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往往最難聽,但也最戳痛點。9月18日,中青聯(lián)U13男足決賽結束后,日本教練內田潤的一番話,再次揭開了中國青訓的老問題:小球員個人技術的缺失,也是目前中國足球青訓最需要提高和磨練的地方。
第一個,他的評價直白而殘酷。內田潤說,中國孩子們更需要磨煉腳下技術,而不是過度依賴身體優(yōu)勢。確實,決賽場上身高1米8以上的小球員比比皆是,甚至還有接近1米9的。但到了更高年齡段,光靠身體根本行不通,速度、對抗不再是“碾壓”,最后決定上限的還是停球、傳控、射門這些最基本的功夫。
第二個,這些話刺耳,但一針見血。中超和國家隊的比賽里,“停球5米遠”的笑話屢見不鮮,很多時候球員靠蠻力跑動,卻缺乏嫻熟的個人技術。說白了,從小沒把基本功打牢,到成年后再補已經(jīng)晚了。青訓階段如果繼續(xù)急功近利,追求所謂的成績和身體優(yōu)勢,中國球員的短板永遠無法補齊。
第三個,其實足協(xié)也意識到問題。近年來,不少國字號青年隊已經(jīng)請來日本教練,比如U16國少的主帥浮嶋敏,以及最新一期U14國少訓練營的主帥加藤龍兒。他們的目標,就是把日本青訓的細節(jié)和方法帶過來,幫助中國孩子們在腳下技術上真正進步。只是,這條路肯定不可能一蹴而就,至少需要一個完整周期的耐心和堅持。
內田潤的話雖然難聽,卻極有價值。中國足球最缺的不是個子高、跑得快的孩子,而是能控好球、能用腳下解決問題的球員。如果足協(xié)真心要改變,那就要把重心放在基本功培養(yǎng)上,能不能學到日本的精髓,決定了未來10年的中國足球走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