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訪談中,田樸珺問老公王石:你承不承認你愛你自己比愛我多?
王石眨巴著眼睛看著她,問:你有這感覺嗎?
田樸珺來一句:問你啊。
王石:如果你說,確實感覺我愛我自己比愛你多,我的回答就是回答正確。
他真是不會說花言巧語啊,不是他的問題,是那一代人都不習慣“明目張膽”地表達愛情。
相對來說,王石已經很前衛(wèi)了。
田樸珺的這個問題,女人們都喜歡問老公,心里總要糾結:他到底是愛我多呢,還是愛他自己多?是不是對我只是喜歡而已。
情商高的男人可能會來一句:一定要我流下淚、要死纏爛打才叫愛嗎?
估計已經被問過好多遍了,王石的回答都有點小小的擺爛了,讓田樸珺甚是無語。
每一代人對愛的理解和定義,還有表現方式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70歲的王石要如何回答問題,才是讓女方滿意的呢?
王石在想,如果回答愛老婆多,會被說虛偽,說愛自己多,顯然也不太對。
男人的愛和女人的愛不一樣,男人更注重事業(yè)的成功,他的愛僅僅只是“愛”和給予,而女人的愛可能是付出所有。
田樸珺有“虛榮心”,在公眾場合在乎面子,想讓老公在鏡頭前表明愛自己勝過一切,但,太肉麻的情話,老王他說不出來。
70多歲的老人了,跟著年輕妻子,還在矯情這個話題,某種思維看,也挺有意思,逼著自己年輕,得跟得上節(jié)奏。
豐富的人生閱歷和高智商讓王石在面對難題時能夠很快緩解了尷尬,把問題留給觀眾,讓別人評說。
多年來,兩人的感情一直很穩(wěn)定,不管外界說他們是相互利用也好,說女方當男方是跳板也罷,夫妻倆風風雨雨走過來了。
先愛自己,才有能力更真誠地去愛別人,每個人都會傾向于本能地愛自己,伴侶也不例外。
“先愛自己”,常常被誤解為自私或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是有本質區(qū)別的,健康的愛不是完全犧牲自己,也不是純粹自私,而是在自愛和愛他人之間找到平衡點。
真正成熟的愛是“我很好,你也很好”的雙贏狀態(tài)。
所以,不要問類似于這樣的問題了,不難為對方,也不為難自己,充實自己的內心,我們反而能更自由、更無懼地去愛。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