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9 日,跨越天山與長江的距離,南京市中華中學初中部與新疆阿克蘇市第二十中學、巴楚縣第二中學、和田市肖爾巴格鄉(xiāng)中學、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實驗中學通過線上平臺正式簽署語文教研組合作備忘錄,啟動跨區(qū)域教育協作。
PART.01
校長致辭
南京市中華中學初中部校長張業(yè)宏在致辭中重點介紹了中華中學的師資力量、教學成績與教育理念,并表示南疆四校 “經典誦讀進校園”“多民族文化融合云課堂”等實踐與本校理念契合,提出共研課堂、共享資源、共育新人三大合作方向,包括開展邊塞詩教學等主題同課異構、開放鄉(xiāng)土語文資源庫、聯合舉辦 “天山長江” 征文等活動。
PART.02
南疆四校合作需求
阿克蘇市第二十中學校長期待通過短期專題培訓強教研、中期移植思維教育課程、長期建立 “專家 + 青年” 師徒結對的路徑,借力中華中學的成熟經驗實現教育躍升。
巴楚縣第二中學副校長強調學校迫切需要閱讀與寫作教學指導,希望以合作夯實中考教學基礎。
和田市肖爾巴格鄉(xiāng)中學校領導則表示學校面臨師資、資源雙重短板,期待通過學習中華中學的教研模式與教材解讀經驗,讓少數民族學生愛上語文。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實驗中學校長亦提及,該校雖有特級教師引領的語文團隊,且形成 “一周一研、一周一策” 的常態(tài)機制,但在新課標下的大單元教學、整本書閱讀等領域仍需突破,渴望與中華中學共探教研新路徑。
PART.03
合作落地機制詳解
隨后,中華中學初中部語文教研組長谷青詳解合作落地機制。她表示,雙方將建立 “教研紐帶、資源支撐、教師核心” 三位一體的協作體系:每學期開展不少于 5 次主題教研,涵蓋集體備課、課題研究等;共建教學資源庫,開放線上交流平臺;通過師徒結對、聯合競賽等培育教師隊伍。中華中學將主動制定年度計劃,完成不少于 5 次送教指導,并建立 “學期規(guī)劃 — 日常聯絡 — 年終評估” 的全流程推進機制,確保合作走深走實。
PART.04
正式簽約
在全場見證下,五校領導完成線上電子簽約,簽署的合作備忘錄照片同步分享至活動群。主持人宣布簽約儀式圓滿落幕,標志著南京與南疆的語文教育協作正式啟動。
此次合作既是東部優(yōu)質教育資源向邊疆傳遞的溫暖火種,更是 “教育共富” 理念的生動實踐。正如張業(yè)宏校長所言,“語文是民族的根脈,教育是跨越地域的暖流”。未來,兩地教育人將以教研為橋,在互學互鑒中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讓文化交融的種子在天山腳下與長江之濱共同生根結果,書寫區(qū)域教育協同發(fā)展的新篇章。
視頻制作:《名校名家行》欄目組
圖文制作:江蘇新魅力校園融媒體中心
采編:袁靖涵 陳琳燕
編委會:周潔 袁靖涵 舍春 桑迪
欄目主編:周潔
聯合出品:
南京報業(yè)傳媒集團江豚新聞融媒體中心
南京電視臺牛咔視頻《新魅力校園》欄目組
江蘇教育頻道《名校名家行》欄目組
本平臺及網站發(fā)布內容,由江蘇新魅力校園融媒體中心原創(chuàng)或者甲方授權,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如若發(fā)現我們的內容使用了第三方素材,請權利人聯系我們洽談授權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