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兔”又在悄悄干大事了!
8月份,新藏鐵路工程有限公司低調地成立,這代表著這條橫跨新疆、西藏的鐵路要開始動工了。
而這條超級鐵路只是西部工程之一,之前的另一項超級工程雅魯藏布江水電站,也已經開始動工。
能讓幾個超級大工程同期推進,也就只有“基建狂魔”有這個實力了。
近年來國家耗費如此大的手筆,傾注在西部這片土地上,到底在布局些什么?
“三峽大壩”的成功建設,讓中國近20年,有了更穩(wěn)定的電力供應。
但作為“基建狂魔”,我們的腳步并沒有停歇,而是將目光投向了“世界屋脊”。
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工程預算高達1.2萬億,這是什么概念呢?
即便把川藏鐵路、京滬高鐵和南水北調這三大超級工程的花費相加,都還不及它的投入。
它究竟有什么魔力,值得國家花這么多錢?
雅魯藏布江水電站的水落差,最高有2000米。毫不夸張地說,光是它一年的發(fā)電量,就足夠北京整座城市用上兩年。
再做個對比。
三峽大壩水流的最大落差高達113米,年發(fā)電量829億千瓦時,已經是震驚世人的存在了。
而雅魯藏布江水電站更為“恐怖”,它的最大落差高達2000米,年發(fā)電量3000億千瓦,是三峽水電站發(fā)電量的三倍。
而西部的另一項超級工程新藏鐵路,同樣也是彪炳史冊的存在。
當年,青藏鐵路的通車,首次將雪域高原,納入全國鐵路網絡,改寫了中國的鐵路版圖。
而新藏鐵路,比青藏鐵路還要長,海拔也更高,相應的耗費也更貴,預計平均每公里的造價,就得要2億元。
老話說得好,“要致富,先修路”。
有了這條鐵路,不僅大大降低了物流運輸成本,還能帶動沿線的相關產業(yè)及旅游發(fā)展,更是給西部大開發(fā)建設,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不管是新藏鐵路,還是雅魯藏布江水電站,都是人類自古以來難上加難的挑戰(zhàn)。
雅魯藏布江水電站所在地,由于頻繁的地質活動,不僅容易地震,還特別容易引發(fā)山體滑坡和塌方。
因此,不管是對于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還是工程的有序推進,都是巨大的威脅。
此外,如何在最深2500米的山脈挖引水隧洞、如何建設極高壓引水系統(tǒng),如何在極端天氣下,運輸數(shù)以百萬噸的物資,都是世界級的難題。
而新藏鐵路,海拔超過4500米,基本上屬于“生命禁區(qū)”。它的凍土更復雜、橋隧比超過60%,算下來,它需修建34座隧道、100多座大橋,相當于“在天上挖隧道,在云中架橋梁”。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一直說西部大開發(fā),但直到近幾年才密集落地。不是不想做,實在是太難了。
那為什么這么難還要去做呢?
今年AI的爆火,相信大家也感受到了。
在科技領域,中國長期處于追趕者的角色。但這一次,我們終于有機會,站在世界中心,和其他強國一起賽跑。
誰能在人工智能賽道搶占先機,誰就能在未來,擁有更多話語權。所以往后幾年,國家發(fā)展人工智能,必將是重中之重。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各種AI大模型背后,是巨大的耗電量。一個家庭幾年的日常用電量,也只夠大型AI算法的一次訓練。
另一方面,由于溫室效應的影響,天氣越來越熱,夏天的用電量也屢創(chuàng)新高,甚至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用電緊張的情況。
雖然中國現(xiàn)在發(fā)電量世界第一,但60%還是依靠煤炭。這種能源結構,不僅存在著供應波動的風險,也不利于環(huán)保,還會加重溫室效應。
而雅魯藏布江水電站,一旦建成,則能達到一箭三雕的效果。
第一,可以緩解國內用電壓力;第二,能為未來的AI發(fā)展,提供持續(xù)的動力;第三,可以讓中國加速實現(xiàn)““雙碳”目標”。
所以,這是我們無法回避,也必須要走的路。
而新藏鐵路的意義,也遠不止一條交通線。
它打破的是青藏高原與新疆盆地,千百年來地理和經濟的雙重阻隔。
過去,由于山路險峻、運輸成本高,西藏很多優(yōu)質的農牧產品,很難進入新疆和內陸市場。新疆和內陸的基礎建材,教育以及醫(yī)療資源,也很難流進西藏。
一旦新藏鐵路建成,不但能加快西藏的建設,同時還能加速西藏本土產品的流通,而且當?shù)靥厣穆糜尉包c,還能吸引到更多游客,帶動餐飲及住宿產業(yè)。
通過這些工程,西藏將逐漸擁有,自給自足的能力,從而減少對外部支持的依賴。
新疆,一直被稱作“亞洲之心”。從唐代起,玄奘西行,張騫出使西域,這里都是繞不開的必經之路。
到了今天,它依然是我國“一帶一路”中,連接中西方的重要樞紐。
而“世界屋脊”西藏,由于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更成了與南亞的“合作窗口”。
要將這樣的地理優(yōu)勢,轉化為國際局勢中的影響力,離不開重大基礎設施的支撐。不管是雅魯藏布江水電站,還是新藏鐵路,都是其中的關鍵一步。
前幾年,我國70%~80%的石油都需要進口,而且絕大多數(shù)時候,馬六甲海峽都是必經之路。
所以,很多情況下,我們不得不受制于人。這對我們的能源供應,始終是一個不小的隱患。
但雅魯藏布江水電站,一旦竣工,我們將會變被動為主動。
那時,我們將擁有大量清潔能源,不再對海上運輸過度依賴,以此解了“馬六甲海峽”的困局之憂。
在當前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下,這樣的項目顯得尤其重要。因此,西部的大開發(fā),刻不容緩。
近年來,新藏、川藏鐵路在建,甘藏、滇藏等鐵路進程也在提速,待這些鐵路全部建成,西部將連為一體,資源調配與貨物運輸都將便捷無比。
更重要的是,一方面,它能無縫銜接,中巴經濟走廊和中歐班列,推動西部發(fā)展;另一方面,能加強對邊境地區(qū)的響應能力,保障邊境的安全。
但在高原上搞建設,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兒——高寒缺氧、地質復雜、生態(tài)脆弱,哪一個單拎出來,都是世界級的挑戰(zhàn)。
但我們早就不是第一次面對這樣的難題。
青藏鐵路、港珠澳大橋、川藏線,哪個不是一開始被說“不可能”?但我們卻一次次把“做不到”,變成了“做成了”。
如今,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和新藏鐵路的建設,再次面臨這樣艱難的推進。
它們將不僅僅是工程奇跡,更是中國實力的又一次硬核證明——只要敢挑戰(zhàn),就能突破。
將不可能變?yōu)榭赡?,不畏懼任何挑?zhàn),這本身就是一個大國,該有的擔當和勇氣。
參考資料:
1.財經雜志《新藏鐵路最快今年開工,單公里投資或高達2億元》
2.36氪《1.2萬億超級工程,瞄準小城墨脫》
3.新浪:《中國,正在西部悄悄推進兩個超級“國家工程”》
作者:陳開心
編輯: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