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小品《大米·紅高粱》登上元旦晚會。
郭達飾演的大米商販路過歌舞團,和演員產生沖突。團里演員唱的是美聲,代表著高雅,無比鄙夷他通俗直白的叫賣聲。怎料觀眾臨時點播《紅高粱》,大米商販因唱得更接地氣、更對味,獲得壓軸演出的機會。
30多年過去,稻田綠了又黃,“換大米”的歌聲仍在回響,那句“歌舞團的人也得吃糧食嘛”的臺詞里,是無比質樸的道理。
收割機轟隆隆開過稻田,吐出蓬勃的豐收,幾千年來,人類與土地的關系就濃縮在畎隴之間。土地承載著悲歡離合,我們仰仗土地活著。
做農產品生意的人,是土地與城市的傳輸帶,一頭連接著農戶與作物,另一頭連接市場與餐桌。他們或許是生意場里最接地氣、最能吃苦的那批人,也是最容易被忽視、被打擊的群體。
從米廠開出的卡車上,載著最基本的良心,途徑天氣、季節(jié)、市場波動等無數個路口,過程中,有人翻了車,有人掉了隊,還有人選擇將方向盤交了出去。
我們與三位回鄉(xiāng)賣大米的米二/三代聊了聊,想知道他們對土地的情感,為何堅守這一行業(yè),以及如何在數字洪流中,做好“餐桌守護者”。
九月是大地最豐滿的季節(jié),也是一整年里最踏實的日子。下午5點鐘,日頭西斜,@糧農膳稻負責人宋夕夕的電話終于打通。
通河正值收割季,她在稻田里待了一整天,忙著檢查稻谷成熟度、品質如何、有無病蟲害,全部達標后才能繼續(xù)收割進倉。東北大米都是一年一季,種植戶忙了一整年,就盼著這幾天的收成。作為米廠負責人,宋夕夕同樣緊張。
今年的東北地區(qū)風調雨順,收成不錯,她暫時放下了心。
通河縣雙利米廠由宋爺爺創(chuàng)辦,又在其父親的經營下擴大了規(guī)模,宋夕夕可以說是在碾房旁長大,在讀高中時就堅定了守護米廠的打算。2019年,宋夕夕大學畢業(yè),義無反顧回到通河,接手了米廠的電商業(yè)務,推出大米品牌“糧農膳稻”。
有人勸她,“女孩子沒必要這么拼”,做大米生意整天跟土地打交道,一整天灰頭土臉,去找個光鮮亮麗的工作,過清閑的日子不好嗎?
“不好?!彼蜗οu了搖頭,“相比于廠二代,我更想做通河大米守護者?!?/p>
宋夕夕與爺爺(中間)、爸爸(右)
與宋夕夕始終惦記著回家不同,過去的很多年里,@三兩毛糧的負責人鵬達想的都是“走出去”?!翱赡軚|北的孩子走出家鄉(xiāng),都是能留下就留下。”
他在北京讀完研究生,又因為妻子來到廣東,做了三年的大學心理老師。
同事都知道他是五常人,經常請他幫忙代購大米。彼時,五常大米還蒙著一層神秘面紗,市面上很難找到真正核心產區(qū)的產品。“我從小在五常長大,我知道它沒有那么復雜,我覺得這是一個商機?!冰i達說。
2021年,鵬達辭掉了大學老師的工作,在深圳開了公司,負責家里米廠的電商板塊。但在短視頻里,鵬達的三哥還提到了回鄉(xiāng)的另一個原因:爺爺得了阿爾茲海默癥。
這個在80年代一手創(chuàng)辦米廠,將五常大米帶出黑龍江的老廠長,已經記不起自己曾經意氣風發(fā)的模樣。孩子們不忍看他打拼了一輩子的事業(yè)在數字化的洪流里被步步蠶食,鵬達三哥甚至拋下了在北京剛步入正軌的經銷商業(yè)務,回到五常,以農民與經銷商的視角,出鏡拍攝視頻,還做起了主播。
正值新米上市的時間,這幾天也正是他們最忙的時候。
鵬達三哥在地里檢查稻谷質量
江西的小楊也剛從地里回來。
南方的稻田與東北不同,被地勢和水系劃分成不等的小塊,每到這個時節(jié),大地被白描成一片金色,田壟上的每雙眼睛都被映得格外明亮。
小楊在2023年大學畢業(yè),當過兵、考過公,眼見著家里生意陷入僵局,他轉身回家,接手了父親老楊創(chuàng)辦的楊盛米業(yè)。那時,父親對他說:“農業(yè)薄利,打響品牌才有出路?!?/p>
糧油關系著民生根本,但糧油生意難做,是生意場上不爭的事實。好在,電商的出現(xiàn),給了糧油市場另一種解法。小楊用了兩年時間,向父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600多萬單來自江西的貓牙米沿著網線來到了千家萬戶的飯桌,在最靠近人類基本需求的地方,他找到了最踏實的暢銷密碼。
楊盛米業(yè)的小楊
米面糧油里永遠藏著最樸實的情感,@三兩毛糧的名字里也有著相似的溫良。
毛糧指的是未經處理的稻谷,“三兩毛糧”本是東北地區(qū)廣為流傳的俗語,巧合的是,按照五常大米50%的出米率,三兩毛糧恰好能出一兩半的大米,恰好是一個人一頓飯的用米量。
這個有些浪漫色彩的名字,來自鵬達母親的靈光一現(xiàn),而確保每一碗大米不摻假、不劣質,其實是從爺爺老魏就開始堅持的事情。
1984年,老魏認領了村里的磨米坊,管起了周圍五六個村子的口糧。90年代初期,在加工之外,老魏開始做起零售大米的小買賣。那時,五常大米還沒有打出名聲,打開銷路的過程也是遵循著土地上最質樸的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靠著兢兢業(yè)業(yè)的拼命,老魏的生意越做越大,磨米坊慢慢升級成了米廠。2003年,老魏召開了一場家庭會議,將米廠的經營權過渡到鵬達父親手里。
這年,魏家的生意已經走出東三省,在北京、天津等北方地區(qū)都有了經銷商。
傳統(tǒng)市場是點與線的關系,廠家是圓心,經銷商是平面上的點,兩者之間連著無數條線。理想狀態(tài)下,大米經由這些線流向家家戶戶,但現(xiàn)實是,這些線往往曲折,甚至脆弱。
大米運輸不像普通產品,十年前,運輸還需要用到火車專線,由此還形成了一個有關大米的計量單位——火車皮,一火車皮大概對應60噸。傳統(tǒng)銷售模式下,開擴新市場要壓上幾車大米的成本,資金無法快速回籠,再攤上經銷商經營危機,收不回貨款也是常有的事。
2012年,魏家的其中一個經銷商,因為生意不景氣,欠了600萬貨款至今未還。
鵬達(右)與父親
與此同時,楊盛米業(yè)的老楊,也在經銷商這里碰了壁。
2005年,原本是卡車司機的老楊決定創(chuàng)業(yè),轉行賣大米。
他做生意講究體面,跑經銷商市場時,都必須要經朋友介紹,對方同意了才去登門拜訪,堅決不給人家添麻煩。但他沒想到的是,他處處體恤對方,經銷商卻沒對他客氣。
南方大米不像北方,耕地面積大,一片地里種的都是標準品種,“(南方)一袋米里可能有幾百個品種,但是它們的長相、口感都差不多”。在當時,大米生意的準入門檻低,市場供不應求,品控全憑良心。老楊發(fā)現(xiàn),一些經銷商剛進了一批他們家的大米,轉過頭就開始拆袋分裝,換成自己的包裝。
在增量市場,速度壓倒質量,經銷商紛紛忙著跑馬圈地,老楊盡管難以理解,卻也無可奈何。但他們都沒有留意到,市場是變化的,線下市場危機四伏。
一直以來,廣東是江西大米的主要市場,除卻價格更高的優(yōu)質米外,普通實惠的“食堂米”也是楊盛米業(yè)的主打產品。但隨著打工人陸續(xù)返鄉(xiāng),廣東市場迅速萎靡,再加上優(yōu)質米在線下市場遲遲打不開銷量,到2022年左右,線下生意已經舉步維艱,“基本上沒什么生意了”。
老楊自然想到了電商。
彼時貨架電商還是主流,老楊招了個團隊專門負責這部分業(yè)務,聽人說前期都要“虧本沖銷量”,老楊二話不說就是砸錢,怎料每個月砸進去100多萬,就像石子砸進汪洋大海,連個響聲也聽不見。老楊愁容滿面。
正在介紹自家大米的小楊
在通河,危機更早出現(xiàn)。
宋夕夕家同樣也是“三代人守一袋米”的敘事,但故事情節(jié)更加跌宕。
1984年,爺爺老宋用借錢買的拖拉機,換回家里第一臺碾米機,轟隆隆的機器聲中,宋爺爺“用麻袋扛出了溫飽”。
因為生意小,早期的磨米坊里全靠爺爺奶奶兩個人干活,因為每天頻繁背將近100斤的麻袋,奶奶的腰早早落下了毛病,還做過幾次手術。
爸爸經常會和宋夕夕講他兒時的故事,在爸爸的記憶中,童年滿是塵土飛揚,他幾乎沒見過父母閑下來的樣子,磨米、篩米、打包……像個被塵封在磨米坊中的陀螺,一刻不停。也是在爺爺奶奶的故事里,宋夕夕真切感受到“勞動的價值”——1996年,爺爺奶奶用脊背扛出了15萬元,眼見前面都是坦途了,一場車禍將一切撞回原點,還欠下27萬元巨款。
這一年,22歲的宋爸爸臨危受命,開著載滿大米的卡車,到哈爾濱找出路。
因為家里背著債,宋爸爸在收購大米時也只能賒欠著貨款,但他也沒想到的是,幾乎所有農戶都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農戶和他說,我們相信老宋(指宋爺爺)。
“爸爸和爺爺沒跟我說過什么大道理,但他們用言行教給我一個最寶貴的東西,就是做人要憑良心,做事要講誠信?!被貞浧饋?,宋夕夕感慨道。
正在收割的通河大米
只是,做生意光憑良心還不夠,還要有產品。
通河與五常相距不遠,卻始終處在五常的陰影下,“大家都知道五常大米的名字,通河大米卻很少能被人知道”。
通河大米的品種是長粒香,口感軟糯,伴有回甘,在東北大米的廣闊市場里,有其獨特的風味,卻難以有相等的聲量。宋夕夕很多次問爸爸,為什么會義無反顧地到哈爾濱跑市場,爸爸的回答永遠只有一個:“我對通河的大米有信心?!?/p>
沒有品牌效應,宋爸爸能做的只有用口碑堆出市場。直到2019年,線下市場發(fā)生劇烈動蕩,宋爸爸想到了電商,他告訴宋夕夕,“只有傳統(tǒng)渠道和新零售結合,才能走得更遠”。
回頭去看,這或許正是通河大米的破局時刻。
宋夕夕8歲時,全家還住在廠子里,廠房里搭著炕,碾房就在旁邊。
她已經很多天沒見到爸爸了,這天看到炕上搭著爸爸換下的衣服,她突然想把它“變干凈”。
她使勁搓那件衣服,衣服很硬,她的小手搓得通紅。衣服晾干后,她又將它整整齊齊疊起來,她想,爸爸要是看見這件衣服,或許也會摸著她的頭,說“夕夕真是好孩子”。這樣想著,她又忍不住抱了抱這件衣服。
“我覺得好像抱著它,就離爸爸更近了一點?!被貞浧饋?,宋夕夕說,“那時特別缺少父愛,特別希望爸爸能陪一陪我。長大了才明白,不是爸爸不想陪我,是因為肩上擔子太重了,爸爸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撐起這個家?!?/p>
宋夕夕在稻田里
2019年,擔子交到了宋夕夕身上,守護通河大米的第一步,便是挑選一個對的平臺。她于是想到了抖音電商,“抖音對新手玩家特別友好”。
她還記得第一場直播,在@糧農膳稻的店鋪直播間,她練了好幾天話術,忙活了好一會,賣出去100塊錢。有人建議她,干脆將通河大米換個包裝當五常大米賣,宋夕夕斷然拒絕,“我就有一個信念,我就想把通河大米賣出去?!?/p>
她想到了拍視頻。在廠房、稻田、貨車車廂,她扛著米袋,一遍遍重復通河大米的好吃與實惠。“就是要告訴消費者我們在做活動,大米的性價比也比較高,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簡單直接,反而能吸引到真正買大米的人?!?/p>
她堅信,只要有人下單,她就有把握留住這個顧客。
算法也給了通河大米極大的助力,天南海北的人看到了宋夕夕的視頻,點進直播間,聞到了來自通河的米香。
2021年,宋夕夕在直播間賣出1萬單大米,計算下來,通河大米的復購率更是高達98%以上。那天晚上,她和直播團隊的伙伴抱在一起,喜極而泣。
宋夕夕在稻田里拍攝視頻
宋夕夕在抖音電商打開局面的這年,鵬達接手了米廠的電商業(yè)務。
爺爺經歷的蠻荒時代早已過去,大米進入存量市場。作為一直沒趕上電商頭茬流量的普通廠家,想要在市場中突圍,就必須找到突破點。
鵬達想到了宣傳的重要性——他需要讓所有人知道,想買到核心產區(qū)的五常大米,并不是一件難事。抖音電商正是他列陣輸出的主要據點?!霸诙兑舻拿恳惶於际菑念^開始的競爭,只要我的內容好了,那今天我可能會賣很多,對于我們這種沒有在貨架電商上拿到機會的商家來講,它是一個相對公平以及有期望的一個平臺。”
他每天都在拍視頻,變著花樣地介紹自家大米的優(yōu)質、正宗,在他的堅持下,轉機很快到來。
入駐抖音電商不到半年,@三兩毛糧一場直播賣出了萬元以上的銷售額。鵬達說,到2024年,他們的銷售額就達到了千萬。曾經困擾他們的資金問題也不復存在,在電商時代,貨款回流速度極快,反而需要他們加大庫存深度。
在米廠,大家正在卸糧
2023年,小楊接手了讓老楊愁眉不展的電商業(yè)務,在他和弟弟的提議下,楊盛米業(yè)來到抖音電商。
他選擇抖音電商的初衷與鵬達不謀而合,“在抖音,品牌溢價不高,人人都是平等的,商品的好壞在抖音上可以很明顯地體驗出來?!?/p>
而對小楊來說,他找到的突破點,是貓牙米。
貓牙米是南方常見的產品,外形長,兩端尖,就像貓的牙齒。在當時,貓牙米名氣并不響亮,市場相對空白,正適合他們大展拳腳。此外,既然普通的“食堂米”已經被線下市場淘汰,小楊干脆就只做優(yōu)質米。
他將貓牙米搬進直播間,像早年間父親跑經銷商市場一樣,在后臺私信各大垂類達人,尋求合作機會。為了打開銷路,他還在售后方面下了狠勁。“開包之后也能退,(消費者)可以試吃一斤,吃完一斤退四斤,我們也會全款退款?!?/p>
2023年底,楊盛米業(yè)看到了破局的希望。一位達人用貓牙米做米飯的視頻突然被算法選中,貓牙米突然爆單。
從這天起,貓牙米進入大米領域的暢銷排行榜,達人們的合作業(yè)務開始主動找過來,用戶滿意度也達到了95%以上。小楊甚至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不少商家開始模仿起他們品牌的包裝。
自此,經由看不見的網線,貓牙米的香氣,傳到地北天南。
小楊在當地活動中介紹貓牙米
鵬達今晚要在稻田里直播,身后剛割下的稻稈便是最好的背景。
稻稈鋪在地里,等著明日的陽光將身體曬透,再進流水線,咣啷一響,就要從五常發(fā)向遠方。他知道,不止是當地農戶在盼望豐收,來自天南地北的人,同樣在等待這片土地上豐收的味道,參與豐收的喜悅。
遙想回鄉(xiāng)前,鵬達聊起自己對未來的打算,“做好心理咨詢,幫助學生的心理健康”?,F(xiàn)如今,他的生活早已相去甚遠,每天一睜眼便是“數據”“腳本”“復盤”,有時和客戶打交道,他都覺得有些割裂感,“心理學講究的是全然的信任,當老板卻不是”。
如今再和他聊起未來,他的期盼也悄然拐彎。
在負責自家米廠的宣傳工作之外,鵬達還會指導五常當地農戶運營短視頻,“農戶自己跟市場對接的話,獲得的利益肯定會大一些”,更何況,多一些真實的五常農民發(fā)聲,真正的好大米也會多一些被看到的機會。
事實上,鵬達的心愿正在被實現(xiàn)。過去一年,6萬多噸五常大米通過抖音銷往全國,購買單量最多的省份是廣東、江蘇、浙江和山東,前三均為南方省份。
數據顯示,自2024年4月到2025年3月,抖音電商共售出大米超9000萬單(折合45萬噸),送至全國4100萬家庭的飯桌上。共計有超過30萬位作者幫助大米商家進行直播或者短視頻分發(fā),幾十種地區(qū)米種實現(xiàn)超100%增長,地方米種跨越山海,銷往全國。其中,就包括江西的貓牙米。
五常當地農戶們
回頭看,許多故事也因此被改變。
宋夕夕被選為通河縣鄉(xiāng)鎮(zhèn)振興青年,負責幫助當地農戶運營短視頻賬號,他們要一起將通河大米的好,喊得再大聲些。
宋家米廠的年收購量也達到了15萬噸,在抖音銷售了44萬單左右大米。米廠不僅擁有自有農田3萬畝,她說,幾乎全部通河縣的種植戶,都將糧食賣到了自家工廠。
過去的通河,種植戶看老天爺的臉色吃飯,收成被糧販子捏在手里。如今,宋家與當地農戶達成了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每年播種時,他們會將銷售量反饋出的暢銷品種傳達給農戶,農戶根據市場需求播種,糧食不至于砸在手里。
在宋夕夕籌辦的豐收節(jié)上,農戶們湊到鏡頭前,咧開大大的笑臉。宋夕夕問他們開心嗎,笑聲比回答更先傳來?!爱斎涣?!雖然累點,這一年就等著這一天咧。”
忐忑的年月過去了,往后日日是好日。
宋夕夕與當地農戶聊天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