江對岸的中央音樂學院學生。
殷遠介紹,如今空降兵裝備已實現模塊化:雙人傘、高空傘、下一步發(fā)展的還有萬米傘,跳傘高度由1200米突破至6000米,“再遇災情,我們會更加游刃有余”。
來源:鳳凰衛(wèi)視霍偉偉、趙瑋 湖北報道
編輯:何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