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的一天,是上海松江區(qū)九里亭村村民們的大日子。
大家辦成了一件對于自己來說的大好事——拆遷賠償?shù)暮炞帧?/p>
村民們高興的把名字簽在了拆遷合同上,拆遷方案里的賠償款和新房分配指標,是這些人曾經(jīng)想都不敢想的。
光是那些補償款的數(shù)額,就是自己干幾輩子農(nóng)活都沒法掙回來的。
但現(xiàn)場高興的氛圍沒能感染到一位雙手交叉胸前的老人。
張新國
這位老人看起來有60多歲,氣鼓鼓的黑著一張滿是皺紋的臉。
老人叫張新國,是土生土長的九里亭村村民,他那鶴立雞群的三層小樓在村里可是遠近聞名。
這次拆遷,他的小樓剛好被規(guī)劃在了主干道公路的中央,面積很大。
按道理他的賠償應該是最多的,可他看起來很生氣,以至于其他人都不敢靠近他。
張新國
新修小洋樓,風光無限
現(xiàn)在乍一看,只覺得張新國就是一位普通的農(nóng)村老人,但他年輕時,可是當?shù)匾患医ㄖ纠锏囊晃恍☆^目。
在那個人人吃不飽的年代,張新國的工資收入已經(jīng)可以讓一家人解決溫飽了,這與本地的村民們一對比,生活水平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
大家都還在灰頭土臉的土里刨食時,他就已經(jīng)是著裝體面、月月拿著工資吃飯的人了,這樣的生活讓張新國在村民們面前一度很有優(yōu)越感。
張新國與妻子結(jié)婚后,一直居住在祖?zhèn)飨聛淼拇u瓦屋里,房子不大,婚后兩人接連生了一兒一女,一家四口的日子過得也算是有滋有味。
自84年始,建筑行業(yè)開始大力發(fā)展,趁著政策的順風車,膽子大點的人都能掙到一些錢。
產(chǎn)權(quán)證
張新國在建筑公司上班,可謂占了天時地利,慢慢的在給自己攢上了積蓄。
八十年代的時候,在農(nóng)村一個萬元戶那是非常不得了的,張新國當時絕不是一個萬元戶那么簡單。
到九十年代中期時,很多乘著這股東風的人已經(jīng)是小有積蓄,開始到城市里買房居住,去實現(xiàn)著以前大家伙都喊的口號: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將農(nóng)村戶口轉(zhuǎn)為城鎮(zhèn)戶口也成了一股熱潮,因為城市戶口的人,在社會福利和子女接受教育方面都會享受到更多的資源。
張新國的鄰居便是其中之一,花了一百萬在城里買了房,由于現(xiàn)金不夠就想把農(nóng)村里的房給賣了。
鄰居知道張新國有購買能力,便找他談了此事,張新國其實也想進城買房,但聽到鄰居說起自己買的房子不算是很大時,他便認真的思考了這個事情。
張新國的小樓
他家里的情況,說實話可沒有外界傳得那么好,雖然確實有兩個錢,但隨著兩個孩子的長大,房間是不夠住的,又是一兒一女,早晚是要分房間的。
如果自己拿現(xiàn)在的積蓄去城里,也只夠買個小房子,一家人還是要擠在一起,如果自己把鄰居的房給買了,就可以自己修一幢寬一點的房子。
這樣,就算以后兒女長大成家后,都可以繼續(xù)挨著自己住,老父親為兒女計,自得深謀遠慮。
他自己又算了算修房要用的錢,還是挺寬裕的,第二天就去找鄰居將買他房子的定錢給了。
張新國在算過賬后決定將兩家的房子都拆了,先起個小二層起來,那時候九里亭村家家都是一層的磚瓦房。
兩家的宅基地合在一起,這房子起的是又寬又大,還是村里的最高建筑。
拆遷
這讓張新國一直有的優(yōu)越感,又上了一層樓,他的思想很新潮,起樓時融入了當時時興的仿歐式建筑元素。
讓小樓在一堆灰不溜秋的磚瓦房面前十分耀眼,這樣的一座小二樓,足夠張新國一家舒適的居住了。
又過了幾年后,張新國再接再勵,在房子翻修時,又在樓上起了第三層,還弄個屋頂花園。
因為房間夠多,一家人都搬到了二樓居住,房子翻新時就將底樓做成了門市房,可以租給想做生意的人,平衡一下一家人的開支。
三層的樓房在當時是非常惹眼的,加上翻新后,整幢樓看起來新潮又不失大氣,常常引的路人側(cè)目觀看。
后來,張新國的妻子為了照顧自己的父母,便把他們也接到一起生活,一家六七口人便一直生活在這三層的小樓里。
因為家里房間夠多,張新國的一子一女在結(jié)婚后,仍舊沒有離家,家里的人丁興旺了起來。
這時的張新國也到了退休年齡,開始了悠哉游哉的退休生活。
2000年左右時,張新國所在的村子,被劃入了拆遷范圍而他的小樓便被規(guī)劃到了公路中央。
張新國小樓門市房
拆遷方案不滿意,不搬
聽說后的張新國一開始挺高興的,十多年前其實就想搬城里的,現(xiàn)在自己所在的村子直接從農(nóng)村變成了城市,自己年紀大了,不用搬太遠,大家也都還是鄰居,是大好事啊。
由于拆遷方案遲遲定不下來,提了兩三年的拆遷,在2003年才公布出了拆遷方案,但拿到拆遷方案的張新國卻高興不起來了。
他的小樓是村里最大面積的住宅,但由于政策規(guī)定,宅基地是不可以買賣的,所以他當初從鄰居那里買來的面積不能算在拆遷賠償里。
最讓他生氣的是:當?shù)夭疬w辦為了避免有人私搭高層來增加建筑面積,改了以房屋建筑面積賠償?shù)南壤灰哉氐拿娣e作為賠償?shù)挠嬎慊鶖?shù)。
這無疑與張新國之前所期望的賠償面積縮水了不只一半,張新國提出了強烈的抗議。
宅基地使用證
再則,在新房分配方面,張新國也不滿意,他有兩個孩子,方案卻以有多少個兒子來決定,能分到多少套大面積的房子。
他的女兒只能分到一套小面積的房子,女兒因此天天鬧騰,也讓張新國特別火大,都是他的孩子,為什么還要以性別來區(qū)分一下,這不是搞得他以后家無寧日了嗎?
直到拆遷合同簽定的當天,張新國被請到了簽定合同的現(xiàn)場,他拒絕簽字,也就出現(xiàn)了上文中所提到的一幕。
他眼見所有人都高高興興的簽了字,心里就更不舒服了。
因為他沒有簽字,在拆除過程中,單單把他那幢小樓留下了公路中央,但張新國早在簽字現(xiàn)場,便做好了要維權(quán)的決定。
當?shù)氐男旁L辦是他去的第一站,不過結(jié)果沒有他預想的那么好,拆遷工程的所有手續(xù)都是合法的,拆遷工作也是從兩三年前便開始做了。
拆遷現(xiàn)場
張新國堅持要以自己的建筑面積來作賠償,并分給他家6套住房為訴求,但拆遷的方案除他以外已經(jīng)全部通過,不可能因他一個人而改變。
張新國又咨詢了律師,想要起訴拆遷辦,但律師告訴他這個官司,他勝訴的概率太小了,思來想去的,張新國開始以造輿論的方式來維權(quán)。
到處跟人說:自己做定了這個釘子戶了,除非拆遷辦賠償他1個億并附6套大面積的房產(chǎn),他才肯搬走。
此事傳開后,一時之間社會各界一片嘩然,張新國也狠狠的出了一次名,但一段時間后,也沒有達到他想要的結(jié)果。
由于張新國死活不肯搬,城市規(guī)劃這邊不得不做了調(diào)整,繞過了張新國的小樓,直接在小樓兩邊各修了一條公路,把張新國的小樓夾在了中間。
張新國小樓
兩條公路因為了要繞開張新國的小樓,變得狹窄,而這頭的張新國,一刻也沒停止過自己的維權(quán)舉動,直到媒體熱度下降了也不停。
他自己的生活因此事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遠沒有之前他所計劃的:安逸的退休生活,在兩條公路通車后,張新國又開始承受另一種讓人難以忍受的折磨。
兩條公路由于是主干道,車輛行使密度非常大,大車小車每天深夜還在呼嘯而過,讓張新國一家人不堪其擾。
張新國為了自己的維權(quán)行動,默默忍受著,妻子兒女卻有些受不了了,特別是妻子,她的高齡父母一直跟著她們一起生活,兩位加起來快兩百歲的老人真的是精疲力盡了。
為了老人的健康著想,不得已張新國的妻子帶著年邁的父母,外出租房居住,兒女們尚能忍耐,便隨張新國一直居住在小樓里。
張新國小樓
一天深夜,一聲巨大的碰撞聲驚醒了剛睡著的幾人,張新國起床下樓查看,發(fā)現(xiàn)是一輛貨車沖進了自家的院子。
前院的大門被損毀,幸好沒有撞到小樓主體上,不然可能小樓都被撞塌了,這讓張新國氣不打一處來,本就因為維權(quán)和汽車噪音夜夜睡不安寧的他,沖著司機好一頓罵。
在保險公司賠償了張新國的損失后,他仍不能解氣,原本以為這就是一次偶然事件,但接下來的情況讓張新國難受極了。
三天兩頭的,他家的院門都會被或大或小的車輛撞毀,有專業(yè)的人跟他分析:因為兩條主干道車速都較快,而張新國的小樓正好在公路中間。
司機在夜間行車時,極易因避讓不及而闖進來,最受傷的便是他的院門,這種情況非常危險。
因為如果哪天有司機不慎直接沖進來的,小樓主體可能也會被直接撞塌。
公路繞道
這讓張新國更是夜夜睡不著,夜晚一有大車駛來的聲音,他便會趴在窗口查看,60多歲的他被折磨的身心俱疲。
張新國幾十年的優(yōu)越感,讓他養(yǎng)成了極為好強也很好面子的性格,他就不信邪了,自己非得把這權(quán)給維下來了。
此后,他加強了一些警示標志的安放,有了一些效果,不過時不時的還是會有駕駛經(jīng)驗不足的司機沖進他的小院,但已經(jīng)比之前好多了。
在這樣年復一年的維權(quán)與折磨中,張新國堅持了十四年,在后面幾年,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他其實已經(jīng)沒有什么力氣再繼續(xù)了。
但是他一生好面子,這話放出去了,事情也做了那么些年了,那等著看他笑話的人不知有多少,所以,他不能放棄,兒女們也因父親的固執(zhí)非常的疲憊。
女兒早在很多年前就放棄了吵鬧分配不公平的這件事兒了。
拆遷房
新主任上任,解了心結(jié)
有能在他面前說上話的人,勸也勸得無力了,只能干看著張新國的維權(quán)舉動。
2016年,是張新國維權(quán)的第十四個年頭,松江區(qū)九里亭街道辦來了一位新上任的主任陸輝。。
陸主任在知道張新國的事情后,覺得張新國一家這樣的居住環(huán)境太惡劣了。
而且這個事情不解決,他們一家可能會遭受更壞的境地,因為城市規(guī)劃又來了。
陸主任特地找了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親自上門探訪了張新國,在與張新國的交談中,陸主任覺得這個事情是可以解決的。
工作人員
張新國已然對這件事情心生疲憊,雖然依然很堅持要繼續(xù)維權(quán),但沒再提過要賠償1個億的事情。
陸主任表達了自己能理解張新國的態(tài)度,能理解這么多年張新國因為維權(quán)而受到的委屈。
也能理解當初張新國決定維權(quán)的心情,更能理解張新國現(xiàn)在生活上所受到的不便。
經(jīng)過幾次的家訪與溝通后,陸主任在辦公會議上提出了對張新國搬遷一事的議題,考慮到張新國小樓位置過于特殊的情況。
最后會議通過:由街道在原有拆遷補償款的基礎(chǔ)上,再補償40萬元給張新國,并另補償7萬元的租房補貼給這一家人。
拆遷現(xiàn)場
陸主任將會議決定親自帶給了張新國,也是給了這位七旬老人一個臺階下。
張新國沒有再像十四年前那樣,表現(xiàn)出強烈的不滿,而是跟陸主任說,讓他與家人商量一下,便送了陸主任出門。
接著,張新國與妻子兒女分別打了電話,讓他們都回家來,有事商量,一家人其實都知道是什么事。
特別是他的兩個兒女,接到父親電話后,放下工作火速回了家,到家后,看見父親坐在客廳的沙發(fā)上。
身形已經(jīng)不如十多年前挺拔,由于多年的睡眠不足,張新國瘦了很多,在張新國兒女到達后,其妻子也很快進了門。
工作人員
見妻子兒女都到齊了,張新國把陸主任剛才帶的話告訴了他們,現(xiàn)在的結(jié)果就是:只要他們愿意搬遷,就會在十四年前230萬賠償款的基礎(chǔ)上再加40萬,就是270萬。
另外的7萬是補償給一家人的租房補貼,新房分配依然按照十四年前的標準來,三套大面積的,一套小面積的。
兒女們不敢說話,因為從小到大,家里說是有事商量,其實都是父親說了算,妻子也沒有說話。
她對丈夫非常了解,沒有人能改變他的決定,但其實這個人除了太好面子外,是個非常好的人。
見妻子兒女都沒有說話,張新國便把自己的決定通知了他們,他決定接受這個方案,因為自己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
簽拆遷協(xié)議
沒有力氣再鬧了,當年的事也不想再提了,今后能活多久先不管,但想過幾天清靜的日子了。
兒女們聽到后,緊張的心情一下就放松了,他們真的很擔心以父親那固執(zhí)的性子,不愿意放棄這樣的折騰,他們真的是受夠了。
妻子也突然間輕松了,終于要結(jié)束了,接著張新國又提出,關(guān)于那套小房子,當初女兒一直鬧著不公平的事。
張新國提出,那套小的就由他和妻子帶著他們的外公外婆居住,另外三套,兒女一人一套
還多一套便租出去,租金由他和老伴來收,加上自己的退休工資,足夠四個老人生活了
這樣子女們就不用付給他們贍養(yǎng)費,女兒一聽父親提到當年的事,表示是自己太不懂事,不該和張新國鬧。
張新國小樓
說自己一家去住小的,大的讓父母和外公、外婆住,看到女兒這么懂事,張新國感到欣慰,他甚至開始期待搬出去的日子了。
有聽話懂事的孩子,有理解自己的妻子,他還奢望什么呢!想到這里,便當場給陸主任打了電話,說他同意街道給出的賠償方案。
張新國在陸主任的協(xié)調(diào)下,成功簽定了搬遷協(xié)議,接著一家人便搬離了那幢住了二十多年的小樓。
2017年8月的凌晨,張新國曾經(jīng)的小樓在轟鳴的機械聲中轟然倒塌,張新國一家人也順利搬進了新房。
張新國與陸主任
張新國入住的小區(qū)環(huán)境非常不錯,他沒事就喜歡帶著老伴一起下樓散步,兒女們也經(jīng)常過來看望幾位老人。
現(xiàn)在,張新國倆老口的日子過得十分悠閑,這應該才是他一直夢魅以求的退休生活吧。
而陸主任當時還有沒告訴張新國的是,他的小樓位置二次規(guī)劃了一座立交橋,他們一家若是再住在那里,其后果可想而知。
這點是后來立交橋起來后,張新國才知道的,一直慶幸:幸好自己當初沒有繼續(xù)堅持。
拆遷現(xiàn)場
張新國的事跡,在當年算是比較典型的一個案例,當時人們非常驚訝于此人。
何以有如此底氣,拆個房子竟要價一億的賠償款,于是有人支持他,有人嘲笑他。
但更多的是看熱鬧的,這十多年的堅持,其中的辛酸恐怕也只有當事人能體會了。
張新國事件的最后結(jié)果顯得是“合情合理”的,對于現(xiàn)在七十多歲的他來講,無疑是最好的。
但當初他要求1個億時,許是缺了“合情合理”四個字吧,他沒有得到結(jié)果。
這世上的事,恐怕也只有“合情合理”才能讓事情有個結(jié)果吧。
繞路
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您的觀點,您的認可是我們繼續(xù)創(chuàng)作的不竭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