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剛子”的成功,對于中國諸多高校來說,當下想要簡單地復制也許不容易,但是它提供了一種新思路:高校的輿論管理、線上治校,或許可以多一種嘗試。
文 |王仲昀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開通社交媒體小紅書賬號,ID名為“人大剛子”。短短幾天,“人大剛子”從起號就迅速成為“網(wǎng)紅”。截至9月19日,不到半個月時間,“人大剛子”已經(jīng)收獲了9.7萬粉絲,超過了人大小紅書的官方賬號。
自從起號以來,“人大剛子”賬號的評論區(qū),已成為學生向張東剛提出建議、反映意見的便捷渠道,而及時、直接的反饋也讓“剛子”的形象變得非常接地氣。學生和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校領導不僅如此有“活人感”,而且真能解決問題。
“人大剛子”的成功,對于中國諸多高校來說,當下想要簡單地復制也許不容易,但是它提供了一種新思路:高校的輿論管理、線上治校,或許可以多一種嘗試。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社交平臺賬號為“人大剛子”。圖源:URC小浪花微信公眾號
1
“剛子”,真的很“剛”
“人大剛子”為什么迅速漲粉、收獲廣大網(wǎng)友好評?“剛子”這稱呼,自帶網(wǎng)感,與其知名高校黨委書記的身份,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反差,很容易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當然,如果只是起名上討巧,很難真正抵達人心?!叭舜髣傋印钡膭?chuàng)新在于,一位大學黨委書記,直接在社交平臺開號、直接和網(wǎng)民對話,而且真正幫學生解決了問題。
有學子提出:“可以給通州校區(qū)的食堂增設新鮮面點和水果嗎?”“人大剛子”回復:“剛問了餐飲中心,說地下一層有水果吧,他們還會不斷改進,在用餐區(qū)放水果?!?/p>
很快,有學生發(fā)帖,表示在通州校區(qū)食堂吃到了果切。
有人大學生提出,希望提高博士生工資,“剛子”在評論區(qū)回復:“告訴同學們,今天下午我組織有關部門專題進行了研究,敬請期待!”
從“剛子”最近的回復來看,處理效率很高,問題幾乎短時間內就得到解決,或取得進展。解決問題這一塊,“剛子”真的很“剛”。
此外,一些跡象表明,“人大剛子”起號,直接與學生對話,并非一次臨時起意的嘗試,而是早有相關的實踐。如果只是依賴校領導個人的熱情,這種解決問題的模式很難長期維持。
據(jù)澎湃新聞報道,張東剛不僅自己“下場”入駐社交平臺,還在人大校內工作群中建議:“請每部處長亮明身份、立馬下場、及時回復、快速解決(問題)!”
有人大圖書館工作人員此前表示,張東剛曾在開會時說明,希望職能部門能夠主動去了解學生需求并盡快回復。
據(jù)中國人民大學團委《青年人大》的官方賬號,小紅書賬號“祚榮”,為中國人民大學餐飲服務中心副主任王祚榮的賬號。早在2023年,他便通過小紅書賬號“祚榮”與師生互動,目前粉絲量已超兩萬。
“祚榮”會在賬號中分享食堂新出的菜品,也會收集大家對食堂的建議。有學生告訴媒體,“食堂各種美食上新,都會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發(fā)布,之前有學生想吃鵝腿,他便啟動了鵝腿研發(fā)工作”。
2
如何用好社交媒體?
“人大剛子”的走紅,無疑給當下的高校管理者如何構建與師生的新型關系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案例。
學生需要的不僅僅是更多的“剛子”,更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過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公開、透明與效率。其實高校一直不乏與學生溝通的途徑,譬如校長信箱、領導熱線、電子郵件、舉報電話等,但上述途徑顯然沒有社交媒體上的對話這般直接。
如今年輕的大學生,出生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幾乎都是“互聯(lián)網(wǎng)原住民”。他們對于社交媒體的熟練運用,為高校的日常治理提出了新挑戰(zhàn)。無論好事或壞事,一旦經(jīng)過社交媒體的傳播,往往令輿論超乎意料。
就在9月15日,有網(wǎng)友發(fā)帖稱,重慶理工大學兩江校區(qū)6棟女生宿舍安排了男性留學生入住,引發(fā)關注。
可以看到,該網(wǎng)帖中的照片里有多名男性。發(fā)文者表示,女生們不理解把留學男生安排進兩江6棟女生宿舍的操作,宿舍門口還掛有“女生宿舍,男生勿入”的牌子。
對此,9月16日重慶理工大學發(fā)布了相關通報。通報當中提到:
經(jīng)查,2025年我校留學生規(guī)模增加,招收了37個國家的近三百名來華留學生。9月15日為我校2025級留學生報到日,自上午10時開始,陸續(xù)有留學生前來報到。因原定為2025級男留學生住宿點的16號學生公寓部分家具尚未到位,學校將當天陸續(xù)報到的男留學生30人臨時安排于6號學生公寓2、3、4層暫?。ù饲霸摋?、3、4層為空置房)??紤]到6號公寓5至8層為女生宿舍,學校在此期間實行了嚴格的電梯管控、專人值班、分層管理等相關措施。截至9月16日17時,學校已將6號公寓臨時安排的男留學生全部安排入住到16號公寓。目前,學校教學秩序正常。
從這則通報看,學校當天面對意外狀況的處理,事出有因,并非網(wǎng)友發(fā)帖后部分輿論猜測的那般“不堪”。
但是,這起事件起初在社交媒體上經(jīng)過傳播,尤其是“留學生”“高校女生宿舍”等關鍵詞,自帶流量屬性。種種因素疊加,使得事情很快引發(fā)關注,也再次讓外界看到高校等機構“社交媒體治理”的重要性。
社交媒體時代,大學生們與高校管理方,再也不是“你說你的我做我的”這種格局?!叭舜髣傋印辟~號的成功,啟示其他高校應該有更接地氣的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充分了解青年學生需求。有學者期待,“剛子”帶來的熱度,能鼓勵更多高校建立一個常態(tài)化、制度化的網(wǎng)絡溝通新機制。
好戲 | 王翠花、張三、馬春春......3個穿書人如何讓老套故事變好看?
醫(yī)生術中離場8分鐘與護士發(fā)生親密關系,最新處理結果出爐
抑制JAK通路,打贏“癢的戰(zhàn)爭”
版權說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臺稿件, 未經(jīng)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