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屋檐下總掛著一個燕子窩,春天里看著親鳥叼著泥巴一點點壘巢,秋天一到,窩里就空了。那時候總聽大人說燕子去南方過冬了,我一直以為它們頂多飛到隔壁省,直到后來查了資料才發(fā)現(xiàn),這南方的范圍,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大。
中國北方的燕子,大多先落腳云南南部、海南或者廣東廣西,可有些性子野的,不會就此停下,還會繼續(xù)往更南的地方飛,中部和東部的燕子更偏愛東南亞,印度尼西亞的雨林里、馬來西亞的稻田邊、泰國的村落旁,都是它們越冬的好去處。部分雨燕,能一口氣飛越重洋,飛到澳大利亞甚至非洲南部,歐洲的燕子更不容易,要穿過茫茫撒哈拉沙漠才能抵達非洲南部的棲息地,北美燕子則沿著中美洲的島嶼一路南下,最終落在墨西哥南部到南美洲的大片土地上。
很多人覺得燕子南飛是怕冷,其實不然。它們的羽毛層層疊疊,足夠抵御北方初秋的涼意,真正讓它們不得不動身的,是吃飯的問題。燕子的食譜很單一,只吃空中飛的小蟲,像蚊子、小蒼蠅這些,既不會啄食地上的種子,也不會在草叢里扒找食物。一到冬天,北方的蟲子要么凍死,要么躲進土壤里冬眠,沒了食物來源,燕子只能朝著溫暖的地方遷徙,那里的氣候適合蟲子生存,它們才能填飽肚子。夏天傍晚常能看到燕子在院子里飛掠,嘰嘰喳喳地追著小蟲,一想到冬天它們?yōu)榱艘豢诔缘囊w幾千公里,就覺得這份奔波格外讓人心疼。
燕子每年往返幾千甚至上萬公里,居然從來不會迷路。它們像自帶了導(dǎo)航系統(tǒng),能感知地球的磁力線,精準判斷方向,白天跟著太陽的位置調(diào)整路線,遇到熟悉的山脈、海岸線,也會把這些當成路標,北京雨燕遷徙時幾乎不落地,靠左右腦輪流休息維持飛行,在半空中抓住蟲子補充能量,這份耐力和技巧,連人類都要感嘆。
既然南方暖和又有吃的,燕子為什么不一直留在那?因為繁殖。北方的夏天白天特別長,從天亮到天黑能有十幾個小時,燕子有充足的時間找蟲子喂雛鳥,小燕就能長得更快更壯,而且北方夏季的天敵相對較少,比如南方常見的食蛋蛇、搶巢的鳥類,在北方?jīng)]那么多,同類競爭也小,不用跟太多燕子搶筑巢的地方和食物。所以哪怕往返遷徙辛苦,燕子也愿意每年春天飛回北方,它們在越冬的地方從來不會筑巢孵蛋,好像心里早就認定,北方才是適合養(yǎng)育寶寶的育兒房。
可這幾年,能看到的燕子越來越少了。它們的遷徙路滿是危險,遇到暴雨、強風(fēng)可能就會體力不支掉下來,天上有猛禽盯著,地上還有人非法捕捉,城市里的房子都貼了光滑的瓷磚,燕子找不到粗糙的墻面搭窩,農(nóng)田里農(nóng)藥用得多了,蟲子數(shù)量減少,就算燕子飛到目的地,也可能沒東西吃。其實我們能幫上忙的地方很多,家里蓋房子或裝修時,在屋檐下留一小塊粗糙的墻面,讓燕子有地方搭窩,也可以買個人工巢箱掛在陽臺或院子里,平時少用些農(nóng)藥,保護身邊的濕地、小樹林,這些地方能滋生更多小蟲,看到有人捕捉燕子,也可以上前勸一勸,讓它們少一份危險。
不知道你們小時候有沒有觀察過燕子窩?有沒有過幫燕子的小事?比如悄悄在窩底下墊張紙接住掉落的泥巴,或者看到小貓盯著燕子時把貓抱走。評論區(qū)聊聊你的經(jīng)歷吧,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小小的一個舉動,就能幫這些遠行的小客人一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