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聚焦沉重歷史題材的電影《731》,上映首日就票房大爆,用 “首日 3.4億票房” 的成績,炸出了電影市場的最強音。
9月18日(周四)全國總票房3.51億,《731》一家就卷走3.4億,票房占比高達(dá) 96.8%,排片占比也沖到71.0%。
對比同期其他電影,上映34天的《捕風(fēng)追影》當(dāng)日票房346萬,上映56天的《南京照相館》(累計29.89億)也只拿到105萬,幾乎就是《731》“通吃” 了整個市場的票倉,屠榜的架勢,影史罕見。
《731》的爆火,和它的題材密切相關(guān),影片聚焦侵華日軍731部隊的反人類罪行,從籌備到上映磨了近十年。
導(dǎo)演趙林山帶著團隊查史料,甚至1:1還原了 “細(xì)菌實驗室”“凍傷實驗室” 等恐怖場景,這種 “認(rèn)真做電影” 的態(tài)度,讓很多觀眾抱著 “致敬歷史” 的心態(tài)走進(jìn)影院。
雖然一上映就票房爆了,口碑卻沒像《南京照相館》那樣一邊倒,有人看完哭到缺氧,說 “終于有人把課本里不敢細(xì)講的歷史拍出來了”;也有人覺得 “畫面太殘酷”。
爭議點集中在 “尺度” 和 “敘事” 上:為了還原731部隊的凍傷、細(xì)菌實驗,電影用了大量直白的特寫鏡頭,讓部分觀眾感到不適;同時,故事劇情還是有些欠缺,少了《南京照相館》那種 “小人物串起大時代” 的情感共鳴,導(dǎo)致口碑分化。
可即便爭議在,《731》的票房潛力依然被看好,一方面,接下來的國慶檔本就是 “全家觀影” 的高峰期,很多家長愿意帶孩子去看,為的是 “讓下一代記住歷史”。
另一方面,這類嚴(yán)肅題材電影的 “長尾效應(yīng)” 往往很強,就像當(dāng)年《八佰》靠口碑逆襲,《731》后續(xù)可能會吸引更多 “補課式觀影” 的觀眾。
從市場角度看,《731》的爆火再度打破了 “歷史片叫好不叫座” 的魔咒,過去,觀眾總覺得這類題材 “太沉重,不愛看”,但《731》用票房證明:只要戳中民族情感,再嚴(yán)肅的故事也能成爆款。
當(dāng)然,它和《南京照相館》的路數(shù)完全不同,《731》 “以史震人”,用最赤裸的歷史真相,逼著觀眾去面對那段黑暗。
《731》的 “硬核敘事”,注定會讓它在口碑上充滿爭議,但也讓它的存在意義遠(yuǎn)超一部電影本身,《731》注定會是一部意義非凡的電影,就像有的觀眾說的:“哪怕有一半人看完記住了‘731’這三個字,它就值了。”
預(yù)測后續(xù)票房的話,《731》大概率會延續(xù) “高票房+爭議口碑” 的走勢,在國慶檔到來前,它會靠著 “題材稀缺性” 和排片優(yōu)勢繼續(xù)領(lǐng)跑。等到國慶檔來臨,會被國慶檔大片搶走排片,憑借 “歷史教育” 的獨特價值,最終票房沖15億甚至20億都有可能。
不管怎樣,《731》的首日大爆,證明了國產(chǎn)電影不僅能拍好 “合家歡”,也能扛得起 “民族記憶” 的重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