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進黨高官卓榮泰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西裝上的領章疑是“日據(jù)時期”的“臺字紋”領章。引發(fā)臺島內外眾多民眾嘩然。
中國臺灣地區(qū)的所謂“日據(jù)時期”,即清朝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之后,1895年至1945年之間,臺灣被日本帝國殖民統(tǒng)治的時期,又稱日本殖民統(tǒng)治時期。
1920 年,日本在中國臺灣的最高殖民統(tǒng)治機構臺灣總督府公布《臺灣市制》,建立了州(廳)下設市(郡)、郡下轄街(莊)的三級地方行政體系。市章作為城市的象征,是這種行政體系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一部分,用于標識和區(qū)分不同城市,彰顯殖民統(tǒng)治下的城市管理秩序,強化日本對臺灣城市的控制和管理。
日本殖民當局試圖通過各種方式同化臺灣民眾,市章的設計融入了日本的文化元素或象征符號,以此來潛移默化地影響臺灣民眾的文化認同,削弱臺灣民眾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使其逐漸接受日本的殖民統(tǒng)治。
1945 年10月25日,中國戰(zhàn)區(qū)臺灣省受降典禮在臺北舉行,臺灣光復。
之后,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對臺灣的行政體制、文化等各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恢復和改革措施,廢除了日本殖民統(tǒng)治時期的各種制度和標識。例如,1945 年 12 月 12 日,臺灣省公布了《臺灣省人民回復原有姓名辦法》,要求臺灣人民回復原有姓名,廢除日本式姓名。同時,對城市街道名稱等也進行了更改,以消除日本殖民統(tǒng)治的影響。包括市章在內的標識也在這時被廢止。
然而,80年過去了,民進黨當局的高官卓榮泰,竟然還佩戴著被日本殖民的徽章烙印,其精日分子的成分不言自明。從這點也能看出,臺灣地區(qū)被日本殖民統(tǒng)治的影響有多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