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總統(tǒng)辦公廳副主任科扎克辭職
據塔斯社9月18日報道,克里姆林宮證實科扎克已主動辭職,普京當天簽署免職令。
這位從1999年就跟隨普京的資深官員,曾擔任副總理并負責烏克蘭事務。
《紐約時報》稱此舉"罕見",披露科扎克私下反對俄烏沖突,曾建議和談。
他參與過索契冬奧會籌備、克里米亞并入等重大事務,近期可能轉投商界。
報道指出,盡管科扎克長期持異議,但因其"圣彼得堡幫"元老身份,此前一直得以留任。
整個歐洲快“失控”了
歐洲去年經歷了多國選舉,但這場洗牌沒解決問題,反而讓歐洲更亂了。
從英國到波蘭,許多歐洲國家現在財政吃緊、內斗不斷、社會矛盾激化,機構幾乎沒法正常運作,整個歐洲快“失控”了。
歐洲現在的問題是一連串危機積累的結果。
從十幾年前的歐元區(qū)危機,到后來的俄烏沖突。
現在“失靈”成了歐洲常態(tài)。
法國英國的國債收益率猛漲,說明投資者都快沒耐心了。
歐洲的老齡化問題讓養(yǎng)老金體系壓力山大,各國為怎么分錢吵得不可開交。
連歐盟自己也陷入決策慢、成員國互相拆臺的困境。
歐洲高層現在越來越像“禮儀君主”——除了參加大活動,啥也干不成。
特朗普:俄烏沖突?;稹斑€沒到時候”
特朗普結束英國訪問后,在返回美國的專機上談到俄烏沖突時,他明確表示現在?;?還不到時候"。
但強調"如果需要我介入,到時候一定會采取強硬措施"。
當記者問及他與英國首相斯塔默的會談內容時,特朗普透露兩人討論了烏克蘭問題。
他得意地說自己當面指出了歐洲國家仍在購買俄羅斯石油的事實,而斯塔默首相對此感到尷尬,并承認"這樣確實不好"。
特朗普對斯塔默的坦誠表示認可,還特意說明這位英國首相并不是購買俄油的"主要責任人"。
值特朗普此前曾警告北約國家,除非他們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并和美國統(tǒng)一立場,否則美國不會對俄羅斯實施"重大"制裁。
俄羅斯表示,如果能滿足一些條件,他們愿意在烏克蘭問題上做出讓步。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電視節(jié)目中說,任何長期穩(wěn)定的協議都需要雙方互相妥協。
不過,他強調俄羅斯的妥協是有前提的。
必須確保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利益,保護烏克蘭境內說俄語人群的權利,而且這些條件必須和其他參與方的利益得到同等保障。
俄羅斯外長還提到,美國現在也意識到北約存在的問題,并且公開討論過。
華盛頓方面承認,在談判時需要考慮克里米亞和俄羅斯“新地區(qū)”。
指俄方控制的烏東部分地區(qū)的公投結果,并把這些現實因素納入考慮范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